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析青岛三小时商圈发展战略 已覆盖临沂东营

2010-3-7 1:36: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3小时商圈”是指,在现有交通网络基础上,以青岛市为商流辐射源点,单程时间3小时为半径所覆盖的区域。在此空间距离内,青岛市作为辐射端与该区域承接端之间的商流存在着特定的规律和特点,这种规律和特点可以用“1日商务”以及“1日异地消费”模式来表述。以夏季时间论,对于“3小时商圈”最远端者,自晨7时至晚7时,扣除6小时路途时间,有6个小时“窗口时间”可充裕用于商务、采购、消费、节会型旅游等。即使 
冬季时间,自晨7时至晚5时,亦有4小时的商务“窗口时间”。“1日商务”和“1日消费”无疑是一种高效率商务和消费模式,它在时间成本与财务成本上与 “多日商务”、“多日消费”有较大区别,从而给我们研究商务型目标市场及消费型目标市场提供了一个天然界标。 
    目前“3小时商圈”覆盖的区域,主要是山东半岛地区,囊括日照、临沂、淄博、东营部分地区,这一区域的人口规模有五千多万。显然,“3小时商圈”是一个动态概念,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与交通效率的提高,“3小时商圈”的覆盖区域将会进一步扩大。
    现代商务活动和消费活动日益呈现出“效率经济”的特点。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随着家庭轿车在县、乡一级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以及公共交通体系的完善,异地消费越来越常态化,“1日商务”和“1日异地消费”模式越来越重要。青岛市作为区域性经济商务中心,其对外辐射功能很大程度上正是建立在“1日商务”和“1日异地消费”模式上。基于此,专业市场建设、物流业、零售业、商务中心规划建设、节会营销等产业领域必须把“3小时商圈”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视角对待,这就是 “3小时商圈”之所以能成为某种发展战略制定的核心概念,凸显为一个发展战略问题的原因。
    “3小时商圈”的概念首先提供给了我们一个转变战略视角的启示。这就是商圈内约五千万人口的市场战略纵深,这一人口规模近似于两个韩国,这一市场还意味着六千多亿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面向“3小时商圈”的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在很多产业领域和工作领域中将这一商圈作为商务和消费目标市场的主体,而不仅仅是青岛主城区约二百万人口的封闭型市场。因此,这一战略的内容影响到我们的市区交通网络建设,影响到战略支撑产业的选择和专业市场发展,影响到青岛市区域商务中心建设、物流业、休闲旅游业、节会营销策略、零售业、特色街区建设、餐饮酒店业、老城区和城中村改造诸多领域。
    “3小时商圈”发展战略首先涉及到的是市区交通网络建设问题,特别是北向出口问题。 “3小时商圈”是一个北向辐射为主的大扇面广角形态。青岛市的北大门出口现在有重庆路、黑龙江路、松岭路滨海大道、四流路、青银高速等五个,其中松岭路、四流路及青银高速的北出口功能较弱,承担北向交通负荷较重的是重庆路、黑龙江路出口,目前这两条市区交通干道已经大大超载,不堪重负。
    青岛市北部城区结构有其特殊性,沿重庆路呈长条状分布,而这一长条状城区带只有一条重庆路主干道,这使得重庆路承担着双重功能,既是北向进入主城区的交通线,对于四方和李沧两区来说,同时也是城区主干道,这一双重功能使得重庆路交通流量过度密集。自流亭立交枢纽向南即进入低速状态,至杭州路长途站的平均车程在四十分钟以上,如果需抵达市南商务中心区地带,还要越过市北、市南的人口稠密区,需时在一个小时以上,且堵车频频。市南商务区、东海路沿海风光带、崂山区国际会展中心及啤酒节会址、市北建设中的CBD、四方海云庵特色民俗街区、台东商业中心区、市南中山路特色街区、市北系列特色街区,这些都是青岛市“3小时商圈”辐射端重要的功能板块,重要的商流承接带和承接点,无一例外地处于交通低效率的困境中。
    这一低效率的交通状况对“3小时商圈”战略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高效交通网络建设是这一战略的基础条件,区域发展,交通先行,这是无数的地区发展经验所证明了的,青岛市也不例外。必须创新思维,提出有战略前瞻性的系统方案,解决城区北部(李沧、四方区域)沿重庆路的瓶颈因素,开拓新的北向出口,实现从流亭立交桥至杭州路长途站一带的高速抵达,这将对“3小时商圈”战略模式产生重要战略价值。
