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畅通粮食物流之路
2010-9-7 23:25: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于彦
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商品和资源。粮食现代物流是指根据市场需要,通过计划、执行、控制、系统化管理,在粮食供应地与接收地之间以及进出口流动中将收购、储存、运输、加工等功能有机结合,实现用户要求的全过程。2008年世界粮食危机和跨国粮商布控东北粮食物流,警示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加快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不断提高粮食流通效率,确保粮食安全。
国家高度重视粮食现代物流建设,支持东北打通粮食物流节点,建设粮食现代物流。黑龙江省是全国最大商品粮基地,而哈尔滨市商品粮占全省四分之一强。近年来,哈尔滨市粮食物流有所发展,但仍存在仓储、运输等问题,不能满足粮食大市的需要,尤其是粮食外运困难已成为“新东北现象”。因此,哈尔滨市应抓住国家振兴物流产业等利好政策,利用产粮大市和地处东北亚区域中心交通枢纽条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从战略上加快建设粮食现代物流。
难 题
2003~2007年,哈尔滨市粮食产量年均889万吨,商品粮年均670万吨。2008年,粮食产量为1054万吨,商品粮达800万吨,商品粮同比增加约150万吨,增长23.1%。
近几年,哈尔滨市每年大约有500万吨商品粮外运,其中,300万吨玉米外运至河北、辽宁等地;70万吨水稻和80万吨大米外运至北京、天津等地;50万吨大豆外运至辽宁、山西等地,仅少量通过满洲里、黑河等地出口到俄罗斯。
哈尔滨市为我国东北铁路枢纽之一,有哈大、滨绥、滨州、滨北、拉滨铁路线,经山海关、大连港、营口港、绥芬河通向国内外。同时,哈尔滨市也是我国东北公路交通枢纽,有京哈、黑大、哈同等高速公路。松花江水运航道也为哈尔滨水上运粮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哈尔滨铁路、公路、水运基本网络已构成。
物流网络虽基本形成,但粮食物流企业力量却相对较弱。哈尔滨市现有粮食购销企业114户,占地面积1186.1万平方米;粮食加工企业494户(国有企业40户,民营企业454户),粮食加工能力约735.65万吨,粮食企业规模较小,积累较少,实力较弱。
不过,企业的弱小并没有影响粮食市场的日益繁荣。截至去年底,该市已取得粮食收购资格的企业1524户;经营规模1万吨以上的有154户。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和粮食集贸市场有11个,年均交易量约147万吨。这些粮食批发市场以金谷粮食批发市场为中心,其他粮食市场为辅,市场体系初具规模。
当前,仓容不足是哈尔滨市粮食物流面临的首要难题。截至2008年末,哈尔滨市有效仓容213万吨。正常年份可收购商品粮300万吨。临时收储时,只能露天存储。现有仓容中大多为土木结构仓、简易仓、苏式仓,建仓时间长,粮仓老化使粮仓不足加剧。在现有完好粮仓中,大部分不能适应散粮接卸。
粮仓不适应接卸,而接发卸等设施也不配套,成为制约哈尔滨粮食物流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该市有些库点的铁路专用线、散粮装卸机械不足,全市仅有院内粮食专用车50台,散粮卸车设施、散粮火车皮、散粮汽车、集装箱等工具匮乏;粮情测控设备、机械通风设备不足,粮情测控系统覆盖仓容115.7万吨,仅占有效仓容的54%;地坪面积严重不足,现有地坪面积182.6万平方米,占库区面积15.6%,不能满足储粮需要;粮食检验检测设施落后,功能不完备,检测方法单一,粮食烘干设备老化,缺口较大,不能满足产粮大市需要。“三个不足一个落后”的接发卸设施现状,着实令人头疼。但头疼的还有物流节点建设滞后的问题。当前,哈尔滨市“四散化”程度低,设备落后,不适应粮食现代物流发展需要;私营货主较多且比较分散,储运能力不足,大多是人工作业,设施不完备;运输时间相对集中、季节性强,粮食运输与石油、煤炭、木材运输等矛盾突出,经常面临粮食订销,却运不出去的窘困情况。2007年,该市共请车皮32416车,实际承认车皮3890车,承认率只有13%。公路运输由于过桥费和燃油费等成本较高,公路运输粮食较少。水路运粮相对很少,流量很小。
硬件上的难题待解,信息化的软件问题也不容忽视。哈尔滨市有粮食信息中心和粮食行业协会信息网,设立信息站137个,定期发布粮情动态、供求关系、市场行情等信息。但企业购销信息系统不健全,没有覆盖全市的粮食物流管理信息公共平台,粮食仓储等物流企业由人工管理,粮食物流信息化水平低。
破 解
面对众多物流难题,急需结合哈尔滨粮食物流现状去一一破解。
