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职锻炼:师资培养的一条新路

2010-4-15 3:00: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李卫卫
    刘洪涛是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一名青年教师。今年寒假刚过,当其他同事正紧张地投入到新学期的教学工作中去的时候,他却暂别了熟悉的校园和学生,来到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公司,正式开始了自己为期半年的企业挂职锻炼。
    在那里,他的身份不再是一位老师,而是一名普通的公司员工。每天,他和公司其他人一样按时打卡上班、下班、加班,在“格子间”里按照领导的要求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与以往的教学工作相比,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体验。虽说刚开始的时候也曾遭遇到一些不适应和挑战,但是对于一名物流专业的老师来说,能够如此零距离地参与一家物流公司的日常运作,实在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和锻炼机会。”刘洪涛说。
    而当他正在为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物流行业职业活动核心模块题库建设忙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他的同事康老师则正在络捷斯特的另一个基地参与仓储方面的工作。“我们学校一直都把挂职锻炼,作为培养双师型教师的重要途径,每年都会安排一些老师脱产挂职。我和康老师已经是学校派出的第二批了。此前,就曾有老师来到络捷斯特挂职学习实验室的开发,以及硬件的维护和使用。”刘洪涛告诉记者。
    通过对一些院校的走访,记者发现,将挂职锻炼纳入教师培养计划的院校,远非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一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主动与企业接轨,定期抽调骨干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是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师资培养质量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应运而生
    对于一个学科的发展,师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物流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自然也要求专业教师具备相当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对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说,尤为如此。
    但是一直以来,国内物流教师实践能力普遍缺乏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也备受学生以及行业人士的诟病。甚至有人认为,正是因为没有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所以才导致国内的物流教学长期处于“重理论、轻实践”的发展状态,使培养出的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一位在高校教授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就坦言,现在多数学校里物流专业的老师中,拥有相关从业经历的人凤毛麟角。而缺乏实践经验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无法胜任物流实践教学的需要。一些教授货代的老师,甚至根本不知道从报关到结算整个流程是如何进行的,没有实践又怎么告诉学生怎么做?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不少学校开始尝试从校外引进一批颇具“实战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实践教学师资缺乏的现状,但是收效却并不理想。“一些校外的企业专家的确实践经验丰富,有些在物流业打拼多年,对于企业运营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颇有真知灼见。可是他们中的多数人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致使课程讲授系统性不足,另外在教学方法上也有待改进。如此一来,教学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一所高职院校的物流专业负责人指出。
    当“引进来”效果不佳的时候,一些学校也开始尝试让自己的物流专业老师“走出去”。于是,选派老师前往物流相关企业进行挂职锻炼的模式就开始出现了。
◆成效初显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早在几年前就开始实行挂职锻炼的师资培养新模式。据该校物流学科带头人马骏介绍,他们曾先后安排数位老师,前往物流企业从事不定期的挂职锻炼。这些老师在返回教学岗位之后,都能够很好地将自己的所学应用于教学实践,为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注入了新的活力。“挂职的教师在深入企业的过程,得以有机会深入了解企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而学校在掌握了这些情况之后,可以据此及时对相关教材进行调整,使其更加贴近企业实际。同时,教师在挂职的过程中,对于行业内最新的知识、技术也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也有利于更新其教学理念。而且有了实际案例的加入,有些老师上课的趣味性也大大增强,教学效果也因此有所提高。”他进一步表示。
    虽说仅仅在挂职锻炼的岗位上呆了一个多月,但是刘洪涛却坦言,自己的收获相当大。在他看来,通过挂职首先是自己的视野得到了拓宽。“在此之前,我根本不知道目前国内物流教育究竟处于一个怎样的发展水平。但是进入络捷斯特之后,因其面对的客户多为各个院校的物流专业,我才了解到原来现在全国已经有那么多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而且整个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不但前景很好,而且发展迅速。”他说。
