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兰三秦又一条通江达海大道

2010-8-18 13:5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青兰,一个美丽而诱人的名字,一个横卧在茫茫陕北绿色高原、通往蓝色大海的高速大道。 
  青兰即青岛至兰州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18条东西横线的一条,在宜川县县川口南侧入陕,至富县雷家角进甘,在陕全长192公里。是继已建成通车的青银高速、连霍高速、沪陕高速和福银高速后,陕西第5条通江达海的高速公路。 
  2010年的盛夏,我有幸陪随几位著名作家穿越并参访了即将竣工的青兰高速公路陕西境全程,又一次因绿而震撼,因路而自豪,因人而感佩…… 
  陕西的高速公路建设越来越加快,陕西的高速公路建设者、管理者和决策者也越来越精明,越来越老道,越来越会干了。 
  撇开那些具体的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技术措施不谈,青兰人修路的先进的理念,大海般的胸襟,人文的思想,让我又一次敬仰和惊叹。 
  盛夏的陕北山美路畅,水清树茂,天高地阔,一片葱绿,而且越往纵深越来越绿。完全颠覆了陕北黄土高原的老“黄”历。 
  富县是陕北植被保护较好的县份,被誉为黄土高原的“绿色明珠”,林草覆盖率达84%。 
  青兰人提出“天人合一”,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利用自然、恢复自然的理念,不追求高指标,但求连续均衡,现行走向与地形、地貌相吻合,不强拉直线、硬切山梁、横跨山谷,顺势而为,注重与地形、地貌相结合,尽最大可能地保持自然风貌。尽量避免高挖深填对植被的破坏,尽量在施工中把弃土弃渣进行二次利用,尽量最大限度地努力保护陕北来之不易的一片绿色。为了迁移保护黄龙山林区一棵古树,先后运用大型机械3台、劳力30多人,花费资金15万元,就是青兰人一次高水平的文明进步之作。 
  青兰人还树立“师法自然”的生态恢复理念。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设计、施工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和层面。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技术,顺应自然规律,构建了多层次、结构复杂和功能多样的植物群落,努力使公路完全融入大自然之中,尽力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景象。 
  那些青兰线两边最高点达130米的边坡,就是黄土高原上最大的滑坡整治典型工程。青兰人根据环保和绿化的要求,在坡面上打下一排排洞眼,将草籽儿、树苗、营养液植进去,让它们扎根生长。为了防止次生灾害,又修建了20多级台阶,每个台阶高度为3米,平台宽度为1.5米,有排水沟与边坡急流槽,既安全性高又与周边的自然生态相协调。从瓦子街到厢西堡,扑入我眼帘的青兰人种植的那秀美的白桦林和原生态的绿,让我在文学作品中读到的景致,竟在陕北再现了,能不令人陶醉?据统计,青兰人投入环保工程的费用达2.9亿元,绿化投入1.7亿元。这是需要何等的度量和气派啊!更让人感佩的是青兰人对文化、对文物的高度重视和保护意识。 
  青兰高速公路所途经的宜川、黄龙、洛川和富县是文物大县,沿途古战场、近代战争遗址和红色景观遗址较多。为了做好保护工作,青兰人在委托文物部门勘测、发掘的同时,积极主动地进行了避让和改线。像为保护宜川秋林二战囤兵遗址,专门进行了避让改线。 
  2009年3月,青兰高速公路如火如荼地进行时,在富县张家湾秦直道的遗迹被发现了。轰隆的推土机已经上路,秦直道遗迹两边的高速公路已经推进。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直道专家张在明教授火急火燎地到现场解释:“你们修的是现代高速公路,这里却是中国最古老的‘高速公路’,用销毁它的方式来换取现代之路的代价太大了。”张教授的话青兰人听懂了,陕西交通人听懂了。他们顾全大局,考虑长远,为避让和保护秦直道遗址 ,标段停工半年,1.8公里线路改移,却付出了增加投入一亿元的代价。青兰人懂得,陕西交通人懂得,秦直道不仅仅是文物考古部门的事情,它理所当然地自然是中国交通人永久的宝贵遗产和研究课题。 
  陕西交通人的博大胸襟和文明意识,再次受到世人的赞许和敬叹。此时,我也以自己是交通人而感到荣光和自豪。 
  啊,一条青兰路,传承现代文明,播扬先进理念,展示社会进步,彰显交通人风采…… 
   2010庚寅年三伏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