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才是最好出路

2010-4-15 2:52: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咸玉成
    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主要的外贸出口国——欧美的经济逐渐萧条,对以外贸物流行业为主的企业造成很大的压力。据相关数据统计,2009年外贸物流业务量下滑超过30%之多,外围经济一萧条,各个行业的需求量随即减少,这也意味着进出口贸易量随之减少,下游的物流业必然受到冲击。
    从远洋市场来看,BDI指数2008年从最高峰的11000多点降到最低的800多点,跌幅远远超过90%以上。虽然近来BDI企稳在3000点以上,但应该看到更多是由于CAP船和巴拿马船所起到的指数拉伸效应,而像灵便型船舶的运价指数一直没有长期好转,经营水平勉强处于企业成本线上下。国内沿海市场同样如此,由于内需不足国内沿海运输需求也持续下滑。
    虽然2009年国家已推出10大行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但是从规划到推动内需的目的最终得到实现。这期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2008年10月份以来,绝大多数沿海运输企业一直保持在企业运营的成本线附近,生存同样举步维艰。
    在严峻的市场形势下,航运企业如何在这波危急和挑战中生存下来?
    解决问题一方面需要市场的支持;另一方面、更多的则是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突破原有的经营模式,在创新上找出路,即努力调整服务结构,进行经营创新,在现有的产业链上进行延伸,通过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和商业模式为终端客户创造附加价值。
    从哪些方面创新?笔者就个人工作经验而言,主要总结以下几点:
    一、经营创新,延伸产业链。这是物流企业需要在企业战略上的重新思考。不能固守原有模式。必须努力拓展物流企业向上下游延伸,提高企业的综合抗风险实力。原先仅限于运输业务的企业应该积极向上游的仓租、加工等行业渗透,同时积极与下游终端客户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提高物流企业本身利用和整合资源的能力。
    二、减少开支,缩减成本。为应对运价急速下滑和业务量持续走低,多数物流企业停止扩张计划,停止船舶采购计划以及中止部分在建项目,控制成本和限制规模成为最重要的“御寒”手段。但是,凡事都有两面,若现阶段手中现金流较多,银行比较配合,同时对自己企业的财务状况比较有信心的话,可以考虑逢低纳入,以采购运行新资产来降低企业的财务费用,同时为市场未来复苏以后获利准备条件。
    三、增加融资渠道,加快资金回笼。增加融资渠道,不要等没钱时再去想办法,若资金有困难时,应该先转变思路。资金缺口可以通过去银行或增加投资者来实现。航运部门应尽可能减少应收款项、加大追款力度并注意客户的动态,非常时期非常小心。回款的状态关系到公司的正常运作,若有可能多做些回款速度快、利润低些的客户或产品也行,现金流决定公司的生存和发展。要有防范意识,对每单业务都要在考虑经济效益的同时防止风险的发生或者减少风险的发生。在公司内部,要加强对员工航次业务行为的规范,加强印章管理。对客户进行甄别,了解客户资信状况,对规模较小、业务往来较少的客户不给账期。
    四、大浪淘沙,优化重组。在当前形势下,物流企业应在投资方面不断调整,能保证当期的盈利是最重要的。而物流企业,特别是一些小的物流公司将被清洗出市场(破产或被收购),这也将是该行业的一次洗牌。中小物流企业的整合,将有助于优化业务链,为客户做更多的事,共同提高抵抗能力。物流行业之间资源会不可避免地向优质企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为危机后物流需求新高峰做足功课和准备。作为物流企业,重要的不是企业自身有多少资源,而是企业能整合多少社会资源,比较我司与徐州合作新的矿石物流公司就属此列。
    这不但能节省企业自身的运营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全社会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要引导大型物流企业加速兼并扩张,不断做大做强;引导中小企业发挥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努力做精做细,发展各类物流企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的联合协作。
    另外,创新业需要注意一些问题,笔者总结如下:
    一、应对金融危机的巨大挑战,走同质化竞争和克隆式发展企业的道路是走不通的,物流企业要摆脱保守的、静止和等客上门的经营模式,积极地走出去,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大胆适时地进行经营创新。
    二、需在产业链和资源结合上下功夫,从单一的传统物流企业向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努力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另一方面还需加强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抱团取暖。这里我们必须把握物流之根本,即在经济发展的动态中把握住市场和货源所在,满足原有需求和有创造增量需求。
    三、还需要关注的一点是创新要务实,即落实能够有效满足需求的商业模式、项目载体和经营团队,集中企业内外部资源、打好开发新资源和新战略的歼灭战。使得企业在这波危机中可以生存并积蓄力量,为未来经济好转之后企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南京江海集团)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