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

2010-7-23 14:2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编者按 加快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今年以来,省政协有关专委会、省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沿江相关市政协及部分省政协常委和委员围绕这一重大课题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在7月21日召开的省政协十届十四次常委会议上提交了26篇调研建言报告,对事关湖北长江经济带新一轮开放开发的一系列重要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本文摘编他们的观点以飨读者。   科学规划促进协调发展
  省九三学社建议,尽快制定湖北长江干流岸线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岸线资源分配使用,防止一哄而上、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要进一步研究完善岸线有偿使用政策和影响补偿制度,发挥经济杠杆调节作用,促进资源集约利用;以岸线开发带动沿江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借助岸线开发,把沿江地区建成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通过岸线资源开发,促进产业合理布局。
  省农工党围绕推进我省长江经济带城镇化建设提出建议:壮大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中心镇;引导城镇密集区有序发展;继续致力于消除人口自由流动的政策障碍,积极倡导灵活的就业方式;对转移到中小城市、乡镇就业定居的农民给予适当补贴;控制大城市工业用地指标;鼓励乡镇民营企业与乡镇集体企业发展;发展乡镇医疗、文化、教育事业,改善居住环境;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
  省政协常委甘德安提出,要充分发挥湖北长江经济带在“两圈一带”发展战略中的“扁担”作用。一是以湖北沿江地区为核心增长带,进一步承接国际和沿海产业转移;以汉江流域为新兴增长带,有效扩大“两圈”衔接范围。二是扶持发展武汉-荆州段这一薄弱区段,继续开发武汉-黄石段、宜昌-荆州段,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三是以交通、产业、市场等要素为突破口加强“两圈一带”的衔接。
  省政协常委杜耘提出,湖北长江经济带建设要学习借鉴国内外流域开放开发的经验,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统筹考虑自然、经济、技术、社会等因素,对省内长江经济带进行整体规划;二是重视以航运设施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为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沿江重点产业项目建设;三是积极引进外资,加强市场运作,统筹协调,带动中小城市的发展;四是加强区域内、区域间的互动。
  省政协委员曾宪初建议进一步完善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根据国家长江流域总体发展规划、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总体规划,对各地区的发展规划(重点是产业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协调,与上游的成渝城市圈、中游的长株潭城市群、下游的皖江经济带和长三角经济区进行对接,以实现区域要素的空间流动、优化组合以及产业的合理分工。
  黄冈市政协建议,科学编制长江岸线开发总体规划,理顺长江岸线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建立统一的协调开发机制。省委、省政府在大力发展武汉新港的同时,在沿江地区规划布局一批较大面积的以“两型社会”建设为主题的工业园区,制订出台沿江地区开放开发优惠政策,加快沿江各县市区岸线的基础设施建设,把沿江地区建成产业聚集区和“两型社会”示范区。
  保护优先 合理开发
  省政协常委蔡学恩建议加强长江沿线防洪减灾制度体系建设。他说,长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区,暴雨活动频繁,洪灾分布广泛。由于长江流域面广人多,一旦发生洪水灾害,必然会造成巨大损失,构建长江流域防洪减灾制度体系刻不容缓。具体来说,这一制度体系包括洪水与旱情灾情监控与预报制度、洪水防御方案制度、库容调度方案制度、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制度、洪水风险管理制度、防洪和抗旱调水预案制度。
  省民建建议,加强湖北沿江地区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实现水资源保护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具体对策包括: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实行长江流域水环境的综合管理;以节水为重点,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调整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内城市的水价改革,建立节约用水的价格促进机制;探索建立长江流域水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沿江地区湖泊资源的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能力建设;实行节水教育。
  省民进建议,加强长江沿线湿地保护,促进生态旅游健康发展。要加强对湿地旅游资源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实施整体营销策略;加大湿地保护力度,建立不同级别的保护区;遵循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和湿地旅游产业链;多渠道筹措资金,以适应湖北湿地保护和旅游发展的需要。
  发挥“黄金水道”优势
  省政协常委王镭提出,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加快长江航运建设。建议省委、省政府引导冶金、化工、汽车、建材等原材料消耗大的主导产业沿长江及汉江进行布局,实现与水运能力良性互动;尽快完善省内港口总体规划,加强货主码头的综合管理,提倡鼓励港口投资多元化;争取国家投资加快长江中游航道整治,并通过体制创新创造良好的航运投资环境;尽快推进船型标准化,制定航运企业优惠政策,调控优化运力结构,推动船舶运力发展。
  省民盟提出,要高度重视发展长江航运,促进水资源综合利用。实施沿江综合开发,完善沿江产业布局,大力开发临港工业带,建设一批临港工业区,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大航道整治建设力度,解决长江中游瓶颈河段通航问题,加快湖北省内支流航道治理;加强港口、船舶等配套设施建设,突出主要港口在长江水运中的骨干地位,逐步淘汰船型差、吨位小、性能差的船舶;加快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搜救能力建设,提高人命救助的专业保障能力。
  省台盟认为,当前湖北内河航运存在船舶运力发展总量不足、港航企业规模整体偏小、运输组织方式陈旧等六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建议出台内河航运倾斜性的发展政策;以内河航运为重点,推进综合运输一体化;积极推进港、航、货联动发展;进一步规范航运市场;加强新船型研发等科技创新;加强内河航运信息化建设。
  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省民革建议,在国家增加长江航道建设投资的基础上,加大项目储备和沟通协调力度,尽快改善中游航道相对落后的基础设施状况;大力推进《航道法》的立法进程,健全航道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坚决杜绝航道内非法采砂行为;加强长江航道建设的综合协调,建立省部、省市间的沟通协调机制,形成合力。
