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不对称”是硬伤

2010-5-30 1:3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管姹 
    国内物流业虽有长足进步,但相比制造业还处于相对滞后状态,形成一个鲜明反差。换句话说,在关联产业的结构与效率层面上,国内物流业存在着“发展不对称”的问题。 
    国内汽车制造业与汽车物流业的“发展不对称”就是一个突出典型。国内汽车制造业发展迄今50多年,已成为我国举足轻重的产业,而国内汽车物流业正规起步才数年,迄今未成气候,形成了极不对称的“时间差”与“规模差”。有专家称,汽车制造业的高速发展为国内汽车物流业带来成倍增长的空间。此言非虚。但换个角度看,这个“空间”实际上存在着“发展不对称”的巨大“落差”,那就是中国汽车物流业在世界上还远远排不上号。 
    国内汽车物流业的“发展不对称”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对此,业界行家专家已多有论述,归纳起来主要集中在“企业内部物流”与“外包物流”的结构与效率跟不上汽车制造业的发展步伐。 
    目前,“企业内部物流”是国内汽车物流的主要模式,即从汽车原材料、零部件、辅料的采购,到汽车生产与产品销售都由汽车制造企业包揽。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这是由传统的“产供销一条龙”管理模式“进化”而来的自营物流,尽管注入了一些现代管理元素,但缺乏现代物流系统整合,呈现的是“加法效应”,因此加重了“管理负担”,不少企业日渐感受到了“成本之累”。 
    “外包物流”主要指“第三方物流”,目前只是国内汽车物流的辅助模式,国内汽车制造企业正是基于成本考虑,把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承接汽车物流尚处于“幼稚状态”,大多数企业还只是被动地按照汽车制造厂商的指令和要求,从事单一功能的运输和仓储,很少能提供物流策划、组织及深入到企业生产领域进行供应链的全过程管理,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很少。 
    在上述两种模式的基础上,国内一些汽车制造企业与国内或国外知名的运输物流企业合资合作,组建作为本企业旗下子公司的汽车物流公司。这可以看作“企业内部物流”与“外包物流”相结合的产物。由于国内汽车物流在整体结构上是离散的、分割的,加上其他种种局限,这种结合往往颇难形成“优势互补效应”。问题在于汽车物流业落后于汽车制造业的“发展不对称”,已造成“两业结构不对称”的结构性矛盾,这是一种硬伤。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