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领“倍增之路”

2010-5-9 21:1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涵。以开采煤炭资源为主业的皖北煤电集团,通过实施战略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的“三轮并驱”路径,对这一转变进行了生动诠释。 
  今年一季度,皖北煤电集团依然“疾行如风”:实现营业收入47.81亿元,同比增长20.5亿元,利润1.5亿元,同比增加1.15亿元。2003年至2009年,皖北煤电走出一条独特的“倍增之路”:6年内集团销售收入增长6倍,总资产增长4.5倍。高速发展的同时,皖北煤电不断调整“突进步伐”:北进山西内蒙古、南渡淮河长江,上游“找”资源、下游“跑”物流,左手“挖”原煤、右手“精”加工……纵横捭阖之间,一家地方性煤企已经悄然凸显出在全国煤炭产业链上的“整合者”地位。
  战略创新实现“三大跨越”
  4月22日,皖北煤电集团新购置的第4艘海运货轮“华江9号”满载4.5万吨煤炭,按期抵达江苏太仓华能电厂港口,标志着这艘载重量达5万吨的海轮首航成功。目前,皖北煤电集团已经拥有4艘万吨级海运货轮,实现了近800万吨/年的煤炭营销量,并于去年底投巨资在江苏江都市建设年吞吐量达到1000万吨的港口物流园区。从生产到物流,从皖北到长三角,皖北煤电集团正在不断施展“跨越发展”的产业抱负。
  整合上下游资源,做大企业,延伸煤炭产业链,做强企业,实现跨行业发展、跨区域发展、跨所有制发展的“三大跨越”,是皖北煤电集团推动战略创新的核心“韬略”。集团董事长葛家德说,战略是方向,只有通过战略创新明确发展路径,才能抓住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来的巨大机遇。
  在跨行业发展上,公司强力介入了煤炭物流和煤化工领域。在煤炭物流领域,2003年底,组建了皖煤运销公司,2007年又创立了长江能源公司,构建起铁运、海运、江运共同发展的营销网络,目前触角已经延伸到18个省市区。在煤化工领域,2005年4月,皖北煤电出资4.36亿元并购了我省最大煤化工企业——淮化集团,着力发展煤化工,抢占行业发展的制高点。
  在跨区域发展上,2004年,皖北煤电在全省煤炭行业率先“走出去”,经过5年多的开拓,皖北煤电所拥有的72亿吨煤炭后备资源中,省外37万吨的后备资源已经超过省内的35万吨,有效打破了一直困扰集团发展的资源“瓶颈”。
  在快速扩张过程中,皖北煤电集团注重通过子公司的股权多元化,整合行业资本和社会资本,形成以国有资本为主导的跨所有制发展的格局,有效破解了国有资本“一股独大”和融资难困局。
  “三大跨越”为皖北煤电培育了三大增长极:煤、煤化工、煤炭物流,在2009年的135亿元销售收入中,煤化工与煤炭物流两大板块所实现的销售收入已经占据了近50%的份额。这让皖北煤电对未来更有底气:到2020年,皖北煤电将发展成为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企业航母”。
  管理创新拓展“三大通道”
  煤矿一个班组通常不到10人,但管好这10个人,却是一个拥有4万员工大型集团的发展支点。皖北煤电从小班组出发,制定大战略——抓好班组建设,为每一位普通员工拓展成长与成才的“新通道”,既有利于保障安全生产,也激活了发展“源动力”。1997年建成投产的任楼煤矿是皖北煤电集团的主力矿井之一,方赵林是该矿通防部的一位班队长,2009年,他因为在任楼矿各项学习任务考核中表现优秀被评为“学习之星”。任楼矿负责人表示,建设学习型班组是抓好班组建设的重要手段,每个员工每季度必须学习30个学时的安全生产、企业管理等各类知识,每个工作区和部门每周必须集中学习一次。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得任楼矿一直是皖北煤电重要的“人才摇篮”。
