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涅槃 辉煌重生

2010-5-13 16:50: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0年5月5日至8日,四川省在地震灾区所在地召开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以这一特殊形式纪念“5·12”汶川特大地震两周年。历时四天,行程近千里的现场考察和交流,各地灾后恢复重建的新面貌、新风采、新局面,使与会代表大开眼界,震憾人心。 
  截至今年1月底,四川纳入国家重建总体规划的29704个项目,已开工28186个,占项目总数的94.89%。其中完工项目21944个,占调整后重建任务的73.88%。累计完成投资6145.75亿元,占调整后规划总投资的65.48%。而在此次现场会召开之际,这些数据又不同程度地刷新! 
  实践证明:在党中央的坚强指挥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四川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推进“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任务,取得了瞩目业绩,向世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四川速度” 举世瞩目 
  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四川灾区530万户约1,200万人无家可归,其中175万户灾民房屋需要全部重建,355万户的必须维修才可继续使用,灾后重建任务空前繁重。 
  按照中央关于“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要求,四川坚持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全省中心工作抓紧抓实,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全省39个重灾和极重灾县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2009年前三季度灾区生产总值平均增长14.9%,灾区基本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达到灾前水平。民生项目重建的进度和效果尤其好,受灾农户已在永久性住房过上新年,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在今年“5.12”前基本完成,灾区学生今年春季开学已全部告别板房校舍。四川省在加快灾后重建进度的同时,高度重视提高重建质量和水平,特别要求注重风貌打造和功能完善,灾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四川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取得了灾后恢复重建的决定性胜利。 
  “西部高地” 正在崛起 
  目前四川省已累计开工交通通信、邮政、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项目1358个,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8.76%,累计完成投资1081.21亿元,占恢复重建规划投资的40.14%。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重大部署,已经全面起步提速,西部经济高地正在崛起。 
  建设西部综合交通枢纽骨干框架已经奠定。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后,将基本奠定支撑四川长远发展的交通格局,基本完成四川交通建设的百年使命,基本形成四川在全国铁路“八纵八横”、高速公路”“五纵七横”中的应有地位,基本确立了四川经济发展在西部地区的高地优势。经过连续两年的集中开工建设,四川省铁路和高速公路双双出现“在建里程超过通车里程” 
  的建设高峰。2010年在建铁路将达到18条,线路总里程3,358公里,基本上在现有通车里程上翻了一番。全省高速公路在建达到24条,总里程3,020公里,超过现有通车里程近800公里。 
  截至4月30日,国省干线和重要经济干线恢复重建工作进展良好:总计88个项目已完工45个;总投资305.7亿元,已累计完成160.95亿元;总计4847.8公里,已完成路基工程3814.9公里、路面工程2637公里。除震中地区的重点、难点项目正在加紧攻坚外,灾区原有干线公路的恢复重建已经完成,路况水平均达到或超过原来水平。 
  实施“7+3”产业发展规划成效大显。水电、天然气、钒钛等战略资源开发力度加大,汽车、电子、油气化工、新材料等一批大型项目开工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支撑各地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新增长点。农业基础设施和综合能力建设大大加强,启动实施新增1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国家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建设工程和 “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工程”。亭子口大型水利工程去年开工,武都、二郎庙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加快建设;今年争取开工大中型水利工程17处,力争平均每季度有1个大型工程开工,每月有1个中型工程开工。 
  “民生工程”浓墨重彩 
  在灾后恢复重建阶段,四川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保证质量、科学重建”的原则,成效显著。 
  城乡住房重建规划投资完成92.70%。截至2010年1月31日,全省270个城乡住房项目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076.81亿元。其中永久性农房开工148.49万户,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9%,其中已完工145.6万户,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8%,永久性城镇住房开工25.39万户,占恢复重建任务的98%,其中已完工19.81万户,占恢复重建任务的76%。 
  城乡社会福利恢复重建硕果累累。累计开工建设学校2998所,完工2372所,累计开工医疗卫生项目1837个,完工1148个,帮助158.03万户因灾失地人员实现就业。1449名“三孤”人员:孤老635人,孤儿630人,孤残184人中,通过社会福利机构集中安置267人,分散安置1182人,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农村公路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截至4月30日,已开工26731.4公里,完成投资214.5亿元,占总投资的96.5%,农村公路恢复重建任务基本完成。此外,利用亚行贷款修建灾区3542公里农村断头公路项目正加紧推进,将实现灾区乡乡通油路、95%的建制村通公路的目标。 
  此外,四川还把人文关怀放在重要位置,通过实施心理康复工程和文化抚慰工程,抓好灾区人民群众的精神家园重建。 
  经济增速 攀创新高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渐显,震后加快回升的四川经济遭遇快速下滑的压力。四川省委、省政府科学分析形势,强调“救经济如同抢险救灾”,鲜明确立“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全省经济工作基调,突出抓扩大投资和工业回升两个重点,不仅灾后重建成效显著,而且全省经济成功实现快速企稳回升、向好发展。经济增速创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历史新高。 
  去年一季度全省经济先于全国触底回升,增速逐季加快,全年GDP达到14151.3亿元,增长14.5%,增速居全国第四位,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经济总量目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174.2亿元,增长2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1%,居全国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1.2%,居全国第4位。在外需急剧萎缩的情况下,进出口实现逆势上扬,增长9.6%,进出口、出口、进口三项指标是全国唯一均保持正增长的省份;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明显扩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发展速度较快,发展质量和效益明显改善。 
  开放合作 谱写新篇 
  在灾后重建进程中,四川省委大力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提出变“天府之国”为“天府之域”。 打好“资源牌”、“重建牌”、“西部牌”,大力招商引资、招大引强。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等亲自带队到沿海发达省市和港澳地区开展感恩招商活动。同时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化和提升了发展环境,承接产业转移收获多多,全方位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2009年,四川引进国内省外资金4,063.7亿元,增长35.5%;实际利用外资41.3亿美元,增长23.5%。同年举办的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盛况空前,共计签约投资项目1,146个,投资总额4,705亿元。四川省作为国内外客商投资西部首选地的地位进一步提升,标志着四川进入充分开放合作的新阶段。 
  在灾后恢复重建中,四川省还把深入推进对口支援工作作为国内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加强协调,搞好服务,加快援建项目进度。积极推进对口援建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在干部挂职、教师医生互派以及人才委托培训等方面与援建省市加强交流,在产业投资、商务贸易、旅游协作、劳务开发等领域加强合作,探索建立互利共赢长期合作机制。 
  “凤凰涅槃,辉煌重生”,四川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期间,刘奇葆深有感触地说:穿越灾难,坚强奋起,靠的是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各级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的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他同时强调:2010年,是我省灾后恢复重建“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决胜之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奠基“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不可懈怠,任重道远。 
  按照中央“力争在两年内基本完成原定三年的目标任务”的要求,2010年,四川灾后恢复重建将完成投资和项目将达90%以上。北川、青川、汶川县城和映秀、汉旺镇建成基本框架、形成基本功能,其它33个城镇基本完成重建主体任务。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