迈向“五化”时代

2011-11-24 14:41: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2010年的全国公路建设座谈会上,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强调,未来公路建设管理工作要在推动“五化”上下工夫。作为座谈会上,陕西介绍了在其省内公路建设项目中,贯彻“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生态环保、节约资源和全寿命周期成本”等建设设计新理念,全面加强地质勘查工作的经验。 
  一年过去了,从2011年10月,陕西启动为期四年多的全面推行“五化” 
  管理活动。这意味着“十二五”期间,陕西公路交通将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公路建设的决定》,把落实“五化”管理将作为一项主要工作全面抓好。时间紧迫,根据计划,“十二五”中期,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基本达到“五化”管理水平,到“十二五”末期,真正进入“五化”时代。 
  打破“铁三角” 
  成本、工期、质量——我国旧有公路建设管理模式沿用至今,然而在公路建设快速发展的背后,建设管理水平不高,建设管理秩序混乱的问题始终存在,并日渐成为制约公路建设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这种传统“铁三角”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公路建设的要求。 
  因此,在工程管理方面,必须形成现代工程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特别是要引用“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的“五化”理念,不断提高公路质量和建设管理水平。 
  人是关键。坚持项目建设和安全生产“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陕西省深入推进高速公路“平安工地”建设活动,紧抓安全生产关键环节。结合不同地域特点和工程难度,有针对性地开展隐患排查活动,对从业人员岗前安全培训、高墩大跨桥梁施工安全措施、隧道施工等危险施工场所安全防护措施、安全应急预案及安全专项费用落实等工作进行重点检查,并认真督促整改。加强安全教育,不合格的人员不允许上岗作业,增强了参建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思路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安全事故明显下降,全省高速公路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十一五”期间,陕西省把推进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市场监管的重要手段,依托工程建设项目研究开发了省级信用信息管理系统。2010年,利用该系统组织对参与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试验检测单位以及监理、试验检测人员进行了信用评价,完成了等级评定。前一阶段,为适应工程建设领域专项治理、建设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要求,搭建了陕西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信息管理平台(阳光工程),加快了工程质量、安全、进度、投资以及设计变更和试验检测等管理内容实行动态监管的步伐,实现了招投标信息公布和随机抽取评标专家的功能,为建设安全、廉洁工程提供了保障。 
  建立长效机制 
  “五化”既是五项工作要求,也是一个工作体系,它包括发展理念人本化、项目管理专业化、工程施工标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和日常管理精细化。因此,要深入推进“五化”管理,就必须建立长效机制。 
  据此,陕西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推进高速公路建设“五化”管理领导小组,每两年对各项目进行全面检查考核,奖优罚劣;同时修订完善并形成全省高速公路“五化”建设相关制度办法,将“五化”建设工作固化成为长效机制。 
  一要建立长效的考核机制,在项目管理、工程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工程施工、试验检测等全面建立、推行激励引导的长效机制,奖励先进、惩戒落后,全面发挥各级管理人员、工作人员的内在动力,促进深入推进“五化”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要建立长效的总结深化机制,各单位在落实“五化”管理开展的各项具体活动中,通过检查、整改、提高,要不断总结、深化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好做法、好经验,用制度和办法固化下来,将落实“五化”管理好的措施扎实有效的推行下去。三要建立长效的运行机制,对固化下来的制度和办法要不断完善、不断提高,要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确保制度管理落实的连续性、持续性。 
  不久前,在推进全省高速公路建设“五化”活动的现场会上,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冯西宁指出,“十二五”期间仍是陕西公路继续大建设、大发展的一个阶段。在当前形势下,要通过转变交通发展方式,牢固树立“科学办交通、合力办交通、勤俭办交通”的思想,走安全、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星火燎原的经验推广 
  此次现场会组织与会者观摩西安至铜川、西安至商州两个项目,印发《高速公路标准化施工指南》,并充分总结了近几年省内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的经验和做法。 
  早在2007年,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就针对当时高速公路建设中勘察设计、建设管理等薄弱环节,组织修订了《陕西省公路建设工程质量要点》,对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指导作用,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此后又针对工程具体问题,特别是在附属工程施工招标中存在的围标串标、借用资质投标等违规行为,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办法,还印发了《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工艺》。各建设单位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施工指南、指导书等。这些对确保全省高速公路质量安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几年,陕西省下大力气开展了高速公路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专项活动、隧道排水系统排查治理专项活动、提高弱项指标合格率活动、“质量回头望”质量责任倒查活动以及“监理企业树品牌、监理人员讲责任”行业新风建设活动等一系列质量专项活动。通过开展专项活动,提炼制定出更有效管理办法、控制措施和施工工艺,并通过制度将经验推广开来,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处长薛生高说,“我们形成了一批行之有效的施工工艺和质量保证措施,主要有七个方面。比如小型混凝土构件采用聚丙烯塑料模具集中预制,‘三集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实行混凝土集中拌和,钢筋集中加工,梁板等构件集中预制),‘四统一’(实行统一施工单位驻地、统一监理驻地、统一试验室、统一施工便道),预制箱梁自动喷淋、桥梁高墩和刚构桥悬浇梁腹板自动控时高压喷淋、冬季封闭箱养护等混凝土养生设备得到大量的推广。” 
  各个项目均依托工程建设,进行了大量的课题研究和应用总结。通过应用新技术,不仅克服了桥梁、路面、隧道上的较多复杂问题,还增加了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工程品质。如西铜项目采用了橡胶沥青S M A路面、钢箱梁、浇筑式沥青混凝土等技术,西商项目隧道二衬采用了移动式混凝土喷射车等设备,以及路面采用S B S改性沥青同步碎石预裹覆技术等,不但攻克了桥梁、路面、隧道上较多复杂问题,而且提升了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