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综合大港正式开航

2010-8-22 16:5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杨世新
    渤海湾劲吹的海风传递着人们内心的喜悦,秋高气爽的氛围里激荡着人们发展的热情。8月18日,“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黄骅综合大港正式通航,先期建成的4个10万吨通用散杂货泊位投入运营,4个10万吨多用途泊位完成码头主体建设。作为河北省沧州市倾力打造的“东出西联”的出海口,黄骅综合大港开航将对河北省中南部地区乃至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起到重要的拉动作用。
    黄骅港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谋划、研究和论证,与三峡工程一起作为我国跨世纪两大工程写入党的十四大报告。自2002年神华煤炭港区建成以来,由于只是单一的煤炭输出港,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并不突出。为实现黄骅港由单一煤炭输出港向综合大港转变,由单一业主码头向多元投资主体的地主码头转变,2008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决定开辟第二航道、建设综合大港。按照《黄骅港总体规划》,综合大港的定位是:河北省东出西联的出海口;亚欧大陆桥新通道桥头堡;依托京津冀,服务冀中南、晋西北、鲁北、豫北,面向朔黄铁路沿线及陕西、内蒙古等部分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以港口物流为基础,城市配送物流为支撑的区域性航运中心;河北及“两环”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和隆起带。
    据沧州市委书记郭华介绍,黄骅综合大港作为我国贯通东中西部地区新通道的起点,北接天津滨海新区,南接黄河生态三角洲,是中国东方的战略桥头堡,对承载和对接我国“六大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六大发展战略”分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战略、大陆桥发展战略和已申报的秦唐沧发展战略。其中,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战略已基本形成,沧州及沧州渤海新区和黄骅综合大港均列其中;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天津滨海新区与沧州渤海新区、黄骅港紧密相依,与黄河三角洲仅一河之隔,均有不可分割的地缘关联和产业及其他要素的关联。因此,沧州渤海新区和黄骅综合大港的开发建设,对于河北富民强省战略的实施,对于服务于京津冀、环渤海大区域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沧州市市长刘学库表示,以黄骅综合大港开航为契机,沧州市按照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协调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建设大港口、聚集大产业、发展大城市”三大任务,加快将沧州渤海新区打造成国家级科学发展示范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富有活力、实力和竞争力的现代化沿海城市。一是建设大港口。按照黄骅港总体规划,坚定不移地坚持“三步走”战略,加快推进15万吨级航道建设,并逐步达到20万吨级兼备25万吨级,最终将黄骅综合大港建设成为拥有陆域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后方临港工业园区56.2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45.5公里、生产泊位100多个、规划年通过能力超过5亿吨,集矿石、杂货、集装箱、石油化工、煤炭运输等多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大港。二是聚集大产业。重点培育石油化工、现代装备制造、电力能源和港口物流四大产业,加快推进总投资2400多亿元的122个产业支撑项目建设,努力把渤海新区打造成为中国石油化工和管道装备制造业基地、钢铁产业转移基地、新材料合成基地,华北地区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和国际化区域物流中心。三是发展大城市。按照“服务港口建设、服务产业发展及生态环保、资源节约、和谐宜居”的要求,进一步加快黄骅新城建设,努力实现“三年有雏形、五年见形象、十年成中心”的发展目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