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转内贸 物流需“给力”
2011-10-29 5:3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隋秀勇
如果说2008年是出口加工企业最困难的1年,今年则似乎是出口加工企业最纠结的1年。如今外贸市场正在逐步回暖,但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及人民币升值等多重考验下的“中国制造”,正在逐渐失去其低价竞争的比较优势。而受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我国与欧美贸易摩擦增多,出口加工企业的日子并不比3年前好过。
在外贸企业利润一年不如一年的情况下,“中国制造”正在尝试另一条出路——出口转内销。然而,物流发展跟不上出口企业内销转型的步伐,使出口加工企业的“扩内需”之路走得并不顺利。
外贸利润在缩水
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融资难,看似郝卫军经营困难的罪魁,但是真正的祸首或许是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处于产业供应链的低端。
10月中旬,海关总署公布最新进出口统计数据,9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7.1%。虽然仍然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是增速环比下滑了7.4%,为2009年12月以来的新低。而且,今年前3季度,我国进出口贸易增速,除8月有所反弹外,均呈逐月下滑的态势。
下滑的不仅仅是进出口贸易增速,还有出口加工企业的利润。
在“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办公室里的电话和手机响个不停,但郝卫军却难掩内心的焦虑:“仅仅是由于木材价格上涨,就使一套家具的价格上了10%~15%。如果考虑到人工费用和运输费用涨价,一套家具的价格上涨幅度在20%以上。东西贵了,自然不好卖。”郝卫军在江苏南通经营着一家家具加工厂。
现在国内家具厂的木材大多产自东北。郝卫军说,今年以来,东北的原木价格多次上调。直径30厘米的红松价格为2500元/立方米,落叶松直径30厘米以上价格在1600元/立方米,桦木价格在1400元/立方米。
除了原材料价格高企外,让郝卫军焦虑不已的还有人民币不断升值,这让郝卫军损失了不少订单。“与2008年没有订单相比,现在是有订单也不敢接。”郝卫军苦笑着说,对于外贸企业来说,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企业利润就要下滑2%~6%。近期,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突破了6.4。由于一直存在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外贸企业开发新客户和新市场的信心和动力。为了规避汇率风险,这些企业不得不谨小慎微,多以短期订单为主。“短期订单虽然没有长期订单的利润高,但是风险也小得多。如果贸然接长订单,一旦在此期间原材料价格和汇率大幅波动,损失的就不止利润了。”郝卫军说。
用工荒及用工成本的不断攀升也让出口加工企业喘不过气来。长期以来,受惠于“人口红利”的外贸行业,较低的人力成本是其比较优势的重要构成部分。以纺织行业为例,2004年之前,人工成本大概占总成本的7%;2009年以来持续的用工荒,使加薪成为出口加工企业招工的不二法宝,这使得一线员工的薪金一涨再涨。郝卫军告诉记者,现在80后、90后,对于熟练工底薪2000元包吃住,学徒工1400元包吃住的工资水平,根本不屑一顾。
大幅涨薪给企业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出口加工企业,利润率较低,一旦人工成本占到总成本的15%,企业要维系下去就很困难了。但事实上,眼下行业人力成本的比重已达到10%左右,有个别企业甚至高达13%以上。
让郝卫军如鲠在喉的还有融资难。今年以来国家紧缩银根,银行放贷额度有限,像郝卫军这样的中小企业无法从银行获得贷款。利润薄如刀片,贷款无门,郝卫军扩大企业规模的计划一拖再拖。
原材料和用工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融资难,看似郝卫军经营困难的罪魁,但是真正的祸首或许是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处于产业供应链的低端。除生产制造之外的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及批发经营终端零售等供应链上的高附加值环节,几乎为外资企业所掌控。当国际市场出现风吹草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出口企业就会产生随波逐流的状态,其所产生的强震会使出口企业面临生存危机。
产业转移难度大
“只重生产,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注定使出口加工企业的内贸转型之路满是荆棘。现代物流不“给力”,使不少出口加工企业拓展内贸战略几近 “夭折”。
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也似乎正在加剧这种供需矛盾。由于欧美市场的经济形势进入不稳定周期,出口经济面临很大困境,许多企业不得不调转船头寻求内需市场。然而,“只重生产,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注定使出口加工企业的内贸转型之路满是荆棘。现代物流不“给力”,使不少出口加工企业拓展内贸战略几近“夭折”。
