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下的钢铁流通格局之变

2010-6-9 0:3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蔡进
    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即将开始之年。对我国来讲,目前基于高能耗、高污染以投资为主导的拉动经济增长模式,值得反思,也将是不可持续的。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环境下,整个钢铁市场流通格局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目前,要从四个方面把握这种变化。
增长格局:放缓并转型
    从钢铁流通市场的增长格局来看,过去及目前的高速增长格局,将会不可持续,今后将进入“后扩张期”。所谓“后扩张期”,其特点是: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产业还会扩张,但是其增长速度会明显地逐年放慢。另一方面,是在扩张中,整个流通市场的经营方式会出现转型,用以往靠规模扩张来赚取利润的模式来推动企业、市场、产业的发展已经不可能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这将是钢铁经销商必须要关注的战略问题,既是对现有经营模式的挑战,也是转变经营方式的一个机遇,不仅企业要转型,产业、市场也要转型。至于后扩张期何时到来,目前业内估计中国钢材产量的饱和量在7亿~8亿吨,如果按照现在超过20%的产量增长速度计算,2~3年时间就达到饱和了。
  
   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环境下,整个钢铁市场流通格局也会相应发生变化。目前,要从钢铁市场的增长格局、流通格局、流通企业的分化和经营方式这四个方面把握这种变化。
流通格局:生产企业势微
    今后,在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的博弈中,流通企业的主导地位会越来越明显,这也是和增长格局变化相对应的。在以往产业高速增长的时候,自然是生产企业占主导地位,所以其话语权就强,但在产能达到饱和后,地位将逐渐衰弱。
    这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基础建设,再过5年,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干线铁路的建设,就比较完备了,到2013年,我们总铁路里程数将和美国一样,届时,流通企业的主导地位会越来越突出。目前我们统计,在整个钢铁贸易量中,由流通企业所经营的约占68%,今后其比重不会减少,而且会越来越增强。不是说钢铁生产企业不能直销,一些大企业、大项目或者国家重点工程,完全应该由生产企业去直销,但钢铁行业毕竟是一个由千家万户的客户构成的庞大市场,其中的生产、加工企业要做到个性化的配送和经销,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流通环节,在国外的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企业格局:分化明显
    流通企业在整体规模上升的同时,分化比较明显。从统计来看,目前钢铁流通企业分成四个集团军:一是经营额上千亿元的企业,包括浙江物产、天津物产等五家;二是300亿元以上的,有十几家,如上海百联,安徽徽商集团等;三是100亿元以上的,有几十家,大都是民营企业;第四个就是100亿元以下的众多中小企业。虽然他们都在发展,但是分化比较明显,在市场资源配置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不一样。
    虽然在分化,但是我觉得作为钢铁经销商来说,一定要有一个怎样把企业做大、做强、做优的战略思想。作为流通企业,一定要做大,否则其资源配置能力就弱,市场占有份额就小,很难被社会、政府、市场、用户认可。钢铁界的日本企业美达王,最辉煌时有四千万吨的经营量,从全球采购,向全球销售。企业做大了才有社会地位,才有资源配置能力。二是要做强,无论企业多大规模,一千亿元也好,利润二十亿元也好,背后一定要有能推动其做强的支撑体系,也就是经营模式,就像沃尔玛连锁模式、麦当劳标准化生产一样,必须要形成他人很难竞争的经营模式,而不是简单的买与卖,否则做大了也占不住脚。而做强的根本就是不断探索创新自己的经营模式,不仅是大企业,就是规模10亿元的民营企业也应该考虑这个问题,否则很容易被淘汰。三是实现自己做优的目标,其中最基本的是企业的效益、利润率高。现在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平均利润率不到2%,所以做优的目标很重要,而更长远的则是做出品牌、企业文化,做出企业标准让大家都跟着来做,当然,这也是比较难一些的目标。
经营格局:模式多样化
    过去的钢贸企业的经营方式是简单的一买一卖,现在则是多种方式。
    一是物流和供应链的方式。流通企业对生产厂家的铁矿石、焦炭、带钢等产品的物流服务都去做,钢铁企业只负责生产,其原料、产品纳入流通企业的服务网络,目前很多企业在这样做,当然,这种模式需要以企业和银行建立密切关系为前提条件。
    二是延长企业自身的产业链。其中有“贸易+物流”的方式,也有“贸易+物流+金融”的方式,很多以仓储为主的物资企业,围绕仓储业务,做一些金融业务,这是正在发展中的新模式,叫做供应链金融,大企业可做,小一点的企业也可以做。另外就是“贸易+流通加工”模式,这更为广泛,特别是和最终客户联系比较密切的经销商,做这种模式更是如鱼得水,这是钢铁供应链所必须要有的流通加工环节,也是今后在转变经营方式时将会普遍遇到的。原来都是比较初级的裁板材、截线材,现在则开始走向高端化了,像中铁物资集团、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等,对精密度很高的铁路材料都可以加工。
    经营方式变化的第三方面是现货和中远期合同的电子交易。这在国外是没有的,对于经销商来说,不但可以做,而且对于价格预期等方面也非常有帮助,其中怎样和企业的实际业务结合起来,是需要思考的重要方面。
    (本报记者蔡放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