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物流园:“前店后仓”实现深港双赢

2011-11-18 7:2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李昌亮
    位于深圳宝安区的华南物流园区既不靠海又不靠机场,但离通往香港的皇岗口岸最近。根据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华南物流与香港业界的密切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仓”的独特经营模式。年进出口总值达250亿美元。
    来到深圳宝安区,出梅林关口上梅观高速公路下第1个出口,偌大的华南物流园就映入眼帘。这是一个总占地面积62万平方米的物流园区。今年9月,物流园区十号仓库和交易展示中心两大项目动工,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这样一来,华南物流园总建筑面积将突破30万平方米。
    华南物流园全称是“深国际华南物流园区”,是深圳国资委下属的深圳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控股子公司。华南物流园有时又被称为“龙华物流园区”,因为市政府规划的深圳市7大物流园区之一的“龙华物流园区”主体项目由深国际华南物流园规划、建设和经营。
    主营 “深港物流”
    深圳几大物流园区要么靠近海港,要么靠近空港,华南物流园区既不靠海,也不靠机场,但离通往香港的皇岗口岸最近。华南物流园地处梅林关外,与皇岗口岸直线距离很近,这一地理位置就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并成为深港物流场地的最佳选择。“跟深圳其他物流园区稍有不同,这个物流园区主要是做深港物流生意。”华南物流总经理陈君生介绍说。
    据了解,成立于2000年的华南物流,目前已形成包括仓库、进出境转关接驳、跨境快速通关、国际集装箱堆场以及代理报关等在内的5大主营业务。2010年,华南物流实现货物进出口总值逾250亿美元,约占深圳市当年进出口货物总值的7.5%。目前,园区可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为客户提供包括出口监管仓、进口保税仓、普通仓等多种形式的仓储物流业务服务。
    “前店后仓”模式
    据华南物流总经理陈君生介绍,通过不断完善仓库、堆场及接驳场等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及配套的物流增值、报关报检、装卸、停车等服务,华南物流已经形成了“三大中心”。即国际配送中心、出口集拼中心和进口分拨中心,并在与香港业界的密切合作中,逐步形成了“前店后仓”的独特经营模式。
    “这里的‘前’指的是香港,‘后’指的就是我们这里。”香港具有庞大的零售业市场需求,有很多对外销售的超市、门店等,但其仓库、运输及劳动力等价格普遍偏高,物流仓储和配送成本高;而邻近的深圳具有土地和劳动力等成本优势,香港的零售商和批发商,可利用华南物流中心的仓库,为其国际采购和对外销售提供仓储及配送等服务。这种“前店后仓”的合作模式,有效地整合了深港两地物流资源,实现了共赢。
    转关接驳降成本
    2006年4月17日,深港进出境转关接驳业务由皇岗口岸整体搬迁至华南物流中心开展运营。
    由于该业务的开展,货物由香港进境不再需要全程使用港车运至境内目的地。通过国内监管车与粤港两地牌车的接力运输,实现了货物运输成本的大幅度降低。
    目前华南国际物流中心服务运输企业达30余家,包括软通物流、唯佳全球快运、亨通海晨物流、越海物流等知名企业。设计接驳业务遍及上海、江苏、浙江、湖南、福建、广西、江西、贵州、山东等地,极大地促进了跨区域间经济合作和产业升级转移。
    今年上半年,华南物流迎来深港进出境转关接驳业务运行5周年。5年来华南物流在场操作接驳车辆累计23万对车次。
    高效通关成优势
    华南物流园得到了海关、国检等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主管的梅林海关3个科室近30人,及深圳国检正处级办事处机构进驻华南物流驻场监管,为物流中心客户进出口物流业务提供一站式通关服务。
    据了解,华南物流中心作为深圳海关保税物流业务通关改革的试验田,目前已经发展成为通关种类最多、功能最完善、通关最便利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2008年金融海啸来袭,华南物流中心获准运作“深港物流绿色通道”的升级版——跨境快速通关项目。它打破了原先绿色通道只能做码头柜、运作整箱接驳的限制,可从事拆拼箱业务,并同时兼顾海运、空运货物,大大拓展了快速通关的业务范围。
    据测算,使用该模式的企业,平均通关效率可提高近50%,综合物流成本下降30%。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