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严防死守”钢贸商

2011-11-18 8:2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孟杰
    一场银行与钢贸商之间的信任危机正在“发酵”。
    近日市场盛传,上海地区钢贸企业的银行贷款已经停止发放了。如果是“实业”、“金属制品”,还可以贷到少量贷款,如果是“贸易有限公司”,就贷不上款。本报记者向相关银行求证此类消息的真实性,均未得到明确答复,大多数银行对此不置可否。
    不过,中小企业“跑路潮”的余波深深刺激着银行敏感的神经,各个银行不约而同地捂紧了钱袋子。
银行“盯紧”钢贸商
    钢贸企业已经明显感受到了来自银行方面态度的变化。
    黄天明(化名),是无锡一家钢贸公司的老总,他告诉本报记者,最近他莫名其妙地卷入了一场风波,被许多同行和银行认为已经“跑路”了。
    事实上,黄天明只是去外地参加了一个钢贸会议,因为银行联系不到他,才会产生谣言并迅速被传播开来。
    很多钢贸商告诉记者,目前他们都不敢让手机关机或者欠费,因为这些信号都会被怀疑是“跑路”了。
    在行情好的时候,银行会把这些钢贸商视为座上宾,但随着钢价大幅下跌,以及部分做质押的钢材库存资产价值的降低,一些银行为控制风险,开始要求钢贸商提前还贷,同时收紧了贷款的发放。
    之前有消息称,上海某家银行曾口头许诺一位钢贸商,如果他能按期把贷款还上,银行会继续为他提供信贷服务。然而令他感到无比气愤的是,当他把钱还上后,银行并未履行约定,双方因此发生了纠纷。
    黄天明向本报记者证实,目前银行方面都在加快回收贷款的速度,有的要求先还清前款才可以贷新款,但一旦把前款还清,新的贷款并不会那么轻易拿到。
联保融资基本无望
    与以往相比,银行对钢贸商的审核更加严格,借贷门槛也越来越高。
    一位建设银行代表告诉本报记者:“我们有严格的监管体系。即按照企业规模、经营情况和诚信记录等逐级考核后才贷给急需钱的钢贸会员企业。”
    而以往在行业司空见惯的联保融资模式,如今遇到了麻烦。上海的一位银行人士对本报记者直言:“对钢贸行业,联保贷款的基本不能放贷”。因为,钢贸业内广泛流行的“联保体制”虽然能够预防一部分风险,但由于钢贸行业的单一性和资金的密集性,同样存在着严重的系统风险,一旦有一个环节资金发生问题,整个资金链中断,将危及一大批钢贸企业。
    此外,一些大胆的钢贸商将固定的钢材进行重复质押,更是引发了一场银行对钢贸行业的信任危机。据了解,尽管钢材质押有着严格的流程,但有些钢贸企业手上只有一份货,或者根本没货,但其“千方百计”地让仓储企业为其开具虚假仓单,然后拿着虚假仓单可以向一家或多家银行重复申请质押借贷。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钢贸商向本报记者直言不讳,“钢贸圈内的贷款惊人。空手套钱的本领,比房产商的本领不差,隐蔽的更深。”
年关将更难过
    许多钢贸商反映,如果年底银行再不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信贷放松的话,那钢贸企业面临年底还贷、结算、新一年订货的资金周转恐怕将出现更大问题。
    黄天明直言,“12月底的资金面会比9月份更紧张,这是银行的考核大限,也是钢厂、贸易商的全年大限。现在是资金决定一切,如果12月底资金紧张,那今年年关的行情很难启动”。
    届时,今年年底钢贸企业会面临洗牌,或许有一批钢贸企业因为经营不善而被市场所淘汰。
    但并非所有银行都把钢贸商拒之门外。据了解,最近某银行上海分行新拓展小企业1000多户,并且个金理财项目已经开始大举进入钢贸个体工商户联。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4家银行向苏州钢贸商会共计授信70亿元。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