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华蓥交通民生工程 福播华蓥百姓

2011-11-1 14:3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穿行在华蓥广袤乡村,最深的感受莫过于交通的巨变:一条条通乡公路、通村水泥路平坦开阔,蜿蜒着伸向田间院落;一辆辆客运班车来回穿梭…… 
  “政府把水泥路修到了咱家门口,卖菜再也不用愁了。”近日,家住永兴镇白家龙村的蔬菜种植大户白瑞元对华蓥市交通部门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赞不绝口。白瑞元所在村群众大半都种植蔬菜,以前他们主要用板车把蔬菜拉到附近的通乡公路再乘客车到市区卖。而今,村村通水泥路一直延伸到他们的田间地头,且班车往来频繁,蔬菜有了这样一条好“销路”,村民们当然喜上眉梢,他们亲切地称此路为致富路。“路好了,我家年收入增加五六千,我正筹划再拓展三亩地蔬菜呢。”白瑞元笑着说。 
  今年华蓥市投资2400万元,改建通乡公路30公里,占目标任务的100%;投资3942万元,建设通村公路134.4公里,占目标任务113公里的118.9%;新增城市公交线路2条、农村客运线路1条,占目标任务的100%;境内S203线(仪华路)、S304线(邻遂路)路面使用性能指数达85.6,占目标任务的114.1%,提前6个月完成了2011年交通各项民生工程任务,为促进该市新农村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今年以来,华蓥市交通运输局按照“带着责任抓民生工程,带着感情抓民生工程,带着智慧抓民生工程,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的工作要求,成立了交通民生工程领导小组,明确局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在分解民生工程任务时,坚持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先充分征求各乡镇(街道)的意见,不搞“一刀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民生工程建设,对群众积极性高,老百姓愿修的路,乡镇(街道)决心大的优先安排,使计划的多少,进度快慢,与地方的经济实力、各乡镇(街道)的决心、群众的发动情况以及筹资能力相协调,从而增强了交通民生工程建设的系统性、计划性和科学性。如根据阳和、高兴两镇政府及群众、园区业主方的修路激情高涨的现状,适当增加了目标任务,仅在阳和现代农业园区内就新建农村公路10.5公里,同时对过去路面3.5米宽的6条共9.8公里农村公路实施拓宽工程,以满足年内开通客运的需要,这样,既推进了园区产业化发展,又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需求,使民生工程真正做到方便群众、惠及群众。 
  在项目管理上,华蓥市交通运输局一是突出“早”。对民生工程建设项目进行早计划、早安排、早实施,并将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月;二是突出“优”。为把交通民生工程建成优质工程,在严把设计关、材料关和施工关的基础上,还创新监管方式,充分动员群众参与工程建设各个环节的管理,在多个民生工程的施工现场,由统一培训过的老党员、老村干部,担任质量监督员,实行旁站式监理。群众拿尺子量水泥路面厚度,数水泥袋子防止偷工减料,检查每道工序是否符合标准,老百姓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最好的“监理”。同时在各乡镇(街道)建立完善了交通民生工程联络员、信息员制度,并积极发挥他们熟悉业务、了解民生工程情况的优势,通过电话或会议交流等形式及时沟通信息,保证了交通民生工程贯彻实施情况及时上传下达,也为部门间相互配合、上下联动推进民生工作创造了条件。 
  随着交通民生工程的纵深推进,水泥路修到了农民家门口,公交化的班车也开进农村,有力地推动了华蓥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运输的协调发展,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出行,有力地助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华蓥新农村发展注入了鲜活生命力。如今,华蓥市依托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络,开行农村客运线路32条,占全市客运线路的85%;农村客运班次日均达到650班次,占全市客运班次的86%;并在全市新建农村客运等级站15个、港湾式车站20个、招呼站110个,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同时通过农村公路建设,带动了产业结构发展,初步形成了水果、蔬菜、优质粮油三大特色产业,切实做到了“修好一条路,拉动一片产业,致富一方群众”。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