2008年暴发金融危机以来,与许多同行一样,郝卫军也意识到单纯依靠出口的外向型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他曾经去过湖北、湖南、河南、四川等地进行考察,结果发现内需市场这块巨大的蛋糕并不容易吃。“中西部地区的人力成本不比东部沿海地区低多少,但是物流成本却高出了好多,而且产业环境还有很大的差距。”郝卫军告诉记者。“产业环境”包括市场环境和产业配套体系。
一直做海外市场的郝卫军,只要能拿到订单,埋头组织生产,准时发货就可以。调头做国内市场后,他发现内销的利润虽然比海外市场要大,但是多年征战海外市场的经验完全不适用国内市场。“做国内市场比海外市场要复杂得多。前期调研、了解市场、设计产品、品牌推广、寻找销售渠道等一系列工作‘一个也不能少’。”
郝卫军告诉记者,转型内贸市场必须从零开始。首先必须解决的就是,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的供应链问题。外销企业在国内销售网络、品牌建设方面可以说是零。
更令郝卫军头疼不已的是,不透明的国内市场经营环境。各种进场费、条码费、促销费等不透明的“潜规则”是其在市场环境比较成熟的海外市场所不曾遭遇的。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此外,与国外货到付款的模式不同,国内市场的结算期让出口加工企业很无奈。一般来说,国内2~3个月的回款期,使中小企业本不充裕的资金流捉襟见肘。
内贸市场的不透明还表现在物流环节。我国高居不下的物流成本,一方面是由于物流业布局相对分散、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滞后于制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另一方面,运输环节的隐性成本甚至要比运输成本本身还要高。动辄上千公里的长途运输,各种或明或暗的收费和罚款,使本应是企业的利润变成了企业成本一栏的数字。
物流如何才 “给力”
需要从政府层面保证现代物流建设、现代商业体系建设、现代交通体系建设等,形成“立体协同化”的现代物流体系。需要培育现代大型物流企业,使现代物流与现代制造、现代交通协同发展。
3年前的金融危机,使许多出口加工企业开始了漫漫转型之路。如今,外贸市场的忽冷忽热,和转型内贸市场以来的种种艰辛,转型内贸还是坚守外贸?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岔路口。
长期以来,我国外贸创造的辉煌业绩的背后是低成本在支撑。但随着“人口红利”日渐枯竭导致的用工成本上升,加之生产成本的上涨和人民币升值,外贸产业的比较优势正在丧失。在以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进行经济结构转型的国家政策倡导下,内贸市场才是出口加工企业的明天。
面对拓展内贸市场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障碍,出口加工企业需要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加大国内网络布局建设,创新营销模式,与产业链相关的原材料供应商、金融企业、物流企业、终端零售企业结成利益共同体,达到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高效衔接的产业协同的发展模式。
铺设国内的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是出口加工企业必须迈出的一步。但是,自建实体网络和渠道的建设,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时间周期较长。网络销售初期投入很少、流通渠道短的特点,使不少出口加工企业将纷纷试水电子商务。但是出口加工企业“触电”,特别是中小企业,需要电子商务与物流有机结合,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建立和谐共赢关系。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通过精细化的物流服务,在行业内逐步树立自身的品牌。
无论是网络销售还是实体销售,出口企业在向内销转型中,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进行物流创新,是一种必须选择。然而,我国传统的物流体系大多处于欠发达的状态,物流基础设施不到位,物流环节多、速度、效率低等指标也并不尽如人意,整个物流环节存在较大的浪费,生产与流通、消费的协同成本高。因此,构建与“扩内需”相匹配的现代物流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一方面,需要从政府层面保证现代物流建设、现代商业体系建设、现代交通体系建设等,形成“立体协同化”的现代物流体系。根据专业化、差异化、精细化、高效率的物流需求,对物流的设施、管理、成本、速度、服务提出更高要求。政府把现代物流建设列入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在投资政策、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另一方面,需要培育现代大型物流企业,使现代物流与现代制造、现代交通协同发展,现代物流与城市规划协调运作,培育自有品牌,使现代物流成为出口加工企业转型的润滑剂和加速器。
此外,还可以通过创新连锁零售物流服务模式、开展共同配送等方式,提高物流配送效率。这样可以让出口加工企业的上下游物流协同发展,进而强化供应链群组管理,实现全社会大类商品组合配送,使现代物流成为持续拉动内需的物质基础。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