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崛起的“中国力量”

2010-9-6 9:4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傲立于全球行业之巅,肩负着民族复兴使命,中集以自主创新和放眼全球的胸襟,屡屡缔造行业神话,成为全球瞩目的“中国力量”。通过深圳,中集走向世界。通过中集,世界认识深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在深圳经济特区步入而立之年的今天,中集以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能源化工食品装备、海洋工程、机场设备等组成“联合舰队”,与它依偎的这座传奇城市一起,扬帆起锚,开始了新的航程。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勇 吴德群
  国家战略的践行者
  澳大利亚西部高原。空中鸟瞰,在苍茫的荒漠和险峻的群山之间,一座座模块化的彩色建筑,在金色的阳光下格外耀眼。
  这里是全球最大的矿业公司必和必拓的生活社区。按酒店标准打造的彩色“模块”,正是这家矿业巨头的员工居所和公共设施。它们全部按集装箱标准和模块化理念建造。
  50多年前,当美国人制造出全球第一个标准集装箱时,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用来装运货物的“铁壳子”,竟然会成为人类安身之所、低碳之“范儿”。
  来自中国深圳的中集集团,以全新的技术内涵,颠覆了人们对集装箱的传统观念,赋予它新的生命。
  今天,这样的酒店式模块化建筑,正源源不断地从中国飘洋过海而来。两个全球产业巨头,正在西澳大利亚打造全球最大的低碳生活社区。
  在这里,中集将为必和必拓建造供1万人生活的居住房屋和公共设施。每间房屋箱,都装配了所有生活设施。床、柜、书桌、淋浴房、马桶、盥洗柜、彩电、空调、灯甚至网线插孔,都随母体箱从中国远道而来。而在此之前,矿工们只能栖身于简陋的工棚内。
  践行国家低碳发展战略,中集正掀起一场建筑史上的模块化革命。
  近几年,在探索集装箱产业外延式发展的过程中,中集从创新积淀中获得灵感,将集装箱代表的模块化、标准化理念,首次延伸至建筑领域,在全球开创了模块化建筑。
  这种全新的建筑,从设计、生产到现场搭建,无不体现了新型环保的理念:模块单元可以拆卸、重复使用;生产中的所有材料集中管理,损耗降到最低;组装后,墙和地板都是双层,隔热节能。路透社将其誉为建筑史近百年来“一次伟大的创新”,认为它“将成为未来建筑的发展新趋势之一”。
  目前,中集模块化建筑已成功矗立于全球各地。
  四川汶川。中集为地震灾区捐赠的组合校区,解决了1100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
  万里之外的英国。世界最大的连锁酒店集团Travelodge联手中集,建造、运营了多家酒店。
  一海之隔的荷兰阿姆斯特丹。华裔学生Wendy Chen从父母家搬入了市区东部、由中集模块化建筑构成的Wenckehof学生社区。她感叹,在一房难求的阿姆斯特丹,能申请到配套如此完备、租价如此合理的公寓,自己真是个幸运儿。
  从冷冰冰的集装箱,到暖洋洋的模块化建筑。中集一如从前,继续出色地扮演着国家战略践行者的角色。
  120年前,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薛福成,这样评价企业的威力:“尽其能事,移山可也,填海可也,驱驾风电、制御水火,亦可也……西洋诸国,所以横绝四海,莫之能御者,其不以此也哉?”惊羡之余,抱憾不已。
  今天,以中集为代表的一批中国企业,正以“移山填海”之势,助推中国快速融入世界。
  “企业是国家经济的一分子,各个企业都强大,国家才会强大,民族才会强大。”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如此理解企业的历史责任感。
  30年来,踏着国家战略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步伐,中集在创新中成长,在转型中强大。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顺应世界潮流,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外贸易急剧增长。集装箱成为中国企业的“抢手货”。
  中集把握住了这次历史机遇,在中国率先进军集装箱制造业。自1996年起,中集便连续14年稳坐产销量全球冠军的宝座,整体市场占有率超过50%。
  迄今为止,中集累计生产了1500万个标准箱,一字排开,可绕赤道22周。它在各地发展壮大的18个集装箱制造产业园,具备年产240万标箱的供应能力。
  但中集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丰富了前进的内涵。
