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腹地“近”享港口优势
2010-8-19 11:0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8月5日,沈阳大雨。大连港集团内陆场站采访行的首站便在雨中开始了。
今年以来,沈阳内陆港以沈阳区域服务中心为龙头,从战略分析、市场营销、公关商务、生产调度、客户服务等多角度全面展开工作,进一步推动了区域内各相关资源的联动与融合,充分发挥了内陆港的龙头效应,更拉近了沈阳与大连港的距离,让沈阳“近”享到港口的种种便利……
把港口搬到内陆
难怪许多沈阳人还不很了解大连港集团沈阳内陆港。如果不是沈阳内陆港员工的引导,记者做梦也不会想到,那绿树群绕、貌似一座“大公园”的沈阳东站东货场里竟然“别有洞天”:大连港集团内陆干港体系建设的先行者和龙头——沈阳内陆港就藏于此。
走进沈阳内陆港,放眼望去,现代化仓库鳞次栉比;堆放有序的集装箱堆场,集装箱已摞成小山;两条笔直的铁轨,横贯其中。除了没有高大的岸桥和穿梭往来的集装箱班轮外,这里和大连港大窑湾集装箱码头几乎没有什么不同。
“仓库面积5500平方米,集装箱堆场一次堆存能力5400标箱,年处理箱量达25万标箱。 ”对于沈阳内陆港,大连港集团沈阳内陆港辽宁集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闻如数家珍。据介绍,沈阳内陆港采用铁路、海关、商检及相关单位“一站式”联合办公,客户在此即可完成集装箱的发运、交付、报关、报检、审单、验货、熏蒸及放行等一切手续。目前,沈阳内陆港已申请海关和商检监管场站资质并得到批准,海关已经设置了放行闸口、地磅等设施。
陆港合作现双赢
“与区域内其他港口相比,大连港区位优势明显,靠近世界主航道,是东北走向世界最近的港口。但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与东北腹地的陆路距离较远,是大连港先天的不足。为弥补这一劣势,必须将港口功能向腹地延伸,实现港口功能与内陆城市无缝衔接。沈阳内陆港的成长过程,可以说正是大连港与沈阳经济区周边客户合作双赢的历程。 ”沈阳内陆港总经理王闻说。
据了解,2003年7月,大连港集团对沈阳东站东货场进行投资改造,正式组建沈阳内陆港,并与辽宁国际货运有限公司合资成立辽宁集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当时,主要为华晨宝马、上海通用和华晨金杯等沈阳汽车企业提供整体物流方案和运输服务。
让熟悉码头运作的海港人弃海登陆,一切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经过4年多的运营,远赴腹地发展的大连港非但没有水土不服,内陆港规模反而不断扩大。 2007年11月,大连港集团与沈阳铁路局继续深入合作,完成了沈阳内陆港南侧场地扩建改造工程。改造后,沈阳内陆港总面积达到13万平方米。 7年后的今天,沈阳内陆港已发展成全国铁海联运作业量最大的内陆干港。除服务以华晨宝马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外,还为LG、沈阳远大、特变电工、抚顺石化等沈阳及周边地区广大货主提供班列运输及延伸服务,“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已全面展开。去年沈阳内陆港进出港操作量达11.7万标箱,今年将有望突破14万标箱。按计划,今年底沈阳内陆港将把东侧场地扩建改造成集装箱场地。届时,沈阳内陆港总面积将达到20万平方米以上。
海铁联运一体化
随着内陆港“硬件”的不断升级,“软件”运营模式也在逐步创新转型。 2003年10月,从第一批华晨宝马进口集装箱到达内陆港场站开始至2008年9月,沈阳内陆港一直以班列(沈阳东到大窑湾)装卸点为主要经营模式。但这种模式相对规模小、服务少,一些增值服务满足度不高。
结合沈阳地区实际情况与特点,在前期摸索试运营的基础上,为充分发挥内陆港的龙头效应,沈阳内陆港于2009年三季度启动了大港集箱沈阳区域与内陆港的一体化运作模式,内陆港功能与服务开始全面升级、完善。
一体化运作,沈阳内陆港可综合运用公路、铁路、海运等不同运输方式,对集装箱货物实行全程、跨国界的运输组织和安排,将货物及时运到目的地。此外,还可以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和全程物流服务,并规划、管理、参与生产企业的供应链重组改造。大连口岸能开展的拆装箱、报关报检、订船(机)、订舱、配载、国际货物保险及海运、空运咨询等服务,沈阳内陆港同样可以办到。一系列举措使沈阳内陆港由传统的“班列装卸点”快速转变成了“多元化内陆港”。
功能完善后,辐射范围开始不断扩张。据介绍,沈阳内陆港初期以沈阳东部汽车产业带为基础,目前已覆盖到包括铁西区、沈北新区、浑南新区、沈阳(张士)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内的沈阳主城区,以及沈抚连接带、抚顺、本溪、铁岭、彰武等地。
一位客户告诉记者:“过去,企业进出口贸易不仅要在沈阳海关办理出关手续,还要到港口联系装运业务。时间长不说,而且还费时费力。沈阳内陆港开港后,企业可就地实现进出港,方便快捷,大大降低了物流成本。 ”无论业务规模、服务模式还是服务能力,沈阳内陆港已经得到了客户、铁路方面的高度认可。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