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物流亟待“破冰”
2010-8-30 2:1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本报记者 曹亚慧
8月3日,全国A级物流企业授牌大会在长春召开,九州通获得5A级物流企业资质,达到物流企业国家标准的最高等级,自此实现了国内医药物流企业5A级“零的突破”。
喜讯的背后,难掩国内医药物流行业的尴尬现实。我国医药物流企业众多,但却鲜有入围A级企业。截止到目前,全国5A级物流企业65家,而5A级医药物流企业仅仅一家,而且还是一家有日本伊藤忠等外资投资背景的民营企业。
8月23日,商务部召开会议,针对《2010~2015年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商讨修改意见。以推进新医改为契机,加速医药流通企业的兼并、重组必将带来医药物流的新春。市场正呼唤第三方物流的“破冰船”驶入传统自营物流独大的医药流通市场。
“冰冻”难通
“中国目前有1.3万余家各类医药流通企业,其中以年销售额在5000万以下的企业为主,数量确实过多,适当的行业集中是完全有必要的。”担任多家大型药企物流顾问的上海通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凌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国药、上药、九州通这三家医药物流企业目前行业排名前三,在整个行业的份额仅占到20%左右,中国医药流通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德国最大的三家药品批发企业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70%,而在日本,这个数字为67%,美国则高达96%。
今年年初,闹的沸沸扬扬的山西疫苗事件中就有舆论指出,问题正出在医药物流过程中的运输不当。
由于批发、零售网点分布不合理,我国医药企业在流通组织规模化、全国化等方面,同欧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该行业并不需要那么多规模很小的医药流通企业,客观而言,由于医药流通组织结构冗杂、流通秩序混乱,我国医药流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销售半径短、流通成本高。有大量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的企业充斥在医药物流市场,导致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屡现。”医药行业资深营销战略规划专家、上海鲲仁医药营销总监吉昌令向本报记者介绍说。
据测算,从药厂出来的产品到最终的消费,在我国往往有4~5个流通环节,有的甚至达到14个环节的利润分配,结果造成无序竞争、过度竞争现象严重。目前全国医药商业平均流通费用率为12.56%,而国外大公司的流通费用率一般在4%左右。物流费用高是中国医药企业面对的共同问题。我国目前物流费用占到医药工业企业的30%~40%,而发达国家这一数字仅为4%。
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从选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目前国内医药流通企业确实太多,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早期医药代表完成原始积累后成立的医药公司,他们短期内不会消失,只要医疗卫生体制‘以药养医’的体制不变,医药代表和这类医药公司就可以长期存在;第二类是我们所说的流通型医药商业公司,确实需要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双管齐下的方式,提升集中度。”
医药流通市场的混乱与恶战仿佛层层浮冰,让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深受其害。商务部从去年起提速医药流通改革,意在加强行业集中度,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国家对医药物流企业设定了较高的门槛。
而由于价格管理政策、招标采购等一些不确定因素,使医药流通市场不能透明化。加之医药企业物流规模、服务水平等参差不齐,医药流通环境恶劣,都是医药物流行业的顽症和痼疾。
灰色 “坚冰”
事实上,影响医药流通市场环境的远不仅仅是小企业众多、市场集中度不够,而是在基本药物采购与配送中,还存在一些行业“潜规则”。
吉昌令向记者透露,目前全国各个省区医药配送权之争,以及一些区域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影响医药流通行业的公平、自由竞争,阻碍了整个流通行业的快速整合和良性发展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医改政策的整体推进,同时还会滋生其他问题。例如,今年5月出现的山东海王银河医药独家配送引发的上百家医药公司集体上访商务部事件。
李从选对这一问题深有感触,很多医药流通企业存在“不务正业”的现象,“一些企业并不是钻研医药物流配送及建设,而是忙于医院公关、招投标等灰色链条的活动,还有各地代理商的挂靠行为,配送完全不会按照GSP的规定来做,销售也是由挂靠者自己直接卖到终端,导致管理不严,假冒伪劣盛行,更导致了医药物流市场秩序混乱的局面。”
其中深层矛盾是基本药品省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统招统配”造成的省区之间的行政保护问题。一个省的医药物流企业基本不可能配送到另外一个省的基本药物,这样医药商业企业的集中度就难以提升;由于一些省政府和医疗机构在不同地市间的保护当地企业行为,造成一些小流通企业一时间难以退出竞争。使得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类似“一夫当关”的垄断局面。
