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物流行业发展分析
2010-6-19 12:5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制定,其中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食品工业是我国第一大支柱产业,随着食品工业的持续发展,食品行业对物流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
一、巨大的食品发展空间
我国各类食品的年产量达10亿吨,占世界食品总量的16%,其中肉类、水果、水产类的产量均占世界第一位。但是,目前我国的食品工业产成品每年在运输和储存方面的损失超过千亿元人民币。据统计,仅仅由于冷链食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整个物流费用就占到易腐食品成本的60%。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物流在国民经济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生产与流通的主导因素。构建我国食品行业的现代物流平台,通过变革将传统的基础物流向食品供应链现代物流转变,并逐渐使之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已成为现代食品物流行业面临的主要课题。
二、食品物流的市场发展潜力
随着食品物流需求的旺盛,2010年我国食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在不断完善。其中冷库建设发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产区以及大中城市郊区的蔬菜基地。据统计,我国商用库房面积约15000万平方米,其中冷库及冷藏库面积约为900多万平方米、冷冻冷藏能力达600多万吨,其中外资、中外合资和私营冷库冷藏冷冻能力约100万吨,国有冷库400多万吨。我国商业系统拥有果蔬储藏库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仓储能力达150多万吨,其中机械冷藏库80多万吨,普通库为70多万吨。冷库建设较快的地区集中于沿海和大城市。
目前,我国年产禽蛋近2000万吨,水果6100万吨;肉类食品厂有2500多家,年产肉类6000万吨,产量以每年5%左右的速度递增;速冻食品厂2000多家,年产量超过850万吨;冷饮业4000多家,其中具有一定规模的有200家,年产量160多万吨,产量以每年8%左右的速度递增;乳品业1500多家,产量1000万吨,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水产品产量4500万吨,每年以4%的速度递增。
三、食品物流链的发展
食品规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不断扩大,这些易腐食品均离不开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市场存在很大空间。我国的冷链物流市场需求的年增长率大约在10%,这对冷链物流的发展来说是好事,但对冷链物流行业本身也是个挑战。由于我国食品冷链起步较晚,在食品物流这一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中,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整个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75%肉类、6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存在中断现象。冷链发展的滞后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食品产业的发展。虽然食品冷链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专业人员缺乏和基础设施严重滞后,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产业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我国第三方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企业才刚刚开始兴起,发展极不成熟,绝大部分新成立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原有从事冷藏运输或仓储的企业转制而成,企业规模小,网络不健全,市场覆盖面较窄,并非完全意义上的食品冷链物流服务。
我国的食品冷链物流业市场规模不大,区域性特征较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全国性的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行业领袖。
四、中国现有冷链设施装备情况
A、汽车冷藏车辆:目前中国保温车辆约有3万辆,只是美国的1/7、日本的1/4。冷藏保温汽车占货运汽车的比例仅为0.3%左右。
B、铁路冷藏车辆:在全国总运行车辆中,冷藏车只有6900多辆,占2%,而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辆,规范的、保温式的保鲜冷藏车辆更少。
C、冷库容量:目前中国冷库总容量还很低,很多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的冷冻储藏,而且利用率不高。大多数相关的冷库企业规模小、水平低、加工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高、效益差。
食品冷链涉及的软件技术包括冷藏专业技术、信息技术(EDI、GPS、RFID)、物流技术(自动化、智能化、ASN、VMI、CRF等)、组织技术(战略联盟)。目前,我国冷链中冷藏专业技术缺乏,致使冷链成本居高不下,信息技术落后,没有建立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无法实时监控温度、传递信息、实现信息共享;物流技术落后,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低,导致作业效率不高;没有依托组织技术建立战略联盟,无法实现上下游企业互利共赚。
面对我国食品物流发展的现状以及消费者的需求,一方面,我国应该建立和完善食品冷链产业发展政策,引导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快速发展。另一方面,在政府的引导下,为加快我国食品物流产业发展,需要进一步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产业发展措施。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