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冷库建设速度加快

2010-7-21 1:0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范云兵
“我国去年仓储业(含邮政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1766亿元,同比增长57.5%。”日前,在北京举办的第五届中国仓储业大会上,中国仓储协会会长沈绍基介绍说,我国仓储设施的投资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外资仓储地产公司的投资趋缓;二是物流园区建设出现新高潮;三是专业性仓储设施与配送中心得到较大发展,主要体现在各类冷藏设施、农产品以及农村配送中心与医药配送中心等。
    同期发布的《中国仓储行业发展报告》也指出,根据去年中国仓储协会新的统计方法,截至2009年底,我国冷库统计总容量达到6137.39万立方米(参考储存量为1404.76万吨)。其中,公用冷库占88%;冻结物冷库为3217.43万立方米(参考储存量为965.23万吨);冷却物冷库2909.71万立方米(参考储存量为436.46万吨);超低温冷库为10.25万立方米(参考储存量为3.08万吨)。
    该报告指出,我国冷库行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政府支持力度的加大。截至目前,商务部已累计支持903家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企业的1419个项目进行了改造;扶持新增和改扩建的冷库达到270万吨,总扶持资金为20亿元。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各级政府支持改扩建25万家农家店和3000个区域配送中心。如海南省政府去年补贴资金,引导企业、农民新建田头冷库6万吨,这些冷库在瓜菜上市高峰期能起到“蓄水池”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经过冷库预冷加工,海南瓜果蔬菜能够销得更远,损失率从20%降低到5%。据统计,因为冷库的作用,海南瓜菜每年能够净增值10亿元左右。
    其次是外国冷库行业开始试水中国冷库市场。如去年7月30日,北美最大的公共冷库物流供应商普菲斯公司与大连亿达集团共同在上海临港物流园区建设的冷链储藏设施“普菲斯亿达冷链基地”正式奠基,该冷库单体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净高18米;广东太古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的新冷库也于今年3月投入使用。
    第三是大中型冷库不断新建。如三全食品公司新建的储、存量达2万吨的冷库,是目前我国速冻食品行业名列前茅的自动化立体冷库;武汉白沙洲冷链食品市场第一期冷库的容积为25.2万立方米。
    此外,冷库的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去年研发出的“活体冰温贮藏技术”,使新鲜农产品保存2~3个月依然新鲜如初。空气融霜系统、变频技术等先进技术也不断应用。
    报告同时指出,随着我国易腐食品销量的增长,冷库今后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尤其是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同时,我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冷库的保有量仅仅占全国冷库保有量的42.8%。而随着各地物流规划的出台和实施,作为冷链物流的中心环节和核心设施,冷库建设将在西部地区,以及二、三线城市得到较快发展。
    但是,沈绍基也提醒说,虽然目前我国冷库市场供不应求,但不管是通用仓库还是专业仓库,都应该立足各区域内的具体要求合理规划,不能“跟风”建设,要实事求是。“冷库的加快建设是有要求的,但在一个点建设几十万吨的冷库,就标榜这个第一、那个最大,我们认为一定要慎重。”沈绍基说。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