  近几年,中国大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圳则加快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着这一战略的节奏,中集在保持集装箱制造优势的同时,陆续进军机场设备、道路运输车辆、能源装备、食品装备等新领域,不断拓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务。很快,中集又成为这些领域的领头羊。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国家出台船舶工业调整振兴规划之际,中集又将目光投向前景广阔的海洋工程。
  今年8月27日16点15分,烟台中集来福士深水码头。汽笛一声长鸣。由中集建造的中国第一台深水半潜平台,在6艘拖轮的牵引下驶离,开始了人们期盼已久的深水试航任务。
  两年前,中集收购烟台莱佛士船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海洋工程领域。今年,中集成为烟台莱佛士的控股股东,在海洋工程领域完成了“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的战略布局,形成了贯穿海洋工程概念设计、基础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的一体化研发设计能力。
  今年7月,国家能源石油钻井平台研发中心正式落户中集,为深圳再添一个国家级的研发平台。
  雄厚的研发和生产实力,吸引海洋工程大订单纷至沓来。作为大型专业化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商,中集来福士已累计为国际石油公司和油服公司建造了上百个海洋工程项目,客户包括BP、Modec、Dockwise、Saipem等国际一流跨国公司。目前,中集仍手握一批海洋工程订单,包括6座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5座自升式钻井平台、3艘海洋工程船等,合同总额超过25亿美元。
  世界同业的领先者
  大南山南麓,中集天达空港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现场。工作人员正在设计、建造大型登机桥测试平台,准备迎接新的一批登机桥的诞生。
  前不久,中集天达一举击败欧、美、日、韩登机桥制造巨头,获得了欧洲登机桥大订单——法国机场管理公司和荷兰斯基辅机场联合招标的“5年+5年”的全部登机桥更换合同,预计将达100多台。
  要做就做全球第一,做世界同业的领导者。这是中集的风格。
  2005年,当中集推开被欧美厂商长期垄断、壁垒森严的欧洲市场大门时,国外同业惊诧了。当年,它赢得了世界最繁忙的机场之一、巴黎戴高乐机场的首批订单。
  截至2009年底,中集仅在欧洲交付和拿到的登机桥总量,就已达100台。因为中集,中国制造的大型机场机电设备,已在欧洲树立起无可争议的优质品牌形象;登机桥在全球机场的门户效应,更是大幅提升了中国产品在全球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短短数年即成为全球第一,中集传承并发扬着30年的传统。基于对全球产业形势的准确研判,它的每次出击,总是那么恰到好处。
  上世纪90年代初,中集把握住了世界集装箱制造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历史机遇。它以全球化视野,制定明确的发展战略,将“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
  2002年起,中集确立了以中国优势为依托、以“中美互动”、“中欧互动”为标志的海外拓展战略规划。以中集“CIMC”的品牌优势为基础,利用自身的管理经验和国际化运营平台,以海外并购为手段,组建起国际化营运的跨国企业架构,开始创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公司。中集并购北美市场排名第8位的半挂车制造商后,很快就使该公司扭亏为盈,成为北美销量第一的半挂车供应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集近年来陆续实施了一系列兼并收购计划。全面收购韩国现代的集装箱业务;以转让股份、合资等方式,吸引美国、日本、德国、荷兰、新加坡等外资参股。
  全球视野为我所用,全球资源为我所用,全球平台为我所用。
  近几年,深圳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推动本土企业以深圳为基地向外扩张,并通过政策环境的优化,为企业走出去创造良好环境。
  政府的支持,更坚定了中集全球化、国际化经营的决心。2007年,它先后收购了荷兰著名的博格公司、香港上市的安瑞科能源装备公司、德国知名的TGE公司,发展能源、化工和食品装备业务。
  荷兰人最初并不认同中集的“中欧互动”理念。对方一名CEO甚至跑到麦伯良的办公室,叫他5年后再做“中欧互动”。
  几个月后,这位荷兰CEO告诉麦伯良:“你是对的,中国人是可以的,做出来的东西已经达到、甚至有一部分超过了欧洲的水平。”
  全球化的运作、全球化的市场、全球化的企业。
