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税区:昆山转型升级主战场

2010-7-8 6:5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6月29日,海关总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质检总局等10部委签署《联合验收组对昆山综合保税区(一期)基础和监管设施的验收纪要》,昆山综合保税区(一期)如期通过了国家联合验收组的验收。 

图为张卫国副省长(右二)等领导为昆山综合保税区(一期)揭牌

图为国家质检总局代表(通关业务司许书良处长)在《验收纪要》上签字
    昆山综合保税区在现有昆山出口加工区基础上设立,规划面积5.86平方公里,这是继天津滨海、北京天竺、浦东空港等之后的全国第八个综合保税区。昆山综保区分两期进行建设和验收,一期面积2.86平方公里,目前已正式启动运行。二期3平方公里区域正在制订详细规划,待按标准建成后再申请验收。
    运行后的昆山综保区将集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保税港区、陆路通关点于一体,打造国内功能最齐全、政策最优惠、通关最快捷、经济运行最接近国际惯例的特殊经济区域,致力于成为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全球主要加工制造基地、辐射华东的保税物流基地、连接国内外两大市场的进出口商品交易基地。
    在领跑中转型升级
    昆山市委书记张国华曾经深有感触的说,转型升级意味着改变以往熟悉的经济发展方式,舍弃一些很有感情的产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但又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历史使命,必须义无反顾地去完成。回顾昆山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历程,无不把产业升级作为重要战略来抓,从ODM到OEM、从昆山制造到昆山创造,昆山出口加工区都领跑全国。昆山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实现了出口加工区又一次的“华丽转身”,同时也成为昆山抢抓“后危机时代”机遇、着力转型升级的一个亮点。
    位于出口加工区的仁宝集团,1995年落户昆山,当时的年产值只有几亿元。十多年来,集团迅速成长为年产值千亿元企业,跃居全球笔记本电脑代工业第一把交椅。集团总经理陈瑞聪说,公司已斥资1.8亿美元建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和4个工厂,加上已建成的4个工厂,3年内将研发70个笔记本电脑机种,笔记本电脑产量将超1亿台,占全球的30%,年产值将超2000亿元。
    与仁宝集团的成长轨迹一样,作为全国首个封关运作的出口加工区,昆山出口加工区自2000年启动以来,已成为推动昆山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截至2009年,出口加工区累计引进入区注册项目116个。引进项目总投资20.5亿美元,注册资本10亿美元。已投产企业110家,其中工业企业90家,物流企业20家。累计完成工业产值7543亿元,进出口1714亿美元,实现税收收入30.7亿元。在全国57家出口加工区综合测评中,连续多年位居首位。
    昆山出口加工区抢抓国家产业调整振兴的政策机遇和扩大内需的市场机遇,引导企业通过并购、增资、重组等形式整合全球产业资本、技术和项目。去年,区内笔记本电脑的年产量超过6000万台,增长了20%,占全球总量的“半壁江山”。目前,区内已集聚了仁宝、纬创、昆达、彩晶等一批规模企业,DELL、宏基、华硕、联想四大品牌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分拨中心已经入驻,成为电子信息、光电、精密机械和保税物流产业发展集聚区。
    功能拓展打破发展瓶颈
    近年来,相比国外正在萎缩的市场需求,中国的内需市场却在持续增长,内需这块“蛋糕”已成为商家必争之所在。昆山出口加工区内的企业早看到了广阔的内销市场,纷纷试水内销市场。
    彩晶光电(昆山)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数码相机的企业,占据全球15%的市场份额。面对广阔的中国市场,近年来彩晶光电致力于内销市场,研发中国人喜爱的数码相机。目前,该公司内销份额已占全部销售量的10%左右。公司副董事长周荣正表示,彩晶光电的数码相机内销份额只占国内数码相机销量的“冰山一角”,出口加工区转型为综保区后将为彩晶光电拓展内销市场增添底气。
    针对广阔的内销市场,综合保税区已做好充足准备,鼓励区内自主品牌企业拓展内销市场,鼓励发展大型企业的销售总部、运营总部和各类内外贸公司,重点鼓励各类贸易公司开展进口商品国内分销业务,成为连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进出口商品的交易基地。2009年,昆山出口加工区内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拓展内销达212亿元,未来5年,综合保税区的内销要超过1000亿元,内销环节增值部分也要超过100亿元。
    区内江苏飞力达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之初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货运公司。借助出口加工区的迅猛发展,飞力达物流也经历了迅速成长的过程,从只管运货到提供三方物流,飞力达物流以每年30%-40%的速度增长。公司副总裁王佩芳表示,综保区打破了之前的贸易瓶颈,打通了物流、信息流与资金流。今后,飞力达物流不但开展四方物流,还将介入贸易资金流,谋求更大发展。目前,飞力达物流已经在区外成立了贸易公司,从事多角贸易,实现了区内区外的联动。
    区内区外联动、国际国内贸易互动的机制,无疑是综合保税区扩大国际化、区域化合作,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最终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举措。
    目前,区内拥有24家售后服务机构、8家研发机构、8家维修机构,去年三项营业收入总额超过了13亿美元。今年1~4月,实现保税出入库金额182亿美元,同比增长124.42%,预计全年可实现保税出入库金额450亿美元。
    微笑曲线向两端延伸
    出口加工区转型为国家级综合保税区,这不但是昆山经济发展的新平台,也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的有力举措。众所周知,研发和营销作为“微笑曲线”的高端,附加值高。而曾被质疑为处于“微笑曲线”低端的出口加工区早已从单纯的加工制造延伸到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这也是开发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的最实在的成果。
    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陆宗元充满信心地,昆山综合保税区拥有九大功能,即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展览展示、研发、检测、维修、口岸服务。“转型为综合保税区后,我们更加注重功能的突破,希望通过从单纯的加工贸易转型为重点发展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服务业和向研发、销售等价值链高端延伸以及区内外联动等功能的转型来带动量的迅速提升。”
    根据规划,转型后将鼓励售后服务中心、运行支援中心、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全球维修中心、检测中心等开展业务,使之成为制造业、贸易业、展览展示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服务贸易实验平台。鼓励设计、研发机构发展,促进企业自主设计研发、自创技术、自创品牌,形成设计+研发+制造的模式,成为引进、消化、吸收再研发创新的实验平台,使初级的、部分的研发机构,向高级的、整体的研发机构过渡,成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昆山综合保税区有望建成全球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手机、GPS摄影仪等电子产品的重要制造中心、研发基地、供应分拨和营销中心、全球售后服务和维修中心,内销额将超过1000亿元、保税物流业务将超过5000亿元、工业产值将突破4000亿元、进出口将超过700亿美元。
    事实上,去年12月2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在国家级昆山出口加工区基础上设立昆山综合保税区后,集聚效应已经初步显现。前几年,由于受出口加工区功能的限制,部分区内部分企业远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设立窗口公司,今年纷纷回归。4月,2010中国昆山综合保税区香港推介会在香港举行。这是昆山首次在香港举办以综保区为主题的推介会。推介会上,7个项目签约,注册资本总额超过8亿美元。签约项目均为现代服务业项目,其中包括纬创资通的循环经济、绿资源基地,宝成集团销售总部,伟创力科技全球电脑零配件采购、分拨中心等重点项目。这7个项目预计年销售收入可实现100多亿元。
    链接: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体,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