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热血筑就“中巴友谊路”
2010-6-20 15:0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1969年的夏天,18名瑞安籍青年奉命出发,行程数千公里,越过喀喇昆仑山边防站,跨出国门,参加建设了从中国边界至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谊公路。当年出于国际形势及政治因素,我国援建这条公路是保密的,直到近几年媒体的追踪报道慢慢揭开了神秘面纱。日前,他们其中的13位相聚瑞安,共同回望激情岁月,讲述在异国他乡肩负援外任务的那段难忘记忆。
40年已过,当年的小伙如今已是两鬓渐白的老人。18位中的大部分人已回到家乡,仍有少数人在新疆等西北地区生活工作。当他们相聚时,凝视当年回国留念的照片,看到还保留印有国徽的服装及荣誉证书,心潮澎湃。重温当年的峥嵘岁月,缅怀牺牲的战友,用鲜血、生命铸成的中巴友谊公路至今令他们魂牵梦萦。
一份电报
年轻战士报名援外任务
“我们要为国赴巴修路,去报名吗?”1969年的夏天,朱昌弟刚从新疆建设兵团回到瑞安老家探亲,就接到了同乡战友王光宙的加急电报。
这份简短的电报让朱昌弟热血澎湃,他不顾家里老人的反对,偷偷地叫战友给他报了名,强烈要求参加这次光荣的革命任务。第三天,他借口部队有紧急任务,打起行囊,赶回新疆兵团。“我们就是凭着对祖国的热爱,对革命任务不怕牺牲,一切为了国家。”回想当年报名参加援外任务的情景,朱昌弟依然满怀激情。
18名瑞安籍青年分两批奔赴巴基斯坦,当年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才18岁,最大的也就21岁。“我们坐军车走了7天,才到达喀喇昆仑山筑路指挥部。”王光宙记得当年他们坐的军车是没有篷布遮盖的,刮风下雨,无处遮挡,每个人就坐在自己的行军包上,风雨兼程。
天刚蒙蒙亮,车队就出发了。中午时分,大家就蹲在车上啃压缩饼干,车队只管继续赶路。恶劣的山路,颠簸得每个人的骨头都“发抖”,一天下来,个个累得直不起腰。晚上天黑了,汽车开到不好走路,才到兵站上睡一宿,天刚亮,又拉着队伍上路了。
从新疆出发,行程数千公里,他们越过喀喇昆仑山海拔5000米的洪其拉普山口的边防检查站,跨出国门,终于到达了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地区。
当年参加建设的18名瑞安知青都是1966年支边新疆的,1969年又参加援外修路,他们分别是王光宙、李瑞海、杨冷双、朱昌弟、梁寿康、陈锦平、孙碎康、郑金荣、缪锡强、周光松、陈增娒、林小龙、林进兴、杜胜治、吴万海、黄银林、黄朝桢、黄志勇。其中大部分人在任务最艰巨的工程三大队、桥梁大队工作。
冰川洪流
阻挡不了筑路部队前行
山顶是雪山冰川,山下是激流险谷。他们在昆仑雪山冰川地带修筑的公路,跨越海拔在4000米以上,沿着山势陡峭形成深度切割状的印度河上游的大峡谷的一侧悬崖峭壁上开凿公路、架筑桥梁。
“勇气是闯出来的,胆子是逼出来的,”当年的筑路情景让他们至今感慨万分。
1969年夏天,他们刚到筑路指挥部不久,就爆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水。雪山冰川融化汇集河谷,山洪咆哮翻滚。冰川洪流彻底冲毁了原来修筑好的运输便道,沿路各施工营地变成一个个孤岛,断缺粮食、物资,筑路部队陷入了极端的困境。
梁寿康、缪锡强、黄银林所在的工程三大队八中队施工地段几乎全是悬崖绝壁。施工人行便道的开凿是用绳索将人吊在半空,抡大锤、砸钢钎一寸一寸凿出来的。山体炸出的路基呈老虎嘴形状,建成的公路上方是岩石顶,一侧是悬崖,极其险要,后人乘车路过时无不感叹工程之艰巨。
“人走在五十米长的荡桥上,左右摇晃,下面是洪水翻腾的深谷,眼睛不能往下看,每次走过吊桥都是一身的冷汗。”梁寿康这样叙述当年走吊桥抢修的情景。他们所在的工程三大队承担着公路建设的险恶地段,沿线数十公里都是高山石崖、冰川绝壁,又是泥石流、雪崩常发生地,地理环境极为恶劣。战友们相互鼓励、相互关照,早起晚归去前方十公里外的转运站背物资,分段转运、传递,就这样度过最艰难的日子。