此外,我国医药流通体系、渠道网络不健全,供应链发展不完善。目前,多数医药流通企业都很重视农村市场与社区市场,但由于大多数涉足医药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还只能提供区域性配送服务,遭遇了跨区域物流配送难题。
据了解,大型医药公司跑马圈地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进行资源整合,以提高运行效率、降低配送费用。目前,大型医药公司在全国布点的目标多为区域型的商业企业,通过这些企业,大商企容易获得省级药品配送权。但是,这些大企业很难自己全部完成一个省的终端药品配送,还要委托当地县级以下的企业进行配送。由于渠道网络不完善,出现了配送“盲区”,不得不借助其他渠道。
张凌辉认为,“不可否认,中国的医药流通市场面临着区域壁垒等诸多问题,使中国的医药流通行业秩序混乱不堪。”因此,破除地方保护主义、打破地域分割弊端,清扫竞争环境,公平的政策环境对于医药物流的发展十分重要,对尚处在起步阶段的现代医药物流尤为关键。
新的拐点
多年以来,药品流通行业一直存在没有主管部门的尴尬。2009年12月2日,商务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药品流通行业管理的通知》。《通知》中明确规定商务主管部门成为药品流通行业的管理部门。商务部接管药品流通行业的管理职能。
8月23日,商务部召开会议,针对《2010~2015年全国医药流通行业发展规划》商讨修改意见。据悉,该“规划”已经完成草案制定,出台日期日渐迫近。
据了解,此次规划重点针对业内的零售企业、批发企业、物流企业制定行业准则及企业指导原则,还包括对非良性竞争行为的规范等内容。
据有关人士透露,在规划草案中,关键词是“兼并重组”、“引导做大做强”、“平稳过渡”、“发展现代物流”。具体来说,鼓励医药流通企业兼并重组,引导医药流通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国家级、地市级医药流通企业龙头航母。“规划”的制定初衷正是为了使行业现状改观,实现集中度的提升;让不少寄望医药流通市场整合与大医药物流发展的地方龙头企业和民营龙头企业看到了机遇。“可以肯定的讲,随着新医改政策的推行,中国医药流通业近几年的发展尤为抢眼。”尤其是医药前三甲的总占比、医药百强的门槛、医药企业的平均利润率都有了明显的增长,这说明中国医药流通体制有了很大提高。张凌辉对新医改作出评价时谈到,当然,作为具有重要影响的新医改政策,在医药流通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引入“市场化”的手段。“行业标准提升,具备现代物流资质的企业才能取得基本药物配送权。”张凌辉说:“我国医药物流市场正处于剧烈的渠道重构和行业环境发生大改变的历史背景中,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现阶段抢占国家既有政策的制高点,逐步掌握较强的内部管控、业务创新和物流处理能力。”
如何破冰?
要发展医药流通的多元化,就需要第三方物流与零售、批发等并存。
张凌辉指出,我国医药企业的物流建设起步较晚,大多数已建或在建的项目还停留在内部进销存业务整合、流程优化上,很少涉及到对上游供应商、批发商,下游商业单位、零售终端客户、医院等供应链伙伴的资源、信息、流程三者进行整合。而不少企业在设计之初,也考虑到第三方物流功能,但实际操作中却难以实现。
第三方医药物流无疑成为此次新医改过程中市场演变的主角。对于医药物流中第三方的作用,以及去留问题,一些行业研究者认为,第三方医药物流在现今的中国医药商业领域很有存在的必要,尤其是专业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但由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不够雄厚,物流管理技术、硬件和软件设施都跟不上发展的需要。此外,对医药产品的相关知识缺乏专业的培训,成为一些医药企业选择是否外包时的疑虑。
这种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李从选明确表示:“医药产品的第三方物流,既是未来的趋势,但也有致命的问题;药品大部分需要冷链运输、恒温条件下运输贮藏,很多纯物流企业就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也不会专门投入去做。”比如,“毒麻精放”类药品是具有高度危险性的产品,运输过程中的破损、污染,或者被认为投毒的可能都存在,无法交给第三方来做。另外按照国家GSP规定组建的医药物流企业,投入较高且业务量不大,纯粹的第三方物流难以依靠运输药品赢利,没有赢利模式,也就难以发展。
此外,药品有些是急救类产品,医疗终端不能“断链”,对第三方物流的物流速度和周期要求很高,很多物流企业达不到要求。
为此,有专家建议,要打造合格的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企业需做到“专精”。首先,配置满足医药物流特性的物流中心及车辆等设备。此外,还要建立从入库到存储以及配送过程中的全程冷链管理体系,借助技术手段实现药品配送过程中的温度全程监控,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医药产品在物流环节的安全性。
而作为第三方物流企业也有着自己的担心:“设备、货仓达标了,业务量就一定会跟得上?医药企业对物流配送的要求很高,忠诚度却很低。”这一问题成为物流企业不愿意涉足医药物流的主要障碍。
但在国内有可借鉴的例子,早在2006年,邮政系统即进入医药物流运输市场。宁夏邮政指定为药品统一配送企业之一,旗下的速递物流公司承担起全区部分医疗机构的药品配送任务。目前,宁夏速递物流公司药配分公司已经从一个单一的药品配送企业,成长为颇具实力的药品经营加配送的专业化公司。2007年,邮政即与国药集团旗下的国药物流合作,承担医用麻醉品药品的配送业务。邮政完善的终端渠道,是其进军医药物流的主要优势。
有业内人士提出,目前比较成功的方式就是医药公司与物流企业合作,共同修建医药物流中心。一方提供场地、车辆、配送渠道,一方提供专业人员,双方优势互补。第三方物流企业如果进军医药物流,虽拥有精专于物流专业的先天优势,但却或许要忍耐一个相当长的培育市场的过程。无论成败,都必将经历一个“阵痛”的过程。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