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阴霾下铜价偏空

2011-11-18 8:2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恒泰期货研发部 苑广山
    欧债危机阴霾不散,持续笼罩期货市场。
    经过9月份的大跌之后,铜价进入了一个新的整理平台,价格下跌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去库存的过程,市场交投开始趋于活跃。整体来看,国庆节之后铜价处于超跌之后的修整阶段,保持在51000~61000元/吨区间。当前市场的主导因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与中国经济的调整。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10月份PMI指数环比回落0.8个百分点至50.4%。在宏观调控见效以及外部经济恶化的合力下, PMI意外降至32个月来最低点,预示第四季度经济增速继续下滑几成定局,而市场期望政策面出现更明显的结构性松动,政策面的变动面临关键时间窗口。
    同时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也陆续出现。中国央行公开市场一年期央票中标收益率28个月以来首次下降,货币政策放松微调信号愈发强烈。继四大银行10月底信贷强度明显提高之后,11月8日,央行公告显示,稍早发行的100亿元人民币一年期央票,发行价96.55元,对应收益率3.5733%,较上周下行1.07个基点;一年期央票相对价值很好,机构资金在较低标位追逐,这也表明央行不愿回收太多流动性,致发行利率下行。
    中国PMI的下降实际是有些超出市场预期,表明经济下滑面临一定的脱轨风险。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会议上表示,政策将更注意灵活性、针对性,市场存在着非常强的政策宽松预期,从10月底四大银行加快放贷的行为和央票发行利率下行也可以看到,货币环境有望逐步宽松,这无疑将对处于下行通道中的大宗商品价格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从显性库存来看,截至11月4日,上海期货交易所铜库存为83868吨,较上周下滑1.4万吨,整体来看,2010年7月以来,显性库存的消化是非常明显的。据估计,10月底上海的保税仓库内的铜库存大约为15万~20万吨。此外,我们从现货市场铜的升水格局中也可以推测,中国厂商的铜库存已经处于非常低的水平了。
    研究机构安泰科表示,2012年中国精炼铜消费量预计将增长6.4%,低于今年8.5%的成长率。2012年精炼铜实际消费量可能升至785万吨。今年消费量预估为738万吨,数字仍然比较乐观。后期随着中国通胀水平的下降,货币政策趋于放松,需求或将出现一定增长,这意味着现货厂商存在补库存的需求,而手段则是通过扩大进口来实现。
    从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来看,2010年以来,欧债危机经过两次酝酿发展,给欧元区经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负面影响,欧洲经济面临停滞的危险。欧债危机的发展将对包括铜在内的大宗商品构成极大的压制,短期市场空头格局难改。11月10日铜价跌停无疑是一个明确的空头信号。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近期市场主要受欧洲债务危机的发展主导,铜价走势虽有一定不确定性,但整体趋势是偏空的。虽然中国国内需求还没有看到明显的萎缩,但PMI这一领先指标可能暗示着需求前景有一定程度的减弱,这是对市场的双重利空打击。
    但值得欣慰的是,国内货币政策出现一定转向的迹象,市场预期有一定积极变化。我们预计,欧债问题的反复及中国经济的调整迹象意味着铜价仍难以摆脱大幅震荡的格局,预计未来几周铜价仍将在51000~57000元/吨之间运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