  今天,有着“国际海运贵族俱乐部”之称的全球前10大集装箱航运公司和租赁公司,都已成为中集的长期客户。无论在深圳总部、大洋洲公司、还是北美公司、欧洲公司,都可以看到不同语言、不同肤色的中集员工在一起工作。
  全球化的技术服务团队、管理运营团队,确立了中集在全球同行业中难以撼动的领导地位。这个让全球同行惧怕而又尊敬的巨人,在它所进入的领域都大有斩获。
  2006年,道路运输制造规模全球第一。
  2007年,压缩天然气运输装备产销量全球第一。
  2008年,液化天然气储运装备国内占有率第一。
  ……
  什么叫世界第一?麦伯良深有感触:“就是要对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贡献,做一个广受人们认可和尊重的领导者。” 
  中集人都认一个“死理”:只要认真,一定能做出与全球一流厂商同样的产品;有了这个功底,没人会介意产品是谁制造的。
  环顾五洲,每两个集装箱中,就有一个是中集品牌。放眼华夏,各大机场的登机桥,每10条中有9条来自中集。
  在繁忙的阿姆斯特丹港,在穿梭的远洋集装箱船上,在飞驰的美国高速公路,在不夜的戴高乐机场,在全球最恶劣的工作海域挪威北海……这些发达国家极为看重的地方,中集品牌已然实现了全方位覆盖。如今,中集已成为全球物流行业和能源行业提供设计、制造、维护“一站式”服务的企业。
  经济强国的崛起,无不伴随制造业的兴盛。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了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又将美国推向了世界经济的最高峰。50年前的“德国制造”、40年前的“日本制造”、30年前的“韩国制造”,无一不在全球一体化的大潮中掀起波澜。
  历史,已进入“中国制造”时间。经过与“日本制造”、“韩国制造”、“德国制造”的不懈竞争,中集以一个世界级企业的全球化智慧和胸襟,与一批迅速崛起的中国企业一道,成为国际舞台上令人仰视的“中国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曾在中央电视台的节目中这样说:“中国能够真正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并且立于不败之地、甚至占有相当大市场份额的企业,实在不太多。麦伯良领导下的中集,正是这样的典型之一。”
  自主创新的示范者
  哈佛商学院,世界顶尖商学院,全球优秀学生向往的学术殿堂。
  这里的教学传统,是用鲜活的案例来启发人、教育人。多少年来,哈佛商学院选用的经典案例,绝大多数都取自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
  进入21世纪,来自中国的中集集团,闯入了这所百年名校。
  哈佛商学院用40个页码,将中集发展战略作为经典案例着重阐释,赞叹以中集为代表的中国企业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规模方面,更体现在研发、设计及个性化订制等诸多领域。案例的最后是这样描述的:“西方公司为避免与中国公司正面竞争而不断转移到更高端市场的战略,很可能因为需求量不足而最终导致流产。”
  是什么让中集、海尔这样的“中国力量”,成为哈佛MBA学子的活教材?麦伯良说,是自主创新的“金刚钻”和敢于叫板国际巨头的魄力。
  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说,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产生的。
  中集正是一个例证。
  直到今天,麦伯良仍然清楚地记得“蒙面打分”的精彩战役。
  全球制造业巨头都知道,进入日本市场是对企业能力的绝对挑战。不仅因为日本保护本国市场的政策壁垒犹如铜墙铁壁,更在于日本是一个极端挑剔的市场。
  中集进军日本之初,比走蜀道还难。中集内部甚至一度提出,退出日本市场。因为同样的集装箱,日本产品全部免检,韩国产品抽检,唯一进入日本市场的中集产品要每个挨着检。
  面对这样的苛刻条件,中集没有退缩。麦伯良问日本人为什么这样做,得到的回答是对中国产品不信任。麦伯良提出建议,把三种产品蒙起来,请日本专家随机抽检。结果,日本产品得87分,中集86分,韩国产品68分。
  中集以精益求精的品质和技术,让挑剔的日本专家张大了嘴巴,从而一举拿下了日本市场。
  “蒙面打分”一战,中集赢在核心技术产品质量。
  30年来,在攀登全球同业巅峰的征途上,中集沿着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三位一体”的自主创新路径,在所进入的产业领域,自主申请了国内外技术专利2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就有800项。
  1994年,中集刚进入折叠式集装箱领域时,尚是一个需要向英国Clive-Smith Cowley公司(CSC)购买技术的新兵。因为CSC当时掌握了折叠箱一个核心零件的技术,全球70%的折叠箱生产商都要向该公司购买零件。