他们回忆,当年施工机械单一落后,每个中队只配备一台推土机,一台空压机及为数不多的丰镐、凿岩机。大部分工作是靠战士们抡大锤、钢钎砸石、双手搬运完成的。“我们用双手搬运、杆撬、手推车装运,工地上插满了红旗,人流涌动,真是现代愚公移山的真实写照。”
两年筑路
经历无数次生死考验
从1969年至1971年,他们经历了洪水、雪崩、泥石流、塌方等无数次生死考验。“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争取胜利。”当年两百人一起高呼口号,昆仑山为之动容,洪扎河为之哭泣。
事隔四十年,这帮当年的战友们回忆当时的情景,仍然催人泪下。
1970年3月的一天,李瑞海、陈锦平、王光宙等所在的工程三大队三中队施工现场,突发大面积岩石塌方,虽然报警哨响后,大部分逃离险区,但仍有数人被砸,一人罹难,一人重伤。
塌方尚未完全停止,他们又冒着生命危险冲上去,一边呼唤战友的名字,一边用双手挖出被埋伤员,连夜用担架送往医院抢救。
战友的牺牲,使全中队陷入深深的悲痛,各班队纷纷集合在中队部门前列队立誓,塌方面前决不低头,纷纷要求到最危险的地段施工。
陈锦平说,由于经常发生泥石流、山体塌方。山体高处稍有风吹流石,小石击大石往下滚动就会发生泥石流。冰雪融化也易造成松散山坡塌方,山崖放炮炸石,松动崖石也会经常发生塌方。往往刚整理出来的路基转眼被淹没。冬季常发生雪崩,风吹石动,山顶雪团极易往下滚落,雪球夹着乱石,泥沙越滚越大,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产生巨大气浪。能把路基上重达数吨的推土机抛向空中,又重重摔下河谷。这样恶劣的自然灾害夺走了战友宝贵的生命。
参加筑路部队的大多数人都不同程度受过伤,流过血。每个人的双手都是打满血泡之后长出厚厚的老茧。碰伤、皮外伤更是家常便饭。缪锡强当年负责往山体打山洞,装炸药。他经常要爬上悬崖峭壁,每次爆破,都是一次生死考验。炮声轰隆,地动山摇,巨石飞滚,在一次施工时,他被飞出的石块砸断一条腿,至今腿骨上留有钢板。
18人安全回国
“这也是一个奇迹”
生活在异国他乡的雪山脚下,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非常艰苦,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
“这里没有休息天,每天天亮上工地,天黑回营地。工地离营区较远,午饭基本上都在工地吃。即使严寒冬天饭菜已是冰凉,大家仍吃得很香。”杨冷双回忆当时终年吃不上新鲜的蔬菜,一年四季只能吃蔬菜罐头、梅干菜、肉罐头。由于缺乏营养,高山缺氧,繁重的体力劳动,许多人都患上头痛头晕,指甲发白。但没有人叫苦,没有人躺下。
“无论春夏秋冬他们都住在帐篷里,冬天的严寒是最漫长的,每个班十几个人挤在一个帐篷,睡大通铺,一个紧挨一个,靠一个小小的煤炉取暖。多少个寒冬夜晚,多少次冻醒,多少次梦中回故乡,多少次梦见与亲人团聚。”
那个年代参加援外建设人员待遇相当低,在国外是每人每月15元的津贴。大部分人员在国内原单位的工资在三四十元左右,只是大家都很知足,没有太多的物质追求,有的只是高度的政治觉悟,扛着红旗前进,无怨无悔。18名瑞安青年以他们对党和国家的忠诚及勇敢精神,都获得了“五好员工”的称号。朱昌弟冒着零下二十多度的严寒跳入冰河抢救落水战友荣立三等功,杨冷双当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71年2月,中巴友谊公路一期工程建成通车,一条长达160公里的昆仑山公路环绕昆仑雪山,英雄的筑路部队凯旋归国。18名战士,都安全地回国了。他们说,这也是一个奇迹,因为经历了太多的生死考验。他们在踏上新的岗位,并没有财富和过多的荣誉,唯有喀喇昆仑精神伴随他们去创造平凡、高尚的人生。
“再回首,我们为激情干杯!”当年的小伙如今已两鬓渐白,讲到动情处,他们激情满怀,意气风发。
那是个革命激情燃烧的年代,那是个红旗招展的年代,那是个信仰坚定的年代。明年,是中巴友谊公路胜利完成40周年,他们相约再聚。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