    与此同时,他对于“物流技能型人才应该达到什么标准”这一问题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现在国内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并不高,所以作为中职毕业生,很多时候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机械化操作。“以前,我们的学生毕业之后多从事的是简单体力工作,很多学生因此不太满意。而络捷斯特与很多设备企业都有合作,从中我也意识到,让学生如何更好地驾驭这些设备,或许可以成为我们今后人才培养的一个方向。如此一来学生的就业渠道也就随之得以拓宽。”刘洪涛告诉记者。
    而在北京市商务科技学校相关领导的设想中,刘洪涛此次的挂职锻炼,最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项目的跟进,学习实验室开发、维护方面的知识。同时结合该校的实际情况,就相关的问题与企业内的专家进行探讨。
    刘洪涛说:“为了更好地开展实训教学,我们学校投资了1000多万元建设了北京市最大的物流实训、培训基地,由几个实验室组成。挂职结束之后,其中的国际货代实验室将完全由我负责。我必须在此之前储备所需的知识。所以说,这次挂职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还是很强的。”
◆校企双赢
    作为校企双方进一步深化合作的一种模式,挂职锻炼也得到了不少物流企业的欢迎和支持。
    刘洪涛所挂职的北京络捷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一直致力于为物流相关专业的老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张云介绍,从2006年公司首开挂职锻炼先河以来,截至目前公司先后接收了40多人次的物流专业老师前来挂职锻炼。
    谈到公司此举的初衷,张云表示,通过为老师提供挂职岗位,络捷斯特一方面为推进校企合作和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在整个过程中,公司也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公司主要的客户就是各类院校中的物流专业。而挂职的老师恰恰正是我们服务的对象。这些老师不仅具备一线教学经验,也极为了解一线的需求。他们加盟公司不但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好的产品反馈意见,利于我们持续改善自己的实验室方案,同时也能助力于我们下一步产品的研发。可以说,在此过程中,校企双方实现了良好的相互促进。”
    赵先生是一家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他们公司也正在积极吸纳来自高校的教师前来挂职。“我们之所以对挂职锻炼这么有热情,就是因为在这里面尝到了甜头。”赵先生说。
    赵先生说,挂职老师进入企业之后,企业可以利用这一优势对本公司的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以接近零成本的投入达到提升员工素质的目的。而一些挂职老师本身就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理论水平,让他们参与进企业管理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同时,通过挂职老师,企业还可以很便利地获得学校推荐的优秀毕业生,节约招聘成本。“对于企业来说,挂职锻炼绝对是一笔划算账。”
◆进行到底
    虽说学校、老师、企业三方对于挂职锻炼都给予厚望,但是要想让它的作用尽可能大的发挥,且作为一种模式持续进行下去,还需要三方的共同着力。在这方面,一些学校和企业也开展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马骏所在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就把挂职锻炼制度化,将其列入了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师培养计划中,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必须要有一定课时的挂职锻炼时间,以此来保证老师与企业一线的联系。
    这种做法也被很多院校的物流专业所普遍采纳。有些学校甚至还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挂职教师的选定、锻炼方式、日程管理、效果考核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刘洪涛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在确定选派教师人选时,一般会选择学科内的一些青年教师,在经过挂职锻炼之后,学校会安排某一块的相关工作由其主抓,成为某一细分领域的骨干教师。”
    至于挂职的企业,院校则倾向于在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实力和规模较为雄厚的企业。同时,这些企业还需要与物流专业的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环境密切相关。例如上文中所提到的络捷斯特之所以成为很多院校教师进行挂职锻炼的首选,就是因为公司的主打产品——实验室解决方案在院校的物流专业中应用较为普遍。这些老师在公司挂职的过程中,可以对方案的研发、使用等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可以根据院校的实际情况同公司商议一个“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使得自身的实验室硬软件系统得到更好的维护,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而为了保证挂职锻炼的“质量”,很多学校在挂职教师的管理上都要求“真刀真枪的实干”。刘洪涛说:“在来之前学校就已经对我们提出要求,希望我们能够像普通员工一样,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在作息和工作上都要跟得上公司的节奏。”而在挂职结束之后,除了络捷斯特会出具一份完整的评价报告,学校也会对老师进行相应的考核,因此教师在锻炼期间,丝毫不能懈怠。“毕竟结束之后会有一项工作由你独挑大梁,要想拿得下来,就必须好好锻炼自己的能力。其实,这才是最大的压力和动力所在。”他坦言。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