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保税区“坐地”转型 四大优势带动产业升级

2010-4-22 3:27: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作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制高点的大连保税区,在大连新市区改革中增加辖区188平方公里,成为全国最大的保税区。发展空间的扩大为保税区由政策功能区向政策功能与产业叠加的综合经济区转型发展奠定了基础。 
  3月份,该区新增企业户数首次达到100户,新增企业中贸易类企业所占的比例首次低于50%。标志着在汽车、油品两大千亿级产业的带动下,产业集聚速度加快。
  2009年,大连保税区成功地引进了奇瑞、曙光两大汽车整车项目,填补了大连市汽车整车项目的空白。奇瑞项目总投资120亿元,计划2011年6月份投产。一期年产30万辆,从业人员1万人,产值300亿元,年税收20亿元;二期计划年产能30万辆。曙光项目总投资7亿元,年产能4万辆,销售额50亿元,年税收7亿元。目前,这两个项目都已开工建设,场平工程基本完成,正在按计划快速推进,明年将相继达产。
  最近两年,大连保税区引进了大连LNG、中石油(12.56,0.14,1.13%)保税油库等投资超百亿的油品项目。新港油品储运分拨基地建成和在建的油品储量已经超过2000万立方米。3000万立方米的规划储量完成以后,将会成为中国最大、世界上有影响的国际能源港。
  大连保税区管委会主任卢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大连保税区具有“唯一性、特殊性、优越性、差异性”四大优势:
  首先是全国的唯一性。大连保税区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保税区,是目前国内管辖面积最大的保税区,也是唯一集保税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管理于一身的特殊经济区。
  其次,区域的特殊性。大连保税区集聚了港口、国际物流、自由区政策、集疏运体系、城市功能等国际航运中心核心要素,正在发展成为大连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功能区。
  第三,政策功能的优越性。大连保税区先后建设了出口加工区、保税港区,始终占据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政策制高点。保税区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口岸、物流、加工、展示、贸易,等等;主要的政策是,区内享受免税、保税等政策,保税港区的主要税收政策是:国外货物入区保税,国内货物入区退税,货物在区内交易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
  第四,产业发展的差异性。依托保税区特殊的政策优势和大窑湾汽车、油品等专业码头的功能优势,保税区着力发展汽车、油品两大千亿级产业。
  在谈到大连保税区产业发展具体思路时,卢林表示,一是促进提升基础产业,优化港航物流、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更有条件引进国际知名港航企业,引进总部经济、研发中心,提升物流、贸易、加工产业能级;二是促进核心产业形成,为汽车、油品两大千亿级产业基地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更好地发挥现有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提高服务质量,拉长产业链条,形成区域的核心主导产业;三是有利于培育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房地产、旅游和都市型现代农业,积极发展文化创意、楼宇经济和商务服务业,有条件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