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物资与西本正式签约战略重组

2010-9-14 2:1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王京
    在钢贸流通领域,这是央企与钢贸股份制企业间的一次重要联姻。
    9月6日,历经3个多月的密集磋商与互访后,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以下简称“中铁物资”)与西本新干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本新干线”)在京正式签署“战略重组协议”。此次合作,势必将在国内钢铁贸易流通领域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央企的介入,定为加快整合钢贸流通领域各环节,约束钢铁产能盲目扩张,规避钢价暴涨暴跌带来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重组协议中赫然写道,双方将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并逐步收购西本新干线旗下的主要核心资产和业务,谋求共同建设国内钢铁物流中心枢纽,以及共同推广钢铁现货IT电子交易平台。
    这也是中铁物资扩大钢贸流通业务,大步加快资产优化的体现,“在为明年四季度完成上市增添筹码”。中铁物资总经理宋玉芳谈道,目前市场竞争力大,钢贸流通领域产业集中度比较低,比较无序,但下一步的竞争应该是一个供应链体系与另一个供应链体系的竞争。未来我们将打造一个比较完整的钢铁贸易供应链产业。
    据协议证实,中铁物资将采取先期注资西本新干线的策略,将其注册资本由1.06亿元扩充至6亿元,加快传统钢材贸易模式的电子化创新。
    不难看出,“双方的优势互补,将创造出更大的事业”。但宋玉芳也承认创造这么一件大事业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他深信:“尽管困难是难免的,但我们相信,也是可以克服的”。
    此次“央企和民企的联姻,可以说是双方都合意”,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周宝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对后者来说,解决了大量资本的需求和未来潜在的市场需求问题;而对于前者,吸收了民营企业的创新成果,使其信息流、物资流和资金流均能实现快速统一协调。
渴望平台
    中铁物资目前承担铁道部指定的铁路集采专供物资供应任务和铁路建设重要物资的招标采购供应任务,是中国铁路物资供应的最大综合服务商。凭借去年销售钢材1588万吨,一跃成为国内最大的钢材贸易商。 ◆(下转A3版
◆上接A1版)
    但这位“铁老大”多年来也有着自己的难言之隐。
    正值中铁物资推进整体上市关键时期,如何实现产业链和谐共存新格局,成为中铁物资一时难以摆脱的困惑。
    宋玉芳认为,加快创新业务模式,优化自身销售渠道,确已成为中铁物资棘手解决的问题。而一直致力于扮演“行业秩序架构者、行业标准制定者角色”的西本新干线首当其冲的成为了我们的“意中人”。
    今年年初,中铁物资已先后与山东钢铁集团、河北津西钢铁集团等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在钢材销售市场以及铁矿石、煤炭供应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但面对更多的钢铁产业链端口合作,中铁物资“希望西本新干线能为其提供良好的解决方案”。
    6月22日,宋玉芳带领着公司十余人包括上海、沈阳、天津、成都、广州各大子公司总经理一同造访西本新干线。这是中铁物资“喜欢上”西本现货交易平台数月后的首次主动出击,而其高规格的来访团队更是凸显着无比诚意。
    “国有企业有国有企业的优势,民营企业有民营企业的方法”。当天两个小时的谈话,双方对于开展钢贸流通领域的合作初步达成共识。
    宋玉芳在会后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铁物资在销量、资金、品牌、网络以及政策上有着明显的优势,但在一些理念的实践上,中铁物资还没展开探索的步伐。
    而之所以“中意”西本新干线,是因为“它已有了这方面的实践方法”,宋玉芳谈道。可以看出,中铁物资为国内物资供应的老牌劲旅,但西本新干线实力亦不容小觑。
    据日前接受本报记者专访的西本新干线首席执行官虞钢透露,公司通过IT系统管理钢材供应链各个环节,对其交易的钢材产品产量、物流体系、经营风险防范进行严格程序控制,并创新出一套成熟的销售模式及网络管理平台。