首先是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争取政策支持。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支持东北物流通道和节点的散粮设施建设,东北粮食物流通道是国家建设的粮食六大物流通道之首,哈尔滨市应抓住机遇,依据国家发改委《粮食现代物流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按照“一中心多节点、一条江两岸带、一平台多网点”总体格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在建设和改造粮食中转库、散粮接收发放设施、散粮运输工具、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检验检测设施、粮食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抓紧进行科学规划、精心设计,做好项目谋划、储备,为申请立项和组织实施做好前期准备。
争取政策的同时,需要进一步加强物流节点建设。根据国家发改委制定的《现代粮食物流发展规划》和黑龙江省粮食局的统一部署,哈尔滨市需建36个粮食物流节点,遍布10县2区。要按照“一中心多节点,一条江两岸带”的格局,以铁路、公路沿线的粮食购销企业为基础,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源,形成一个辐射周边、方便快捷,收得进、储得下、运得出的粮食物流通道和节点。同时,优化重组粮食购销企业,创建集粮食收购、销售、储存、运输功能于一体,有辐射力和吸引力的散粮物流节点,形成内连产区、外通销区的粮食物流网络。
在构建粮食物流网络过程中,通过加强粮食、铁路、交通、航运等部门联合与合作,利用陆路、水路交通条件,构建铁路直达、公路长途、铁水联运、江海联运式粮食运输大通道。当前应该尽快建立铁路战略装车点,实现一次配适量节数车皮,整列快速装卸,提高粮食铁路装运能力。同时为缓解铁路运粮紧张状况、降低运输成本,采用夏季水路运粮,应充分利用松花江航道,开发水运潜能,打通松花江的“北粮南运”快速通道,开发通过铁路-海上-长江-内河的“路海江河”联运通道。粮食运输尽量由汽车上火车、上船,减少搬倒次数,降低费用,形成无缝链接,提高“北粮南运”能力。
物流网络畅通后,应加快补齐粮食物流中的设施装备短板。为此,应在重要粮食物流节点,选择仓储设施条件较好、具有铁路专用线的骨干粮库,建设机械化作业程度较高的粮食中转设施。通过新建或扩建立筒仓、浅圆仓,改造平房仓;建设松花江粮食中转码头,装配散粮汽车、火车(或集装箱)、船散装散卸设施设备,实现铁路、公路、水运衔接;配备汽车、火车散粮接卸设施设备等补上物流设施装备落后的短板。
与此同时,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打破条块界限,理顺粮食购销管理体制,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要求,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进行整合与重组。并且要在粮食经营加工企业、交通运输企业等粮食物流企业之间进行整合,组建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大型粮食物流集团,做到优势互补,变各自为战为合众联合。扶持发展粮油加工企业,重点建设粮食“四大基地”:以香坊粮食物流中心为依托,发展粮食综合加工基地,建成粮油工业园区,培育成省级龙头企业。
另外,还要加快市场建设。建设以金谷、哈达、信义等粮食批发市场为主,县(市)批发市场为辅的市场体系。规范区、县(市)粮食集贸初级交易市场,培育县级粮食批发市场。发展粮食中介组织、培养经纪人队伍、建立产销协作机制,促进生产、收购、销售合作。重点巩固与发展京、津、沪、苏、浙、闽、粤、滇等经济发达地区的产销合作关系,形成产销协作机制。筹建“哈尔滨粮食交易中心”。借鉴郑州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经验,从现货起步,向期货发展,规划和建设哈尔滨市粮食现代物流交易中心,规范交易行为,有利于发现价格、套期保值、规避风险、投资套利,有效调节粮食供求促进粮食流通。建立健全粮食物流信息平台,提高信息化水平。建立以粮食现代物流电子交易、物流调度信息、物流结算信息、库存信息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和以栈单交易、现货选择权交易、远程网上交易为目标的多样化交易机制,使用全球定位(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合理调配粮食。
政府部门应该出台优惠政策,加大对粮食物流的支持力度。可考虑将粮食现代物流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之中,并列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设立粮食现代物流发展专项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粮食现代物流领域,主要用于粮食现代物流重点项目建设。同时,在项目、土地、信贷、税收、工商、运输等方面给予优惠。为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创造条件,对优质粮食现代物流项目列入债券贴息、市技改贴息项目。鼓励和支持大型骨干粮食物流企业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基金等方式来筹集资金。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