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回暖 先抑后扬

2010-3-5 1:56: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西本新干线特邀评论员
供给分析篇
    1.国内建筑钢材库存现状分析
    首先来看库存现状,西本新干线监测数据显示,自去年12月份以来,全国建筑钢材库存已经出现了连续14周的增仓,而春节期间的增仓幅度更是接近顶峰,单周增幅达到了17.08%,螺纹钢和线材的库存总量已经达到了创纪录的891.16万吨。面对天量库存,市场担忧情绪自是难免,钢价盘整多日不见突破便可作为佐证。提醒关注的是,按照时间节点来看,高库存见顶态势,在3月初期应该可以基本确立,接下来的市场将会进入库存消化阶段。在此过程当中,价格拉高自然是困难重重,但大幅下挫也面临着成本面的阻力,基于此,弱势盘整、缓慢消化库存应该是市场常态。
    2.国内建筑钢材供给现状分析
    统计数据显示,自去年9月份以来,国内钢铁产量逐渐下降,9~12月份各月粗钢日均产量分别为169万吨、167万吨、158万吨和154万吨。但今年1月份以来,粗钢产能又出现回升之势,据国际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表明, 1月份中国粗钢产量为4869万吨,同比增长18.2%,环比增长2.2%。1月份全球66个主要产钢国和地区粗钢产量为1.0924亿吨,同比增长25.9%,环比增长2.1%。换言之,后期供给压力又有扩大之势。
    3.国内建筑钢材出口现状分析
    从钢铁产业宏观大势来看,据海关最新统计,钢铁进出口量比前一个月均有减少。1月份我国出口钢材289万吨 (比上月减少45万吨),同比增长51.3%;进口钢材135万吨(比上月减少13万吨),同比增长54.9%;1月份出口钢坯1万吨,进口钢坯3万吨,同比下降74.1%。当月折合粗钢净出口约154万吨,较上月减少32万吨。
    与此同时, 铁矿石、石油、铜、铝等大宗商品进口量同比继续增长,进口均价普遍上涨。其中铁矿石进口4662万吨 (比2009年12月份减少1554万吨),同比增长43%;进口均价为89.9美元/吨,上涨11.2%。
    数据表明,由于近期国际钢材市场的产能利用率在逐步回升,对我国钢材的消费呈现出下降趋势,出口的分流作用有所减弱。
    4.下月建筑钢材供给预期
    尽管从1月份生产数据来看,我国的粗钢产能又有小幅回升之势,但我们同时也关注到,工信部数据显示,2009年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下滑至2.2%,同比下降53.4%,利润率不足全国工业利润率5.47%的一半。2.2%的销售利润率与去年创出历史新高的粗钢产量亦产生鲜明对比,钢铁产业增产不增收的形势也在提示我们,产能无序扩张不会带来高利润,倘若天量库存拖累价格下挫,部分钢厂的产能便有可能受到抑制,后期供给或也将有所回落。
需求形势篇
    1.沪上建筑钢材销量走势分析从传统销售数据组合来看,西本新干线钢铁现货交易平台的监控数据显示,已经过去的农历12月份完全符合传统需求释放预期,需求逐步回落至年内低谷。接近停滞的需求与弱势盘整的价格对照来看,基本可以得出钢材市场已经入冬的结论。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冬季过后便是春天的来临,随着后期施工旺季的到来,需求的季节性回暖趋势必将逐步明朗,于价格而言,也就存在了上涨的机会与空间。
    2.全国建设投资额度分析
    因春节假期因素,1月份的官方投资数据尚未正式出台。而回顾去年的投资数据,去年1~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继续回落至30.5%,低于市场预期的31.5%,剔除投资品价格因素,第四季度实际增速27.5%,远低于前三季度37.2%的实际增长,且呈连月递减趋势。其中基建投资增速由前三季度的52.6%回落至44.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也由去年11月的28.7%回落至23%。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的先行指标回落更为显著——新开工面积全年增长12.5%,12月同比增速大幅回落至-2.7%(11月上升193.6%);在建面积12月份同比下降26.8%(11月上升43.8%),再加上政府近日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措施接连不断,可以预见的是,后期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房地产投资,投资增速将呈回落态势。然而,由于去年的投资基数较高,续建项目投资规模将较为庞大,同时,国家鼓励二线城市、农村建设以及铁路建设的政策也有利于投资增长,所以,尽管今年投资增速放缓,但投资增量却依然较为可观。
    3.下月建筑钢材需求预期
    最后,按照传统经验来看,即将来临的3月份处于农历正月和2月,需求出现季节性回暖的势态应该是十分明确的,而今年第一季度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保持一定的增量,也将会对钢材消费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提醒关注的是,需求启动毕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就3月上旬来看,市场或仍然需要忍受成交清淡的煎熬,3月中下旬以后,需求的真正启动才开始值得期待。
