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推进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

2010-5-10 11:4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目前,贵州省有初具规模的工业园区63个,初步形成了一些以核心企业为主体,产业特色鲜明、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的园区。但经济总量小、工业结构矛盾突出,轻重工业不协调,集约程度低是贵州工业园区的普遍问题。贵州省经信委主任班程农指出,要积极推进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 
“依托主体企业,向有一定关联度的产业延伸,是我这次参观的收获。”在日前召开的全省首次工业园区会议期间,参观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时,参会的牛来香董事长孙金波对记者说。 
据悉,这是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建以来,组织召开的首次全省工业园区工作会议。会议的任务是交流工业园区发展和建设的经验,分析工业园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讨贵州“十二五”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努力提高贵州工业园区发展水平,加快贵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步伐。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省委、省政府、省政协、省直有关部门相关负责人,各地州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37个工业园区的负责人、企业及部分科研院所。 
    推进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 
省经信委主任班程农指出,积极推进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聚集。结合快速铁路系统和高速公路体系建设,搞好工业园区内部交通组织对外交通联络,提高工业园区物流效率。加强园区配套设施建设,降低企业生产运行成本,增强园区企业市场竞争力,同时促进污染集中有效处理。 
目前,贵州省有粗具规模的工业园区63个。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贵阳国家高新区,是贵州省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园区。据贵阳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康克岩介绍,截至目前,全区共有企业1891家,其中,外资企业19家,上市公司10家,占全省上市公司的58.8%;高新技术企业30家,占到全省的54%。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与医药为主的四大产业,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长率均在30%以上。 
康克岩表示,今年,贵阳高新区突出“两手抓”,即一手抓金阳园区的成长型企业培育,一手抓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目前金阳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5家,今年高峰石油和朗玛科技即将在7月和12月陆续上市。同时加大了对长通电器、泛特尔、成智重工、航宇等园区骨干企业的技术改造投入。瞄准贵州输配线、电站建设、电器设备市场,加快引进许继集团对长通、永青和振华电器实施整合,力争用2年时间实现销售50亿元目标。 
贵阳市工信委副主任唐振江表示,在2009年6月贵阳市召开的全市振兴工业经济大会上,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将加快推进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作为促进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在全市范围内重点规划建设九大工业园区。将其建成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承载能力强的工业发展平台,为重点产业招商引资和优势产业的培育发展创造条件,促进工业经济规模化、积聚式发展。 
    湄潭县工业园区的资本化转化 
对于贵州第二大城市遵义,规划先行是遵义的经验。该市聘请省、市规划设计部门对工业园区的进行总体规划。以培育大的主导产品为主要目标,按照资源、产业、区位等特点,把园区建设为规模大、档次高、功能完善、产业特色鲜明、更重要的是承载能力较强的现代化工业新区。 
遵义市湄潭县工业园区推动土地、民间资金、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转化是此次会议交流的亮点。 
湄潭县副县长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唐小宇对记者解释道,土地资源的资本化转化是指以工业园区规划的16平方公里闲置土地为基础,进行融资,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民间资金的资本化转化是指由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民间资金参股的方式组建担保公司,拉动银行和社会资本投资;人力资源的资本化转化是指引进浙江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等人才技术入股,建立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2004年,湄潭县开始工业园区建设。到目前为止,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已被遵义市列为全市重点打造的七大园区之一,入住园区的企业已有30家。 
另外,工业园区组织机构完善。遵义市现有17个工业园区管委会全部设立为副县长副县级全额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负责组织实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开发、管理工作,人员经费纳入市、县(区、市)两级财政预算。 
    班程农:要解决贵州工业园区存在的普遍问题 
此次交流会上,黔西南州经信委副主任王敬贵介绍该州的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结合的做法;毕节经信委主任周遵富介绍毕节走生态化的工业经济发展道路引起大多数参会人员的兴趣。 
而班程农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指出经济总量小,工业结构矛盾突出,轻重工业不协调,集约程度低,体制不顺,协调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是贵州工业园区的普遍问题。 
班程农进一步表示要加快编制“十二五”重点工业园区布局,实现“建设五大基地”、“四升一降两突破目标”,即力争用5-10年时间,把贵州建成中国南方重要的能源、化工、优质烟酒、绿色食品、装备制造业基地;同时提升工业在三产、工业经济、高新技术、非公经济中的比重;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有较大幅度下降,力争较短时期内装备制造业和白酒工业的发展取得重大突破。(胡燕妮 赵必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