 未来对青岛市北向交通流量产生可以预见影响的建设工程主要是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这一因素预计对缓解北向交通流量的压力效果不能抱很大期望。胶州湾跨海大桥主要是为青岛市拥湾发展服务的,它所承担的交通负荷,主要是西向,包含城阳、高新区、黄岛、胶南以及南向纵深区域日照、临沂等。换言之,跨海大桥也好、越海隧道也好,都是对原有环胶州湾高速、轮渡的负荷的转移。这一因素不但不能分流缓解北向交通流 
量,而且值得担心的是这一因素将加大对重庆路、四流路、黑龙江路的交通负荷,而不是减轻。 
    目前,重庆路升级设计方案正在征求意见中。从助推四流路以西老工业区开发的意义看,胜利桥枢纽作为新的北向出口具有较大可行性和较高战略价值。设想如果能在四方长途站至流亭枢纽之间,沿杭州路、金华路、四流路走向,建设新的城区干道,或高架高速路,使这一区域成为“10分钟车程”区域,无疑将大大助推四流路以西老工业区改造转型,使四方、李沧“两改”工作具备新的驱动力,使这一区域成为效率经济的受益区域,使北部建设大大提速。依靠这一新的交通干线,北部将建设成为我市新的以专业市场群、科技研发型产业、创意产业为主体的战略产业区,催化新的产业萌芽和产业型新城区的建设,也将有效分流重庆路和黑龙江路的负荷,使得北部城区交通效率产生本质变化。
    在青岛市传统制造业从四流路以西区域淡出后,青岛市四方区及李沧部分区域面临产业真空的局面,四方区财政收入仅仅是市南、崂山的四分之一,是这一状况的客观反映。北部城区亟需进行产业定位,确定新的战略支撑产业。“3小时商圈”战略的提出将为青岛市四方、李沧等北部区域进行产业升级、“退二进三”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将对青岛市的战略支撑产业提出新的选择视角。在黄岛、高新区的现代制造业,市南、市北的商务区这两大战略支撑之外,催生新的产业布局理念,即在青岛北部主要是四方区建立新的产业布局战场——面向“3小时商圈”的专业市场群,由此形成青岛市产业布局的第三极,将青岛市北部城区建设成新的产业型城区。北部城区的村庄改造、老企业搬迁以及沿海待开发区域这三个因素为专业市场群的建设提供了比较充沛的空间资源,区位因素和目前的空间资源为这一战略构想和产业定位提供了空间上的可行性。
    青岛市的专业市场长期存在着小、散、杂、弱、低的缺陷。小是指规模小,以四方区为例,大大小小的专业市场加起来有30多个,总的销售额不过30亿,而温州柳市镇一个10万人口规模的镇,其低压电器市场在150亿的规模,江苏盛泽镇的丝绸市场也是这个规模,常州邹区一个灯具市场交易额达到45个亿。散是指行业分布散,无法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杂是指有的“专业市场”不专业,行业门类杂,如温州路机电市场,产品大类就有20多个,相应的专业化集聚程度也降低了。弱是指综合实力弱、竞争力弱。低是指业态模式上层次低,或者市场本身自发形成,或者只是处于摊位制的初级形式,长期陷于同质化竞争和低端竞争,如辽阳路东部和长沙路的建材市场。我市专业市场最大的战略性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市场战略纵深,大多是面向本土终端(市区)消费型态,目标市场浅;二是缺乏品牌运营主体和力量,大多数市场没有强有力的品牌管理运营主体,市场投资机构行使的仅仅是房东加物业公司的职能,收取租金而已,市场管理功能都很微弱,何谈品牌塑造运营。
    面向“3小时商圈”的发展战略要求专业市场进行战略转型。即由本土消费型向辐射型转变,重新确立目标市场,重新定位业态模式,确立面向“3小时商圈”的竞争模式,重视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工具,针对“1日采购”模式制定有针对性的远程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商业地产开发商与专业市场所有人应建立强大的市场管理运营机构,而不是把营销功能完全下放至业户,通过强化品牌运营,蜕变为外向辐射功能为主的特色专业市场型态。
    专业市场的龙头拉动作用使该产业具有较大的投资乘数效应和产业链波及效果,当专业市场群的采购员络绎不绝、商流急剧放大时,必然是餐饮酒店等派生消费行业生意红火之时。而政府要做的,是为其车辆提供足够的停车位,为其提供顺畅便捷的进出青岛的通道。同时,专业市场对产业链上游的制造业的需求将为市区提供新的创业空间。刘志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