成本分析篇
1.原材料成本分析
    从原料市场情况来看,各品种走势不一而论,其中,由于外盘报价不断上调,铁矿石短期涨势基本确立;但由于成交受阻,钢坯价格连续拉高之后再度走低;同时,受到部分钢厂上调收购价支撑,废钢价格出现小幅走高迹象;值得关注的是,尽管山西省2月份焦炭提价减产,指导价升至2000元/吨,但近期全国焦炭市场却只能维系弱势运行,且由于成交不畅,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下行迹象。根据西本新干线工作室跟踪统计的数据显示,截止到1月24日,江苏地区6~8mm废钢价格为2650元/吨,较上月小幅回落50元/吨左右;同期上海区域钢坯报价在3600元/吨左右,较上月基本持平;而山西市场焦炭价格现报在1800元/吨左右,较上月小幅回落50元/吨。
    2.主要区域建筑钢材出厂价分析
    再结合近期钢厂调价来看,继国内龙头钢企——宝钢3月份提价之后,其他钢厂便有纷纷跟进之势,部分中小钢厂虽然涨幅不大,但频率颇高,导致经销商的持仓成本是不断上抬。然而,面对钢厂的涨声四起,市场价格却依旧波澜不惊,除了北方地区略见响应之外,华南和华东市场依然难以摆脱弱势盘整局面。换言之,不断抬高的钢厂成本只是无端加大了市场价格的倒挂煎熬,却难以带动钢价走出低迷。再对照当前的天量库存来看,市场涨价出货的希望又十分渺茫。从这个角度而言,此番钢厂涨价或将出现后劲不足的风险。
    3.下月建筑钢材成本预期
    综合上述分析来看,3月份建筑钢材主要原料价格能否继续推高,仍然存在来自市场和需求的重重考验。但毋庸质疑的是,在国际矿商不遗余力地“唱高”矿价,且铁矿石现货价较2009年长协价暴涨近100%的背景之下,今年长协矿的涨幅或将高于我方的谈判底线。从这个角度而言,市场对于成本上涨的预期依然较为明确,钢厂涨价也有为后市提前布局的考虑。预计后期原料价格仍将维持坚挺局面。
宏观经济篇
    (一)宏观经济数据
    (1)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1.5%。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9年12月份上涨0.6%。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8%。
    (2)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外币贷款增加1.46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1.39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94亿美元。2010年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M2)余额为62.51万亿元,同比增长25.98%,增幅比上年末低1.7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 (M1)余额为22.96万亿元,同比增长38.96%,增幅比上年末高6.61个百分点;市场货币流通量 (M0)余额为4.08万亿元,同比下降0.79%。当月净投放现金2512亿元,同比少投放4352亿元。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2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2010年1月份,全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5.8%,低于上月0.8个百分点。该指数已连续十一个月位于临界点50%以上,显示制造业经济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增幅缩小。
    (4)根据海关总署10日发布的数据,今年1月份,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047.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4.4%,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1%,进口同比增长85.5%。
    (5)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2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为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暂不上调。
    (6)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8日宣布,基于金融市场状况好转,将银行贴现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0.5%提高至0.75%。
