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箱市场潜力大 突破核心技术成关键

2011-10-20 3:4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本报记者李卫卫
    受益于近年中国汽车业的产销两旺,作为核心零部件之一的自动变速器也迎来了快速扩张时期。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我国正处于发展初期的自动变速箱市场,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市场蛋糕巨大“按照我国自动变速器的产业化进度,2012年有望成为真正走向产业化的关键一年。预计到明年,国内各类型的自动变速器都会由自有品牌企业实现量产。到2013年,整个行业会进入加速膨胀期。最晚到2015年,国内自动变速器产业就会形成相当的规模,推动市场进一步走向成熟。”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副秘书长徐向阳说。
    在他看来,任何一种变速箱技术都无法满足我国多样化和庞大的市场需求。这也决定了,我国的自动变速箱产业,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多样化的技术路线。目前,国内相关企业已经开始在AT、AMT、CVT、DCT多种技术路线上展开研发。“可以预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自动变速箱产业,将呈现出四种类型的技术、产品并行发展的趋势。”这其中,AMT凭借着操作便捷、节油和安全性能突出等优势,逐渐成为后起之秀。尤其是在商用车领域,AMT更是广受瞩目。
    相关人士介绍说,在欧洲市场,一半以上的商用车都装配了AMT系统,美国也有超过20%的商用车安装了AMT。预计未来几年,国内AMT的市场覆盖率也将达到20%,年销量有望达到20万台。“目前,AMT在客车领域的使用比例相对较高,而在卡车市场,由于受超载、路况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还处于试用阶段。未来,在包括高端重卡、码头牵引车、工程和矿产车辆以及特种车等在内的众多卡车细分市场,有望成为AMT应用的重点领域。”该行业人士分析认为。
    突破技术掣肘
    虽然发展空间巨大,但与国外相比,我国的产业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企业还不能量产,产业化仍处于“萌芽”阶段;另一方面,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
    对此,徐向阳感触颇深:“我国虽然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产销国,但自动变速器产业仍处于国外公司的控制之下。”他坦言,目前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基本战略是垄断封锁,因为自动变速器是跨国公司的核心技术,而且单件利率要高于发动机的利率。因此,他们对中国整车企业只卖产品,不卖核心技术。
    这一点在商用车,尤其是重型商用车领域表现得尤为明显。以AMT为例,虽然目前不少商用车的AMT都由国内企业生产,但总体来说,其产品的核心控制系统要么是与国外合资,要么是直接拿国外的技术,并非是自主研发。
    面对这种现状,相关人士认为,要想逐步摆脱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国内企业采取国际化合作战略,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进行再创新,以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企业间的合作共赢,打造一个强大的产业链。
    同时,在此过程中,整车企业也敢于“吃螃蟹”——敢于选用自主品牌的自动变速器来配置产品。“如果自主品牌整车企业不选用自主品牌自动变速器的话,我们造出来给谁用?国内自动变速箱产业又何以发展?”徐向阳恳切地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