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业乱象解读:纷争与博弈

2010-5-11 1:0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0年春天的钢材市场纷繁复杂,原材料价格上涨,钢材价格上涨,库存也在上涨,“乱花渐欲迷人眼”。
    在复杂的市场形势下,钢材流通商与钢铁生产企业又展开了一场新的博弈,钢厂为避风险凭借资源优势延迟销售,流通商对此不满,但只能无奈接受,双方又陷入了一场难解难分的博弈与纷争之中。
    钢材市场后期走势如何?市场人士判断不一,在市场愈发多变、难以琢磨的形势下,钢厂与贸易商这一对既对立又统一的利益共同体,应怎样共御市场风险,实现双方的利益共享、互利共赢是业内关注的话题。
    从本期开始,我们将推出“钢铁业风险解析系列报道”,以纷争与博弈、踌躇与选择、思考与发展、光荣与梦想等为题,对钢材流通商与钢铁生产企业应如何共御市场风险、实现互利共赢进行深入的探讨,以期对业内有所帮助。
    2010年春天的钢材市场,像天气一样让人越来越看不懂,各种因素的多变引起业内的关注:铁矿石价格一天一变,煤炭、焦炭价格水涨船高,钢材价格更是一天三个价。“钢材价格形成了钢贸商头上的堰塞湖,随时有泄下来的危险,今年的钢材市场变数越来越大。”
    在钢材市场多变的情形下,钢厂与贸易商这一对欢喜冤家又展开了一场新一轮的博弈:市场价格高企,钢厂延迟交货,以实现利益最大化;流通商货卖出去了却交不到用户手中,货到了价格又涨了,流通商受制于钢厂的局面越发突出。
    现在,市场上的价格一天三变,原材料价格水涨船高,为了化解风险,我们只能延迟销售。
    ——钢材生产企业老板如是说。
    上个月订的货下个月才发过来,但是发来的货价格又涨了,用户订的是原先的价格,买到的却是涨价以后的货,用户的意见很大,我们一点办法也没有。
    ——钢材流通企业老板如是说。
流通商:遭遇“延迟销售”潜规则
“钢材不好卖时钢厂硬往你手里塞,好卖时又迟迟不给你货,这就是钢老大。”流通商对此极为无奈。
    经销商老张这两天格外烦恼,跟钢厂订的货迟迟到不了,钱已经打到钢厂了,用户天天来电话催货,吓得老张看见电话头就发麻。“用户把钱已经给我们了,等着拉货,钢厂一天拖一天,就是不给货,用户们都等急了,钢厂不按时交货,弄得我们没法跟用户交代。”“现在市场上钢材价格一天三变,原材料价格也涨得没了谱,为了降低成本压力化解风险,我们也只能延迟销售。”在一家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车间里,企业老板老魏对现代物流报记者说。
    行业内,像老魏这样的生产企业不在少数,记者了解到,在目前的市场形势下,“延迟销售”已经成为行业内的潜规则。
    老魏告诉记者,之所以延迟销售放缓发货,就是因为现在原材料价格琢磨不定,比如矿石、煤炭价格有时一天就有两个价,刚把货发出去价格就涨了,再进来的材料是高价的,但成品市场价却不能马上跟上去,“市场涨价赶不上原材料涨价,钢厂不延迟销货就干赔材料和工钱”。
    放缓发货主要是为了自保,“市场随时可能出现价格倒挂,货发早了后面原材料的价格亏空就没法弥补了。”老魏皱着眉头说。“我们跟生产企业订的货,一个月的订货量是一万吨,他们只发七千多吨,剩下的下个月再发,但是下个月发过来的货价格又涨了,用户根本没法接受这个涨价,我们的生意简直是没法做。”河北沧州一家销售钢管的企业副总李先生对现代物流报记者说。
    记者了解到,钢厂的价格是每个月月底24、25号下来,流通商这个月代理销售钢材只能按现行价格销售,等钢厂的价格通知下来后,货已经销出去了,而后来的价格“往往很高”,流通商只能无奈接受。
    让流通商雪上加霜的不仅是迟到的价格通知,还有迟到的订货。“上个月的货下个月才发过来,但是发来的货价格又涨了,用户订的是原先的价格,但是到的货是涨价以后的货,用户根本不能接受,我们现在的处境很尴尬,但一点办法也没有。”
    从年初到现在,钢材价格已经涨了六七百元了。”一钢贸商对记者说,钢厂从价格上涨后就没按时给流通商交过货,流通商的地位越来越被动。
    市场价格的上涨,让产与销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短期内,成本对钢价的推动作用已经有限,过高的价格必然加大价格下行的风险。生产企业和流通商家应该更多关注市场变化,谨慎操作、降低风险。
    ——钢铁业内流通专家如是说。
    第一季度,我国钢铁业整体回升向好的势头进一步发展,但全行业运行中仍面临国内市场供大于求、全球钢材市场供大于需、国内钢企生产成本上升压力巨大等三大突出矛盾。——中钢协通报分析。
高价位高库存下的风险积聚
“短期来看,成本对于钢材价格的推动作用已经有限,过高的价格必然加大价格下行的风险。下一步流通商应该更多地倾向于谨慎出货、降低风险。”在市场上采访时,钢材流通商王先生对记者说。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目前一部分钢材流通商还有大量的存货,因为看好后期市场的价格走势,而且也想再赌一把。“虽然钢价一直在上涨,但销量并没有明显地实质性放大。”市场上也有不同的声音,钢材流通商李先生对记者说,目前的交易量上升,有些只是在流通商之间进行交易,“一部分库存积压在贸易商的手上”。“现在钢厂有一部分库存,流通商手里也有一定量的库存,市场的风险在累积,后期市场需求能不能大量释放是个关键。”
    记者看到了一份中钢协统计数据,进入今年以来,全国20个主要城市5个品种钢材的社会库存呈不断上升状态;3月末,钢材社会库存达1073.75万吨,比年初的798.75万吨,增加了275万吨,增长34.43%。“目前,这种钢材社会库存和国内市场价格同时上升的状况,有国内市场需求高增长的因素,同时也说明受钢铁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特别是国际市场铁矿石大幅度涨价的预期,市场寄希望于钢材价格进一步上涨,以获取盈利。”中钢协相关人士提醒业内,这种社会库存和钢价同时上涨的局面是脆弱的,不稳定,也很难保持下去。“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钢企与流通商的合作共赢显得日趋重要。”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多次强调。“面对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不断创新高,争夺下游用户的控制权,对于钢铁生产和流通企业就十分关键。”行业资深分析师马忠普说,“终端渠道的稳定是生产和流通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体现,也是市场成熟的表现。”
    钢材流通商与钢铁生产企业的博弈与纷争还在继续和纠结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