    (7)铁道部2月20日公布了1月份全国铁路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218亿元,比去年同期大增73.4%,其中基本建设投资2337亿元,同比增长53.1%。据此前铁道部公布数据测算,1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占全年总额将近四成。
    (8)央行2010年的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引导金融机构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尽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之间、月底之间异常波动”。
    (9)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1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35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14%,环比增长2.7%。
    (二)3月份宏观经济走势预期
    1.治理流动性成为央行工作重点
    可以看到,经济的持续复苏,让纠结于“退还是不退”的全球政策制定者们变得越来越有底气。新年伊始,中美两国央行便联手从紧,引发全球经济退出大猜想。而客观来看,由于各经济体复苏进程的不同所导致的“退出策略”步调不一将关系到全球数以万亿计资金的流向,从而导致各主要货币汇率之间出现短期较大波动,将会成为全球资本市场最大的潜在风险。从这个角度而言,美联储日前重申短期利率未来几个月不会改变,澳洲央行决议维持指标利率3.75%不变,我国央行虽然两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却始终未提加息议程,都体现了各经济体从退出的方式和工具方面,都在小心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
    就我国情况来看,尽管央行在多个场合一再表示2010年将维持“宽松货币政策”不会变化,但现实情况却表明,宏观政策的重点转换已是板上钉钉。2月 11日,央行发布《2009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提出,2010年要“合理引导货币条件逐步从反危机状态回归常态水平”,2010年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目标为17%,远低于2009年的27.7%。很显然,尽管同为“宽松货币政策”,但2010年与2009年将存在本质区别。同时,央行发布的2009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明确提出:对于今年的信贷投放,可以概括为12个字:总量适度、节奏均衡、结构优化。在此之前,消息人士更透露,今年3月份的“两会”报告将拟“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新“十二字”方针,没有再提出要“保增长”,显示中央宏观政策中“保增长”的分量将会进一步减弱,甚至从宏观政策中消失。
    从近期央行一系列上调央行票据收益率及存款准备金率的动作可以看出,未来流动性的治理或将有进一步的举动出台,但这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出现趋势性的转向和连续性的紧缩。我们也应该相信,决策者进行的宏观调控,并不是为了打压经济,而是为了消除国民经济当中的不利因素。根据经济复苏的程度和市场的具体变化情况,未来回收流动性更有可能呈现出一种“走走停停”的状况。从这个角度而言,市场价格炒作上涨的空间便会受到政策的不确定性风险所限。
    2.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或将更为严厉
    尽管去年底国家已经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但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70个大中城市房价岁末再度大涨7.8%,创下年内新高。房地产行业本受命于危难之间,然而它却在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下一路升温,虚火难降。此种局面,使得管理层不得不加大调控力度,近日,北京、南京、成都等地调控楼市的措施便密集出台,内容涉及土地市场整顿、房地产信贷等诸多方面。
    同时,无论是央行意外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银行业协会禁止银行向房贷中介支付佣金,抑或是银监会近日出台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也都表明了监管层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态度。可以预见的是,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相关问题可能引发广泛关注。届时,房地产市场调控手段或将更为严厉。