  鄂州市政协建议,以武汉新港建设为契机,完善湖北长江沿线港口总体规划,形成“合理分工、各有侧重,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现代化沿江港群;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沿江港口;积极构建物流基础平台,发挥物流运营商在仓储物流发展中的主体作用,建设保税仓储物流园区;建立多元投资模式,拓展港口建设资金来源渠道。
  咸宁市政协建议,科学制定沿江地区以水运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以武汉新港建设为契机,加快沿江地区港口建设;加大沿江地区重点交通项目建设支持力度;通过税费改革和交通管理缓解疏港交通压力;进一步加强运输网络建设,提高运输集散能力;加快运输工具结构调整,提高运输能力;促进和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提高货物运输组织能力;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
 构建沿江优势产业集群 
  省政协常委岳传才提出,着力构建沿江十大优势产业集群带:武汉至黄石段重点打造冶金、汽车、船舶、重型装备、高新技术、物流等六大产业;武汉至荆州段重点打造石化、轻纺等两大产业;荆州至宜昌段重点打造电力、旅游等两大产业。建议加大沿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打破区划谋求联动发展;处理好沿江主要城市之间的关系;配套对接,拓展延伸产业链条;整合力量,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化服务,构造产业发展的新平台;加强协调,促进产业集群又好又快发展;循环增值,推进产业科学发展。
  省致公党建议,加大政策扶持和规划引导,支持湖北长江经济带先进制造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武汉市场的辐射作用,推动沿江地区市场一体化建设;以大耗水、大运量的冶金、石化两大基础原材料工业和汽车、船舶、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为重点,全面提升湖北长江经济带制造业的产业层次和综合竞争能力。要注重大力推行品牌战略,发展节约型经济,多角度推进制造业信息化。
  省政协经济委员会认为,将船舶工业作为发展沿江先进制造业的一个重要抓手,对促进沿江地区制造业发展、提升产业层次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当前,要根据我省船舶工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和优势,科学制定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加强对船舶工业的组织管理;强化对船舶行业发展的服务和引导;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积极支持船舶工业技术创新。
  省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建议发展湖北长江经济带现代物流业。建立沿江现代物流产业示范区,高标准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切实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力度;加快培育现代物流市场主体,不断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对接,加快实施通关一体化战略;构建公共物流信息系统平台,加大现代物流业人才培养;研究制定统一的物流技术标准,促进现代物流一体化;建立跨部门的综合协调机构,健全现代物流服务管理体系。
  省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就发展湖北长江经济带农产品加工业提出建议,建立统一协调的农产品加工业领导体制并加强责任考核;设立一定规模的发展基金;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企业集群式发展;出台支持开展科技创新的优惠政策;切实改善服务环境。
  省工商联建议,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发展湖北长江经济带生物医药产业。建议由政府牵头率先在沿江市州建立“新药研究公共试验室”,吸引新药的研发、注册、检验等机构汇集;采取股权投资方式,帮助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创新药品研究,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和投入;协调一类新药等创新药物进入医保;统一相关企业的税收政策,减轻企业税负。对企业来说,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创新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因地制宜寻找突破口
  武汉市政协提出,发挥自主创新示范区带动作用,促进长江流域武汉段经济发展。依托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示范效用,带动长江武汉段的体制机制创新和技术创新,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高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先进制造业的发展,使武汉成为湖北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战略高地,成为长江中游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
  省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就支持宜荆段优先发展提出建议:高起点制定宜荆段开放开发专项规划,推动资源共享、区域分工与合作;制定综合配套政策支持宜荆段优先发展,在金融、财政、城市发展、农业、土地等政策方面倾斜;比照仙洪实验区的做法,建立支持宜荆段优先发展的协调工作机制;将宜荆段沿江基础设施项目优先纳入省“十二五”规划和湖北长江经济带、鄂西圈规划;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在开放开发中加大“两型社会”建设力度。
  宜昌市政协提出建设宜昌三峡航运枢纽。其功能定位为:建设成翻坝转运、船舶转载的重要基地,形成承接东西、辐射西南西北重要的集装箱、滚装船、大宗散货和旅游中转、集散重要港口,中国腹地江海连接的重要通道,逐步形成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为此,要加快港口建设和航道整治,进一步增强航运综合能力;重点建设集装箱、汽车滚装和旅游客运系统;完善保障系统,进一步增强航运集聚能力。
  荆州市政协提出荆州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工作重点:建立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完善开放开发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打造荆州组合港,完善公路大网络,建设铁路大动脉,畅通水上大通道,加强过江通道建设;积极培植现代产业聚集区,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及精深加工区、先进制造业密集区、现代商贸物流区和历史文化旅游示范区;积极培育沿江城市群。
  省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
  建议加快咸宁旅游业发展,打造成长江经济带和我省的重要旅游品牌。要在制度上加大创新力度,强化政府主导,理顺景区管理体制;在政策上加大倾斜力度,放宽用地政策,拓宽融资渠道,放宽特色项目审批;在资源上加大整合力度,整体谋划旅游发展,整体宣传推介;在项目上加大支持力度,抓紧启动一些投资规模大、支撑和带动作用强的旅游重点项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