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企业如何实现低碳发展
2010-4-28 8:1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仅是夺取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最终胜利的根本途径,也是后危机时期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发电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低碳发展、清洁发展,切实保障国家能源和经济安全,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加快电源结构调整,推进低碳发展、清洁发展
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在一次能源中,能够大规模开发利用的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水能、核能、风能、生物质能和太阳能,而这些非化石能源大多要转化为电能才能有效使用。因此,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尤其需要发电行业转变发展方式,加快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低碳清洁能源的发展。
加快发展水电。发达国家的实践和我国的资源禀赋都表明,发展水电是克服资源和环境约束的最佳选择。我国水电资源丰富,但到2009年开发程度仅为36%。按照测算,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需要我国水电在目前的基础上再增加1.23亿千瓦,达到3.2亿千瓦。显然,加快发展水电潜力大、任务紧。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电投集团)高度重视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以黄河上游流域为例,按照国家“流域、梯级、滚动、综合”的开发方针,黄河上游流域水电装机容量即将突破1000万千瓦。截至2009年底,中电投集团水电装机容量已达1463万千瓦,占全部装机容量的比例达25%,居五大发电集团公司第一位。水电开发产生了良好的环保效益。黄河上游陆续建成的大坝形成了较大的人工湖泊,增加了湿地面积,改善了水库周边地区的生态气候,有利于调节和统配整个黄河流域的水资源。
积极发展核电。核电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污染物,也不存在大运量、长距离的燃料运输问题,是安全、清洁、可靠、高效的低碳清洁能源。目前,我国核电装机容量仅有908万千瓦,核电装机容量占我国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仅为1%,而全球有核电国家平均水平为17%左右。按照测算,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要求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达到8600万千瓦。中电投集团是国内三家核电建设运营商之一,目前正在控股开发建设山东海阳核电一期两台125万千瓦核电机组。该电站规划容量6×125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是国家第三代核电技术(AP1000)依托项目。同时,等比例控股的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一期4台100万千瓦机组建设也正在顺利推进。
大力开发风电。我国风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前景广阔。陆上距地面50米高度3级以上风能资源的潜在开发量约23.8亿千瓦,5至25米水深线以内近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可装机容量约2亿千瓦。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要求我国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5亿千瓦;但到2009年底,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只有1758万千瓦,需要新增1.32亿千瓦。近年来,中电投集团依托国家制定的江苏、内蒙古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以及吉林、辽宁等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规划,积极推进风电大规模开发。
探索开发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我国陆地每年接收的太阳能理论值为1.7万亿吨标准煤,太阳能发电在我国未来能源格局中将居于重要地位。但目前我国太阳能发电容量只有23万千瓦,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15%的目标,需要新增太阳能发电装机2000万千瓦。中电投集团已启动青海、甘肃等地的太阳能发电示范项目建设。生物质能源是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具有数量大、分布广泛、可再生、低污染和无二氧化碳净排放的特点。到2020年,我国生物质能发电要达到300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中电投集团将积极参与生物质能发电建设。
实行产业一体化发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一个重点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发电企业作为能源转换行业,与上下游产业关联度大,应在积极推进电源结构调整的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区域资源环境状况,积极推进产业一体化发展,即通过促进关联度大的上下游相关产业协同发展,着力提高企业的赢利能力和价值增值能力,不断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推进“煤电铝”产业一体化发展。内蒙古东部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以褐煤为主,发热量较低,不适合外运,堆积又容易发生自燃,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中电投集团通过建设坑口电厂,实现了这部分劣质煤的合理利用和就地转化。由于内蒙古东部电力市场有限,中电投集团通过发展高载能电解铝消纳电量。劣质煤发电成本较低,这使电解铝生产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中电投集团通过推进“煤电铝”产业一体化发展,不仅使煤炭资源得到合理利用,而且促进了电力核心产业做大做强。
大力发展水电铝产业。水电铝是电解铝产业发展的最佳模式,也是世界通行的发展模式。黄河上游水电资源丰富但送出困难,上网电价每千瓦时仅0.18元。发展电解铝产业,不仅能够消纳黄河上游的富余电量、增加水电企业的收益,而且能够使电解铝获得成本优势和比较优势,从而形成水电和电解铝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产业格局。同时,利用可再生能源发展高能耗产业,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符合国家有色金属产业振兴规划的要求。
实施跨区域煤电联营。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而煤炭需求量较大的华东、华南等地资源短缺,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任务很重。近年来,我国煤炭价格一直呈较快上涨的态势,火电企业成本压力增大。推进煤电联营,特别是推进跨区域的煤电联营,能够稳定火电企业成本,有效提升发电企业资源保障能力。煤电一体化联营模式还可以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和优势互补性,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内蒙古东部是我国规划重点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之一。中电投集团依托内蒙古东部丰富的煤炭资源,积极推进跨区域煤电联营,在满足东北市场需求的基础上,还外送至华东、华中、华南等缺煤地区。为了打破跨区域煤电联营的运力瓶颈,中电投集团加快蒙煤南运大通道建设,积极发展物流业。目前,赤大白铁路(赤峰—大板—白音华)已建成通车,锦赤铁路(锦州—赤峰)正在加紧建设,锦州港码头项目已进入核准阶段,在华东、华中和华南地区控股建设的港口和大型储配煤中心前期工程也已启动。
加快电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没有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就不可能有我国电力工业的长足发展;同时,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离不开电力的有力支撑,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近年来,中电投集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电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统筹兼顾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充分考虑区域能源资源特点和环境承载能力,大力推进企业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规模与结构的关系。一个企业仅仅有规模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发展质量,不断优化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企业竞争力。中电投集团装机容量和资产总量在五大发电集团中虽然不是最大的,但清洁能源的比例达到了30%,这使得企业抗风险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赢利能力都比较强。按照“三步走”发展规划,到2020年,中电投集团水电、核电、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4000万千瓦、1400万千瓦和2100万千瓦,低碳能源、清洁能源的比例将达到50%以上,在国内综合能源集团中结构优势将更加明显。
主营业务与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关系。目前,我国企业大规模联合重组比较活跃,但很多企业严重偏离主业谋求发展,没有形成产业优势,制约了其竞争力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中电投集团坚持“电为核心,煤为基础,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电、煤、铝都是中电投集团的主营业务。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中电投集团始终注意处理好发电主营业务与产业一体化发展的关系,坚持不偏离电这个核心。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