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投500亿 2013年将形成新的道路网络

2010-8-18 14:0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副市长梁国英昨向省政协调研组汇报东莞道路建设情况 表示到2013年——     
  截至2009年年底,东莞市的公路通车里程达4713.33公里,公路密度为192.21公里/百平方公里。昨日下午,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率队抵达东莞调研道路建设情况,东莞市副市长梁国英介绍,未来几年里,东莞还将投资500亿元,建设多条高速公路和快速干道,以及进行镇际、村际联网路的升级改造,兴起新一轮道路建设高潮,到2013年将形成新的道路网络。     
  梁国英还向调研组介绍了东莞“如何避免道路频繁开挖”的经验,汤炳权表示这些经验令人耳目一新,值得借鉴推广。       
  怎样快速修路?多方式筹集资金     
  梁国英介绍,至去年年底,东莞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713.33公里,桥梁1065座共138.87公里。东莞道路建设速度极快,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运转良好的资金筹集机制。梁国英介绍说,东莞有5种方式筹资修路。    
   一是市财政直接投入。“莞深高速是全国第一条自行策划、自行投资、自行组织建设的地方高速公路,开创了全国地级市自筹资金建设地方性高速公路先河。”     
  二是充分利用社会资金。“如广深沿江高速公路东莞段,就是由东莞市路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广东珠江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     
  三是调动镇财政积极性。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镇财政独资建设,另一种是由市属企业牵头,沿线镇财政参股。     
  四是积极使用“贷款修路、收费偿还”政策。历年来共投入98.7亿元修建了478公里政府还贷收费公路及桥梁。     
  五是市镇村三级财政自筹资金开展道路建设。近五年东莞市、镇、村三级财政自筹资金建设道路1021.3公里,投资规模315亿元。     
  梁国英透露,未来几年里,东莞还要修建多条高速公路、快速干线,以及推进镇际、村际联网路的升级改造,到2013年,将投资500亿元,建成新的道路网络。     
  怎样保养道路?外包给社会 政府买服务     
  路修好之后,如何高效地保养至关重要。东莞从2005年起对市政道路实施市场化管理,通过招投标选取社会具备资质的单位负责道路养护。    
   为了保障市场化养路顺利运行,东莞还引入了监理机制,每天都有人上路对道路保养进行打分。“比如一个标段的道路,保养费用是100万元,如果打分只有90分,就只能从政府拿到90万元。”     
  为了保证道路养护资金到位,市、镇两级政府也建立了稳定的道路养护资金渠道。目前,东莞市的燃油税返还用于公路养护资金共2.65亿元,其中用于国省道资金约1.93亿元,用于农村公路0.72亿元。     
  国、省道养护资金基本满足养护需求,但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的返还资金却严重不足,为此东莞将养护资金纳入每年财政预算,并制定了最低标准:县道5.5万元每年每公里(含大中修工程的16万元每年每公里),乡道3.5万元每年每公里,村道1.5万元每年每公里。     
  怎样避免频繁开挖?预先埋管线 企业可租用    
   道路频繁开挖让许多城市的市民不堪其扰,东莞成为省政协此次调研的目的地,其中一个原因是其道路“挖了又挖”的现象较少。     
  梁国英介绍,在道路修建的时候,东莞已经考虑到后续挖掘的问题。因此,建设单位会统一预埋相关管线。比如通信管线预埋之后,原则上不再同意重新开挖铺设新的管线,相关单位需要使用的时候可以租用预埋的管线,相关费用由使用单位和建设单位协商决定。如果道路下有其他单位空置的管线,原则上也不再同意开挖,需要的单位可租用。     
  每年,东莞都根据各运营商上报的年度管线铺放计划,提前做好市区管线的铺放全年计划,安排各运营商管线的铺放时间和地点。     
  梁国英强调,东莞道路建设十分注重科学论证,不怕因此耽误时间。比如该市环莞快速路二期,规划方案先后论证了6次,市党政班子联席会议数次拒绝审批,直到认为规划合理为止。“尽管因此延误了大半年的建设工期,但我们认为还是值得的。”     
  对于开建的道路,东莞市采用管养提前介入的机制,防止设施损坏事后重新施工。“我们的东江大道管养就是一个教训,由于前期管养缺位,64公里的道路修好半年时间里,路灯、电线、沙井盖都被破坏,重修需要花3000多万元。此后管养提前介入就成为固定的制度。”     
  汤炳权:     
  建设可推后     
  规划须超前     
  “听了东莞的经验,大家耳目一新,受启发也受教育。”汤炳权说,东莞的协调经验值得借鉴。    
   他认为,规划滞后于建设,是造成当前道路频繁开挖问题的重要原因,比如管线开挖,是因为以前没有料到信息化发展会如此之快。     
  “建设可以推后,但规划必须超前。”汤炳权以道路宽度上的规划举例说,“也许有的地方会说,我这里现在还比较穷,车流量不大。但是五年、十年之后,车流量可能就大起来了。你预留出一部分土地,可以先做绿化地,严格控制建设,需要的时候才有余地去拓宽道路。建成之后再来修改,代价就很大了。”    
  汤炳权很推崇东莞的“专家规划与民众规划统筹”的做法,他认为,要做到科学决策,就必须民主决策,多听老百姓的意见。“必要的挖路总会有的,但决策科学的话就可以大大减少。”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