    据悉,2009年西本新干线及其关联公司经营总规模超过200亿元。其发布的钢材价格指数已成全国螺线市场的风向标。
成功联袂
    在各自历经近两个月的斟酌后,8月18日,宋玉芳带领其团队再次会见西本新干线高层,这期间西本新干线高层团队也两次赴京,双方商务合作探讨效率惊人。而这天也正谓他们从“情投意合”真正走向“恋爱”的纪念日。
    此次见面,西本新干线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
    当日下午,虞钢带领着公司核心团队详细介绍了包括公司机制、管理模式、信息化建设、电子销售技术在内的多项核心内容。
    这其中自然也有“西本新干线多年来创新积累下来的不可复制的网络营销模式和技术专利”。
    虞钢介绍,我们主要围绕钢铁物流供应链为线索,以电子商务平台为载体,逐步形成钢铁物流产业供应链的闭环连接,全面涵盖了钢铁基础原材料供应、钢铁产品生产、钢铁产品流通、钢铁产品需求、物流仓储配送服务等各行业优势力量,逐步向高科技电子商务及物流服务商转型。
    该产业链运营模式恰恰吻合中铁物资时下“追寻”的目标。
    此外,西本新干线不仅具有为钢贸流通商提供电子交易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更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交易系统和内控软件系统。在宋玉芳看来,完全可以借助西本新干线的电子交易平台,使钢铁贸易与信息化、电子化紧密结合,“不断推进钢铁物流仓储服务水平提高,推进钢铁产业链延伸”。
    中铁物资怀有打造一个比较完整地钢铁贸易供应链的心愿。然而,西本新干线做强钢铁物流的愿望同样急迫。
    出席在京举办的正式签约仪式上,虞钢称,作为一家掌握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现货交易系统、以及相关核心应用技术的年轻企业,有信心凭借着自身在钢铁物流、环境架构和应用终端等领域的品牌和技术优势,扮演好推动中国产业IT创新与升级的角色。“正可谓他们的强强联手实力不可估量”。有分析人士如此描述,中铁物资和西本双方合作一旦达成,将在国内钢铁贸易行业形成强大的规模效应,而且双方的发展路径存在着巨大的互补空间,合作将有助于双方在资金、品牌、渠道上的提升。
    值得说明,双方跨所有制结合的身份也将使得本次重组更加引人注目。
实质合作
    8月19日,就在中铁物资与西本新干线战略签字仪式举行的前夕,双方携手扑向毗邻上海,与崇明岛隔相望的太仓。
    如果说是他们从情投意合走向恋爱的第一次异地约会,却不禁让人察觉,双方已开始进入选择实际运作的阶段。
    当天双方并无向本报随同记者做出明确回复。
    当日,宋玉芳、虞钢等一行受到了太仓市委书记浦荣皋、市委副书记、市长陆留生,副市长、港区管委会主任邱震德等领导接待,并在邱震德陪同下参观了太仓管委会及武钢码头等几个重要港区项目。
    看到如此组合的出现,浦荣皋表示,将大力支持中铁物资和西本新干线前来太仓投资。他说,在产业发展的特色上,以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为主的五大新兴产业和现代物流、服务外包、总部经济等产业是太仓当前和今后发展的重点。
    据了解,太仓靠近上海,交通和地理优势十分明显,与上海具有“同城效应”;港口优势突出,太仓港既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干线港,也是江苏省“两港两场”重大基础设施的港口之一。目前集装箱设计吞吐能力达435万标箱。“这里确实是投资的好地方”,宋玉芳直言不讳的说,中铁物资每年将获得1500万至1800万吨有一定优惠条件的包销矿,并拥有今后项目铁路、港口和矿山建设所需物资设备供应的优先权。尤其,此次与西本新干线联手,在共同拓展钢铁产业链新兴模式的同时,我们看到了太仓经济发展的较好基础,独特区位优势及政府的周密服务。
    他称,铁路所有配件、火车上的柴油均由中铁物资供应。钢铁业务也是因为铁路而延伸出来的,随着中铁物资与更多的钢厂展开紧密合作,中铁物资下一步将努力打造全国钢铁分销网络、全国钢材市场集散中心、全国钢铁电子商务的运用,而这一切都要借助西本新干线先进平台来实现。
    但倘若双方共同出资组建的合资公司真有意入驻太仓,太仓优越的地理位置、税收政策,定将大大促进其加快实现全国钢铁贸易产业链平台建设。周宝印同时强调,“婚姻之后的磨合会是个长期的过程,后期还需谨慎对待。”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