    换言之,今年建筑钢材市场需求拉动的重点,仍将寄托于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因为这部分工程的续建项目规模依然较为庞大,从国家财政支持的角度,也对在建、续建工程较为有利,新开工项目的增长或将较去年出现明显回落。
国际市场篇
    根据西本新干线综合处理的数据显示,由于国际市场需求并未明显好转,所以国际钢价在前期走高之后本月又重回平稳。具体数据如下:
    螺纹钢方面:2月份与1月份同期相比较,美国市场价格和进口价格维持平稳走势。同一时期,欧盟钢厂价格小幅回落11美元/吨,出口价格则较1月份上调12美元/吨。而德国市场报价则小幅回落11美元/吨。亚洲主要市场价格涨跌不一:中国市场方面,国内钢材价格——西本新干线钢材指数从1月22日的537美元/吨调整至2月23日的538美元/吨,整月几乎没有波动(1美元对人民币6.8270元);韩国市场报价维持稳定,但出厂价格出现了12美元/吨左右的小幅下挫;而日本市场价格却稳中上调了20美元/吨,出口价格继续维持稳定。另外,中东市场价格表现为维持稳定,出口价格上涨25美元/吨;而独联体国家出口报价也有30美元/吨的明显上行。但土耳其出口报盘却下挫20美元/吨。
    方坯方面再度推高:2月份与1月同期相比较,土耳其出口报盘(FOB价)维持稳定,独联体出口黑海报盘 (FOB价) 和出口远东(CFR)报价也双双保持平稳。与此同时,中东市场进口价格则由475美元/吨推高至500美元/吨,较1月份上调25美元/吨。
    综合来看,由于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增强,同时国际废钢、钢坯等原料价格也呈现坚挺走高态势,因此,包括欧洲、美国、日本、俄罗斯、越南等多个国家在内的多家大型钢厂都开始蓄势提价,同时,全球钢材产能也出现了明显回升。然而,由于市场需求尚不见明显回暖,国际钢价目前仍然难以走出趋势性上扬行情,短期来看,国际钢价仍将以平稳运行为主,难见实质性突破。
综合观点篇
    全面总结一下3月份分析报告内容,西本新干线分析认为,3月份上海建筑钢材市场价格基础运行条件如下:
    其一,供给层面。根据现有社会库存以及钢厂产能释放情况,再结合当前需求形势来看,沪上建筑钢材库存有望在3月中旬见顶。换言之,后期的库存压力是有增无减,而庞大的库存必须依靠充裕的资金和需求才能维系,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产生问题,必然将引发价格风险。
    其二,需求层面。从传统季节性因素考虑,接下来的3月份横跨农历正月和二月,需求释放预期将呈现逐步回升之势。而从今年的续建工程规模来看,第一季度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依然较为可观。换言之,接下来真实需求的启动将会成为消化库存的最好动力。
    其三,成本因素。可以看到,尽管钢铁基础原材料各品种近期境遇各异,但较去年同期而言,各品种价格都有了较大提升,而钢坯和铁矿石涨幅尤为明显。同时对比2009年上半年1.5‰的贴现利率来看,今年各大银行大额银票贴现利率普遍超过3‰甚至4‰的水平,使得行业内需要支付的财务成本翻番已经成为既定的事实。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国内钢厂涨价呼声十分强烈。成本的刚性支撑,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价格的下行空间。
    其四,宏观经济因素。客观而言,“两会”召开前夕,宏观政策面依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无论是央行两度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还是管理层开始严查地方融资平台,亦或是近期各地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都表明今年宏观经济的重心已经由保增长转移到挤泡沫阶段。而政策从来都注重短期效应,讲求相机抉择,货币政策收缩到何种程度、政策退出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相信决策者和执行者也无确定的答案。从这个角度而言,判断市场下跌的目标价格也是不切实际的。只能够说,在宏观政策压制价格泡沫的背景之下,市场炒作上涨的空间将会明显缩窄。
    其五,商家心态。应该看到,市场价格能维稳一个月不见明显下挫,似乎表明当前贸易商的资金层面尚未出现严重问题。然而,继续攀高的库存、大幅上提的资金成本和仍然处于低谷的市场需求都将对贸易商的资金实力提出严峻考验,目前资金问题尚未暴露,不代表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仍然能够支撑。换言之,市场上客观存在部分中小贸易商抛货兑现的压力,但对市场的打压程度如何,依然要视乎宏观大环境而定。
    综合上述分析,笔者个人最后对3月份沪上螺纹钢价格走势作以下推测:以西本指数为代表的建筑钢材市场优质品螺纹钢价格,在3月份仍将会出现一波先抑后扬行情。具体来说,视资金状况、实际需求释放状况变化,上海市场优质品螺纹钢代表规格价格应该会在3550~3750元/吨之间展开震荡整理。这期间,真实需求启动的时间节点,以及库存见顶回落的时间节点都将成为行情转折的关键。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