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战略发展机遇 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2010-8-18 9:4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今年以来,招远立足黄金资源型城市的实际,抢抓省三大带动战略机遇,充分利用蓝色经济与高端产业两个“加速器”,以推进城市经济战略转型为主线,以实施项目建设“结构优化年”活动为主题,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依托,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为目标,以加强党的建设为保障,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市累计实现地方生产总值 218 亿元,实现地方财政收入 12.9 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8.5% 、27.5% 。 
  以黄金产业转型为龙头,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招远立足于黄金资源型城市,全力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着力构建优势集中、富有特色的高端高质高效产业体系,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一是举全市之力加快黄金产业转型。 该市把黄金产业转型上升为事关招远兴衰的全局性战略,专门研究确立了五年转型的思路和目标:即以合理开发利用黄金资源为导向,以构建接续替代产业体系为支撑,以完善转型支持要素为保障,努力实现黄金产业由生产基地向深加工基地转变、由单一经济向复合经济转变。工作中,着重做好市内深部探矿和市外资源扩张两篇文章,壮大黄金深加工、有色金属采选冶和矿业资源检测产业,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以现有优势产业为依托,以高端产业和社会事业为重点,积极发展接续替代产业;通过发展置业、金融衍生品投资、高科技项目孵化等高回报的非金项目,不断加快资本运作步伐。各市属黄金企业每年要确保新上 2-3 个过亿元转型项目,各镇属黄金企业至少新上1个过3000万元转型项目。今年,共规划黄金产业转型项目20个,总投资35亿元,目前鲁鑫高科技二期、鸿福华泰发动机、老年福利中心等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二是以更大力度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重点瞄准高端高质高效的发展方向,构筑三次产业高端提升、多元发展、协调推进的新格局。提升壮大先进制造业,抓住国家和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结合全市工业七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着力推动化工、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高新化,轮胎、电子、机械、食品等优势产业集群化,新材料、 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全力提升工业整体实力和水平。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增长25.5% 、 23.5% ,五大支柱产业销售收入增长 26.5% 。突破发展高端服务业,着重依托生产和消费,突出抓好旅游会展、现代物流、现代商贸、金融信息等服务业态,带动消费需求和结构进一步升级,使服务业尽快成为推动赶超发展的新引擎。目前,投资 24.5亿元的滨海旅游综合服务、12 亿元的温泉国际旅游区、5 亿元的罗山黄金旅游等重点旅游项目全部开工建设,进一步擦亮了“金、泉、山、海”四位一体的“金都・汤城”特色旅游品牌。投资12亿元的滨海物流、 5.8 亿元的金都农产品市场、 3.4 亿元的玲珑物流储运中心等7个过亿元物流项目已开复工;投资 3.8亿元的山东金潮物流一期、2 亿元的华东物流、5000 万元的石材粉丝物流等物流项目及总投资 13.4亿元的金都国际大厦、金融大厦等商贸项目均在紧锣密鼓之中,必将成全市物流业、商贸业发展的新引擎。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共销售“家电下乡”九类商品 11000台(件),补贴农民资金近260 万元。上半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21% 、19.5%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到目前,全市新发展果园0.6 万亩,瓜菜、畜牧、水产等特色高效种养业基地 14 处,总投资5400 万元的罗山森林公园果品采摘园、夏甸天鹅湖观光农业园和滨海苹果文化主题园三大休闲观光农业板块正加紧建设。三是集中力量加强骨干、科技和园区等支撑体系建设。重力培强大企业,以骨干企业“千亿工程”为抓手,通过强化财税扶持、金融信贷、要素保障等措施,帮助企业破解难题、减压减负,迅速膨胀规模、壮大实力,带动后续企业跟进发展。上半年,30户“千亿工程”骨干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中矿、玲珑、康泰、金宝等企业销售收入分别增长 20.4% 、21% 、32.7% 、 146.7% ,已逐步摆脱危机影响步入发展快车道。强力推进科技创新,重点加强创新平台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年内,力争列入国家和省市科技计划 25项,争创烟台市级以上研发中心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 45% 以上;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SO 2 、COD 排放分别削减 316.9吨和 96.5吨,占年度计划的31% 和25.5% 。着力加快园区建设,依托开发区、滨海科技产业园、新型电子材料园、黄金装备产业园等重点园区,推动优势资源、优势企业向园区集中,高端产业、高端产品向园区集结,打造高端产业集群核心区和蓝色经济先行区。今年以来,开发区新开工建设总投资 15.6 亿元的金晖家居广场、腾达旅游度假中心等过亿元项目7 个;滨海科技产业带新达成总投资 46.2 亿元的签约项目,规划实施了投资 4.5亿元的金都海天乐园、4 亿元的龙祥置业等一批过亿元项目,投资5 亿元的招辛快速路、3000万元的滨海路等基础工程加快推进,威乌高速立交设计招标工作已经结束;黄金装备产业方面已开工建设总投资 2.5亿元的金都黄金机械、烟台金光工具等项目4 个,年内将新入驻投资过千万元机械项目 10 个以上,使黄金装备企业总数达到20多家。
