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畅通的“煤道”有多难?

2011-10-20 3:1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 杨紫
    9月,正是秋高气爽的天气。但对于各地煤电企业的采购人员来说,每年的9、10月份,都是最难熬的时节。面对即将到来的冬季储煤高峰期,他们却面临着“买不起”、“运不出”的尴尬局面。
    “最近,不仅电煤价格涨得厉害,运输环节也变得愈发繁多了。”湖南某发电企业驻山西的一位采购人员表示。随着电煤供应趋紧,不仅价格看涨,流通“障碍”也越来越多。“甚至不少电厂面临冬季缺煤停机局面。”
    事实上,我国的电煤供应难题并不是今年才出现的。而造成“煤荒”的原因,除产能这个根本性因素外,煤炭供应链不畅——跨省流通障碍重重、交易平台不完善等,都是问题所在。
    据悉,目前,为了缓解本地供电紧张局面,部分产煤大省开始限制电煤出省。其中,山西省就采取了收取“资源费”的做法——对于运出省的煤炭,每吨收取几十元至几百元不等的费用。
    其次,中间商众多也是抬高电煤成本的一大“祸手”。我国煤炭供应模式,主要有计划调配、煤矿直销,以及以煤炭物流公司为代表的代理商三部分组成。其中,为了在供应趋紧情况下最大程度赚取利润,众多代理商往往层层加价。“有的煤还没运出矿,每吨价格就被加了三四十元。”甚至还有的囤积资源,达到赚取高额利润的目的。
    再次,众多的“隐性成本”,也使得煤炭物流成本大大提高,助推煤荒蔓延。其中,高昂的“装点费”、“手续费”就让众多采购商感到无比头疼。
    供应链多环节的效率低下,造成了电煤成本陡增。而对于电煤成本占到运营成本80%的电厂来说,在现行电价体制下,其利润几乎被吞噬一空,甚至出现“发电越多,赔得越多”的局面。因此,很多电厂宁愿“停机检修”,也不愿继续运营。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现行体制下,除进一步呼吁“煤电联动”外,笔者认为,加强煤炭供应链建设,进一步降低电煤物流成本,或许是防止供电紧张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要降低物流成本,就要针对上述问题,对症下药。在进一步完善煤炭交易平台的基础上,畅通煤炭运输之路,保证“煤畅其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