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企脱困 “煤焦钢”联姻?

2010-4-1 2:0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 李协商
   “焦煤价格将重拾升势”,冀中能源某分公司党委宣传部负责人黄发忠告诉记者,受国际炼焦煤价格推动,后期国内焦煤价格有望继续高企。
    但是由此造成的后果是对下游焦炭市场的伤害,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会长黄金干日前在焦化行业信息发布会上透露,“大多数独立焦化企业仍然是在减产限产中运营”。焦煤价格继续攀高的情况下,焦炭价格基本持平,预期后期高成本趋动上调压力加大,但焦炭市场价格将呈波动上行态势。黄金干建议,从长远发展来看,独立焦化企业缺乏竞争力。焦化企业可分情况,适时与上游煤炭和下游钢铁企业联合来摆脱目前的困境。
    相关人士分析,在“煤-焦-钢”的传导链条下,钢铁行业也将受此影响,在成本推动的作用下,钢价有望继续上涨。
焦煤上涨
“现在焦炭企业就是煤炭和钢铁两个行业之间的加工车间,而煤焦价差已经被压得太低,焦化厂的日子很不好过。”中煤集团旗下一家焦化厂的负责人表示。
    而近期必和必拓与日本新日铁、JFE等就2010年4~6月份炼焦煤达成的出口协议更为焦煤的价格火上浇油,根据协定,双方合同价格为200美元/吨,与2009年相比上涨55%。
    黄金干认为,目前如果中国以此价位进口炼焦煤,到岸价将高于国内炼焦煤价格,预期炼焦煤进口将可能减少或增幅下降。“日澳焦煤协议签订的过程虽然也有争论,但是最终还算是比较顺利,”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煤炭行业分析师李廷分析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当时国际市场现货焦煤价格已经升至每吨220美元以上,焦煤进口企业基本丧失了谈判的筹码。”
    随着日本等东亚国家经济复苏,亚洲市场炼焦煤已经略显紧张。有关数据显示,2月份韩国煤炭进口量为830万吨,同比大幅增加28%;台湾省1月份煤炭进口量为483万吨,同比增长22%。虽然尚没有日本煤炭进口数据,但目前日本经济已经明显回暖,其煤炭进口需求必然会有所增长。
    相关分析认为,2009年我国煤炭进口量已经超过亚太地区煤炭贸易总量的20%。亚太地区煤炭交易价格变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将反映出我国需求的影响,而国际煤价的上涨也会传导到国内市场,带动国内煤价上涨。
    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两月中国共进口焦煤750万吨,同比增幅达388%,平均进口价格为151.48美元/吨;同期生产焦炭5891万吨,同比增长23.4%。
亏损严重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焦炭生产基地,山西企业的案例颇为典型。山西目前约有270余家焦化企业,总产能接近1.6亿吨。多年以来,山西焦炭产量分别占全国产量的40%和全球焦炭产量的18%,其中出口量占全国焦炭出口总量80%和全球焦炭市场交易量48%。
    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焦炭需求锐减,山西省焦炭出口几乎停滞,共完成焦炭出省运量5413万吨,与2008年的6422.19万吨相比,减少1009.19万吨,减幅约15.7%。“上游炼焦煤价一路上涨,下游焦炭市场开始下滑。山西焦化行业目前依然没有走出困局。”山西焦协一位人士说。在山西上市公司中,焦炭企业2009年业绩不容乐观,山西焦化、美锦能源、安泰集团等已发布预亏或预减公告。
    黄金干透露,纳入中焦协重点监测的企业中,2月份焦炭产量同比增长9.46%,库存量增长11.74%,大多数独立焦化企业仍然是在减产限产中运营。对此,山西焦协曾发布指导意见提出2月份焦炭指导价每吨为2000元,比1月份指导价上调50元。这是该协会今年以来第3次上调焦炭销售指导价,目前吨焦价格比去年12月上调了250元。
    上述焦协人士进一步介绍,焦炭指导价格在3月份没有进行调整。目前,炼焦煤煤源依旧紧张,煤价普遍较高,焦化企业成本大幅增加,多数企业依然亏损严重。
    按中焦协调研分析数据测算,2009年中国焦炭表观消费量高达约3.526亿吨,同比增长约3700万吨,增幅约11.78%。预计去年全国焦化行业实现利润110亿元人民币左右,销售收入利润率2.9%左右。
    此外,山西焦协在指导意见中称,在需求减缓、煤价高企的形势下,焦化生产企业要严格执行“以销定产”原则,加大限产力度,减少焦炭库存。除有城镇供气任务的企业按30%的幅度限产之外,所有焦化生产企业按60%的限产幅度安排生产。
煤焦钢联合?
    根据记者的调查,有不少钢铁贸易商对近期的钢价持乐观态度,而这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受铁矿石和焦炭等成本价格的支撑。
    在此前一周,国内钢价不仅延续上涨行情,而且还有“发力上攻”的态势,主要钢材品种吨价单周涨幅基本都超过150元,部分品种更是出现了今年以来最大的涨幅。“目前的涨价呈现明显的成本推动型特征,原材料成本上升的预期掩盖了市场其他的不确定风险因素。”
    同时,近期钢铁行业出现的向好迹象也带动炼焦煤价格回暖。“根据我的观察,一般从钢厂涨价到煤炭涨价需要两个月时间。而如果钢铁的一个调整期较短,就有可能出现煤价和钢价完全背离的情况。就像去年8月份,钢价下跌时煤价反而在上涨。”有业内人士分析,最近两周,钢价指数持续反弹,而近期炼焦煤价格的下跌是对上一轮钢价下调的反应。在他看来,主焦煤资源存在稀缺性,长期价格看好。
    在钢铁和焦炭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情况下,值得关注的是目前焦化企业结构,近年来,全国大部分钢铁企业纷纷建立自己的焦化厂,根据黄金干的分析,从企业生产结构看,2009年全国3.53亿吨、同比增长7.95%的焦炭产量中,钢铁联合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约13405万吨,同比增长8.76%;其他独立焦化企业焦炭产量 21959万吨,同比增长7.47%;大中型钢铁联合企业焦炭产量增幅高于独立焦化企业1.29个百分点。钢铁企业焦化厂焦炭产量比重从上年同期的37.62%提高到2009年的 37.9%,提高 0.28个百分点。“我们鼓励‘煤焦钢’之间联合,”黄金干表示,“从长远发展来看,独立焦化企业没有竞争力。”
    以日本和美国为例,90%~95%的焦炭都用于钢铁产业。日本的独立焦化企业现在已是屈指可数,但在我国的焦炭产能中,据了解,70%为独立焦化企业,30%为联合钢铁附属的焦化厂。
    “目前我国焦炭产量的85%都用于钢铁产业,但这并不绝对意味着独立焦化企业都要向钢铁企业靠拢,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分析。”黄金干指出,以山西为例,其省内的焦炭需求远小于产能。哪怕在工业大省山东,2008年的实际产量也超出本地需求800万吨,但与其产能相比,还有1000万吨不足,产能上明显供过于求。
    “应该说,在地理位置上具有资源优势的独立焦化企业,可以寻找焦煤资源、采取控股或参股的模式进入煤矿企业;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市场优势的独立焦化企业,可以寻求同中小钢铁企业之间的联姻重组。”黄金干表示,“若是两头都沾不上,将无可避免地遭遇来自市场的自然淘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