  通过班组建设,充分激发每一位员工的潜力与活力,让皖北煤电可以在管理创新上再进一步,导入煤矿管理新模式,拓展煤矿效益全面提升的“新通道”。36岁的李伟在五沟煤矿4月份举行的中层管理岗位竞聘中再次脱颖而出。李伟原先只是普通员工,2008年五沟煤矿建成投产后即在全集团率先推行煤矿管理新模式,所有中层管理岗位全部竞聘上岗,李伟在那次竞聘中“胜出”,由普通员工晋升为中层管理人员。目前,五沟矿已经打造了一支平均年龄仅为30多岁的精干的管理队伍,并按照“流程优化”原则大幅压缩部门设置,全矿只有17个部门,而原先同等规模的矿井往往有50多个部门。这种管理新模式随后在全集团逐步推开,3年来,皖北煤电生产矿井共精减机构90个,精减管理人员600名,精减分流富余人员7000名,内部运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管理创新激发了普通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市场意识,让员工队伍整体表现出一种在市场中进取求胜的“狠劲”。皖北煤电集团高管层告诉记者,在参与山西煤炭资源整合的过程中曾遇到诸多曲折,但正是员工队伍身上的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帮助企业“笑到最后”。无形的“管理增值”效应坚定了皖北煤电实行以“集团管控”为主导,在全集团推进管理创新的决心。通过对集团与各业务板块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构建“集团—子分公司—生产经营单位”的清晰架构,皖北煤电在强化集团管控力度的同时,最大化地激发集团各大业务板块的竞争意识与进取精神,加速向“千亿皖北煤电”目标挺进。
  科技创新锻造“三大优势”
  建厂于1958年的淮化集团厂区看上去有些“老旧”,但是位于厂区中央的流化床甲醇制丙烯工业技术装置高高耸立,颇引人注目。淮化集团董事长张俊告诉记者,这一技术填补了我国煤化工核心技术的空白,打破了国外对煤化工关键技术的垄断局面,将发展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为打破企业规模小、资源不足的发展“瓶颈”,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这已经成为皖北煤电内部的共识。
  五沟煤矿员工王凯利是皖北煤电集团首届合理化建议“金苹果”奖获得者,去年他提出的一项优化洗选煤工艺流程建议得到采纳,为集团增收1000多万元,他也因此获得10万元奖励。 2009年,皖北煤电集团共征集普通员工技术改进与创新的合理化建议21000条,创经济效益4000多万元。在科技创新中走“群众路线”,激发每一位员工创新潜能,为皖北煤电锻造了坚实的“发展优势”。
  在推动科技创新过程中,皖北煤电集团还注重与国内各方顶尖机构开展广泛合作。淮化集团的合成油催化剂项目是与中科合成油公司合作建成;流化床甲醇制丙烯试验装置是与清华大学、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合作研发建设;1月份建设的千吨级合成气制乙二醇试验装置由淮化集团与上海一家企业以及华东理工大学联合建设。以开放心态推动科技创新,让皖北煤电拥有了对高校、科研院所、合作伙伴等各方面创新要素的“聚合优势”。
  内部激发创新潜能、外部聚合创新要素,锻造了皖北煤电整合煤炭产业链的独特“竞争优势”。以目前正在着力推动产业化的煤制甲醇制丙烯项目为例,目前丙烯是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据淮化集团负责人介绍,一旦实现以煤为原料来生产丙烯,就可以实现煤炭资源8~10倍的价值增值,是安徽煤化工(淮南)基地的主导项目,这一基地依托淮化集团建设,未来将形成煤化工的六大产业链,到2020年可实现销售收入600亿元,从而确立皖北煤电在煤化工领域的“领跑”地位。
  致力推动科技创新,执着发展新型煤化工,在全新的发展轨道上,“千亿皖北煤电”的目标正在渐行渐近。(胡旭、张国文)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