  以“结构优化”为主题,全力推进第六个“项目建设年”活动。招远市将今年确定为第六个“项目建设年”,主题为“结构优化”,着力以“三个引进”为重点,以优化投资方向和规模为内涵,引进建设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提高项目建设效益和水平。为此,今年先后6次组织小分队赴北京、上海等招商,新达成协议项目30个,新增储备项目56个,成功促成玲珑集团与联想集团等“三类投资方”的战略合作,在年初联想集团注资7 亿元资本的基础上,近期双方又进一步签署了新的合作协议;深入开展项目集中开工月活动,加快项目推进落实,截至目前,纳入烟台调度的总投资 501 亿元的 90 个过3000 万元项目已开复工 80 个,开复工率接近 90% ,其中投资 38.3 亿元的玲珑机电园、20亿元的东风矿区建设等9个重点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完成投资50亿元,占年度计划的 30.3% 。同时,抓住全球经济复苏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出口大户的扶持力度,引导出口企业调整结构保份额、走出国门拓空间,顺利实现出口贸易的止跌回升。上半年,实际利用外资 4650万美元、进出口 7.54亿美元,分别增长29.7% 和35% 。
  以“两带三区”为平台,再掀民营经济发展热潮。按照全民创业、培育原创、抓大扶小的发展思路,坚持以“两带三区”为载体,以实施“ 5152”和“ 2152”两大工程为主线,以总投资161.4 亿元的 95 个民营企业项目为抓手,着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小企业培育、特色产业提升“三项计划”,在全市迅速掀起民营经济新一轮发展热潮。加大扶持力度,强化融资担保、技术、信息、维权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民营经济“铺天盖地”增数量、“顶天立地”扩规模。上半年,促成银企合作项目40 个、协议贷款额 26.1 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利税分别增长17.3% 和17.6% 。年内,力争销售收入过 10 亿元、财政贡献过 5000万元民营企业达到5家,培育5个特色镇(街)、30 个专业村(居),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00家。
  以城镇化为引领,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发展。今年以来,招远市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一项重点工作,紧紧围绕“ 中国金都”的城市定位,从中心城区、小城镇、村和社区三个层面入手,以旧村改造为突破口,以规划为依据,以产业为支撑,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高效管理为保证,努力打造布局合理、区域协调、经济高效、社会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格局。在中心城区建设上,以优环境、提形象、增魅力为重点,投资 20 多亿元,规划实施金泉河湿地公园、温泉广场、龙王湖景区等十大城建工程和城中村、城郊村十大区片集中连片开发改造,加快主城区“ 东扩北展” 步伐,力争3 年全部开工、5 年全面完成建成区内旧村改造任务,打造城市“ 宜业宜居”新形象。目前,12 个城中村的改造工作已全面铺开。在小城镇建设上,坚持优化布局、科学规划,依托文三线、黄水路和龙水路三条发展轴线,加强基础配套工程建设,吸引周边村庄向城镇驻地集中,大力培育一批工矿型、 商贸型、 农产品加工型、 旅游观光型等特色小城镇。目前,10 个镇、10 个中心村和170个一般村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加紧进行。在新农村建设上,围绕统筹城乡发展主题,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示范镇(街)创建、“村企共建、部门包村、干部联户”等活动,推动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开展。截至目前,农村社区建设已突破61% ,年内将集中抓好剩余 46个社区的建设,争创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示范市;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已落实“ 以奖代补” 扶持资金 170万元,年内将实施整村改造农房 4500户、改造危房 2341 户;“三年大造林工程”攻坚战全面打响,今年将再投资5000 万元造林 4.2 万亩,到目前,已完成投资2800 万元、造林 2.4万亩,到年底确保三年新增造林面积 10.3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 1.9 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三年大造林任务。
  以惠民安民为目标,着力改善民生促进和谐。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倾注更大财力改善民生,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使城市魅力和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在群众幸福指数的提高上。一是加大力度惠民生。在去年顺利实施16件为民服务实事的基础上,今年又确立了“大交通”建设、新农保试点、经济适用房建设等 10 件为民服务实事。到目前,新增参保职工 484 人、 农民 8800人;累计为 8.9 万名群众发放基础养老金 949.2 万元;新农合补贴标准再提高20元,达到每人每年 120 元,参合率达到100% ;发放各类救助金、低保金594万元,为城市低保对象发放取暖补贴、爱心医疗卡和购物卡累计126 万元。省级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全面展开,新增城镇就业1526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63 人。二是尽心竭力增民享。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公共资源供给,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繁荣发展。今年以来,落实校舍安全改造资金 8000万元,发放学生“四免一补”资金 854.5万元;市人民医院建设加快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实施,本市门诊和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 5% 、 10% ;黄金、粉丝、温泉、滨海等地方特色文化产业五年发展规划正抓紧制订。 三是恪尽职守保民安。坚持以群众工作统领维稳工作,引导各级进一步完善群众工作机制、改进群众工作方式方法、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发动群众广泛参与,共同营造安居乐业、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