  但在获得CSC公司的专利许可协议后,中集通过对折叠箱的研发和不断创新,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铰链用于折叠箱产品,产品成本大大降低。
  技术创新,让中集掌控了行业的话语权。因为掌控了最新的技术,中集后来顺利收购CSC公司的股权,获得了折叠式集装箱最为关键的铰链专利技术。
  目前,中集自主申请折叠箱专利70多件,折叠箱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全世界都在向中集购买核心零件。
  5年前,日本某知名杂志的封面,印着麦伯良的大头像。内页的文章提醒日本企业,CIMC(中集)宣布进入专用车行业。
  最初,没有多少人注意这份杂志的提醒。后来,业内一些日本伙伴了解中集的实力和毅力,放弃了竞争,选择了合作。于是,5年后,CIMC成为全球最大的专用车供应商,产品大规模进入美国、日本等主流市场。
  今天,全球大型装备制造商,再也不会轻视这家来自中国的公司了。一系列的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让中集从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
  登机桥,核心技术原本只掌握在部分发达国家的企业手中。但中集通过20年的研发和积累,如今已建立起强大的创新团队,自主研发申请的专利达166项,获得授权的有83项,其中多项是在美国、欧洲的发明专利。
  从最初的登机桥,到全自动航空货物及物流处理系统、机械智能立体停车系统、登船桥、机场食品车等领域,中集的空港设备业务已是全面开花。目前,这些颇具技术含量的产品,已成功进入北美、欧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及东南亚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集在全球率先自主研发的四轮同步驱动登机桥,专门服务于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民航飞机空客A380。欧美同行无不为之震动。
  羽翼丰满、技术雄厚的中集,已然成为国家标准、国际标准的参与者、制订者、领导者。迄今为止,中集主持或参与制订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多达100余项。早在9年前,中集集团技术中心就已成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下设3家中央研究院、15个分中心、5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多个实验室,形成了以“创新推动价值增长”为导向的“技术牵引型”创新机制。
  自主创新,为中集赢得了广袤的市场和话语权。
  因为手握技术利器,中集在收购韩国现代的青岛工厂时,在谈判中声明不需要对方任何技术和品牌使用权。凭借这一底气,中集最后以不到报价的30%成交。
  在参与和主导行业整合的过程中,中集形成了在中国全方位的生产和服务格局,以及全球化的客户网络。目前,它以深圳总部基地,广泛布点全球,在中国及北美、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拥有15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员工超过5万人,初步形成了跨国公司的运营格局。
  技术底蕴,使中集赢得了世界的尊重。
  2007年,“CIMC中集”品牌被国家质检总局评选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
  2008年,中集集团被列为“2008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第49位,“中国国有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榜”第39位,“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第40位。
  2009年,中集被列为福布斯“全球2000领先企业”第1397位。
  这是一个有远大抱负的中集。这是一个令人景仰的全新的中集。
  今天,中集已完成了智能罐式集装箱的多式联运商业应用测试。这种基于传感器的高技术产品,已被列入国家863计划,并正在开拓一个新兴市场。
  从传统的集装箱制造,向绿色智能集装箱、道路运输车辆,以及能源、化工及食品装备、海洋工程、机场设备等领域拓展,中集收获了丰厚的利润,更收获了创业和创新的喜悦。
  在数天前公布的中报和业绩预告中,中集向数以万计的中小股东郑重宣布:今年1至9月,将实现净利润19.39亿至23.27亿元,同比增长1.5倍至2倍。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在新的航程上,中集的第一目标,是到2012年的销售额达到1000亿元,净利润50亿元,成为所进入行业的世界级企业。而更远的将来,5万余中集人还要带给世人更大的惊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