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收紧考验钢贸商应变抉择

2010-3-5 1:47: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本报记者常河山实习记者路宁
    2月25日一早,郑州钢铁贸易商周永收到一条短信:“今日,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正式调整为16.5%。”
    而这一天,距央行于2010年1月18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至16%的决定还不到两个月时间。监管层对当前激增信贷的金融环境变得格外警惕。
    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认为,在流动性泛滥的情况下,央行此举亦在预料之中,这将有利于有效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对冲流动性。
    往年春节前期,钢贸商都会通过银行贷款采购大量钢材进行扩充库存。而2010年,因为央行的两次上调准备金率,引发钢贸商资金链紧张,囤货发财梦备受阻隔。
信贷趋势收紧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分析说:“未来如果流动性现状不改变,外部资金流入压力还很大的话,不排除央行还会有类似操作。”
    未来货币政策从紧趋势越来越明显。
    以2010年1月底我国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1.29万亿元计算,央行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将相当于一次性冻结资金约3000亿元。
    虽然监管层一再强调均衡投放,但2010年1月份信贷投放规模仍高达1.39万亿元,为历史同期第二高点。与此同时,1月份CPI同比增长1.5%,连续第3个月保持温和增长。
    自2009年12月份以来,全国建筑钢材库存已经出现了连续10周的增仓,截至1月29日,全国主要城市螺纹钢库存为324.403万吨,较前一周增加了17.044万吨;线材库存135.025万吨,较前一周增加7.031万吨。
    有分析认为,钢铁社会库存高企是此次调控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钢厂库存并不高,大量库存集中掌握在一些钢铁贸易商手中,无疑上述情况使得钢贸领域的信贷风险系数也相对更高。
    在新的一年里,随着国际经济的复苏、中国出口贸易的向好、社会平均工资的提高和社会保障覆盖面的进一步扩大,2010年的通胀预期也开始升温。在这样的背景下,尽管中国政府已经表明,刺激经济政策的退出暂不实行,但是,央行有节奏地回收流动性的操作空间已经明显增大。有学者认为,2010年上半年,央行将会多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而下半年,央行将会分批加息1%~1.5%。
    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教授表示,为了防止流动性的过快增长,基于平滑信贷和回笼流动性需要,所以,央行此次调整准备金率“目标明确、用意明显”。至于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时间选择在春节之后,剑指节后充裕的流动性,昭示信贷收紧趋势。
流通坐困夹缝
“我的朋友最近的贷款申请都没批下来,银行现在也在担心钢材价格波动风险。”3月2日,江苏钢贸商李庆华对记者说,“往年春节前,钢贸商都会通过银行贷款采购大量钢材进行囤货。因为春节过后钢价都会随着项目的开工建设出现反弹,因此,前期囤的越多,到时就会赚得越多。但2010年由于融资难度加大,经营形势也不同往年了。”
    钢贸流通是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大多数贸易商靠贷款融资生存,银行提高准备金率,使得部分贸易商的资金链将出现紧张局面,而如果需求好转的时候价格涨不动,对于贸易商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尽管央行近日再度重申将继续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但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表示,目前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在变成实际的从紧。看到这则消息,尽管销售旺季尚未到来,资金尚未紧张到火烧眉毛的境况,但李庆华已有“轻微的身心憔悴”。
    业内人士分析,如果银行收紧信贷,那就意味着钢贸商没钱进货,没有货就无法提前布局市场。这样,就会造成即使有利好因素钢贸商也挣不到钱的局面,这是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而资金流在整个过程中起的是关键作用。
    上海钢贸商会副会长、五波公司总经理任庆平说:“2010年钢贸商面临的经营形势不容乐观,居高不下的库存量,消化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在需求没有明显释放的情况下,高库存遏制钢价的上涨。目前的钢价主要是靠成本支撑,靠钢厂频频上调出厂价格,但成本支撑的动力有多强,能持续多久,这里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再有,钢厂与钢贸商之间不协调、不和谐的现象依然存在,钢贸商面临的是‘上挤下压’,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由于钢铁原料价格上涨,成本上升,钢厂效益下降,甚至亏损,在这样情况下,钢厂无暇顾及钢贸商的利益,只是将贸易商当作一个融资工具,一道市场‘防洪墙’。此状况不会在短期内有根本性的改变,这就决定了钢贸商面临的经营环境依然严峻。”
    我的钢铁网咨询总监徐向春表示,从钢材市场情况来看,预计第二季度将会是钢材销售旺季,有望缓解目前高企的钢材库存。但如果银行信贷发生紧缩,无法被下游需求消化的库存,也将给钢铁贸易商带来很大的资金压力,为了回笼资金,贸易商很可能会采取降价清库,引起价格下跌。同时,在下游市场无法消化库存的情况下,贸易商会因手中的资金量明显减少而经营压力倍增。
    前不久,上海已经有钢贸商抛货了,但北方地区好像少些。在一定范围引起了价格波动。但从综合原因上分析,目前市场因素比较复杂,其中,信贷方面便是主要原因之一。
    3月2日,钢铁行业分析师陈冠达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尽管有八成的钢贸商需要贷款进行资金周转,但此轮信贷收紧,对大的钢贸商影响并不是很大。再说,前一阵儿查江浙系资金,只是部分针对性的,不会一棒子打死,否则局面就乱了。”
钢贸应变抉择
    2月27日是周末,第二天就是农历正月十五,传统的元宵佳节。邯郸钢贸商张蕴没有心思“过年”,而是忙着利用这个机会和空当儿,拜访各路“神仙”,求解备货资金问题。但2月28日,张蕴致电记者说,资金依然没有着落……
    此间有分析说,此轮信贷紧缩已经波及到了钢铁产业的资金流,使不少钢贸流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钢贸商的资金链出现了趋紧问题;业内潜伏的“抛货回笼资金”的因素也在增加。
    那么,钢贸流通商在经营策略上该做哪些调整呢?“行业动态和政策动态本身具有一定程度的不明朗性,所以,最简单的对应策略就是减少囤货,多看少动了。”陈冠达说。
    任庆平也认为,贸易商处在上游的钢厂和下游的终端用户之间,还要受到银行的限制,因为产品是钢厂的,钱是银行的,使用是下游用户的事,贸易商惟一能做的是在为用户服务上和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上下功夫,尽可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和减少亏损额。
    “在组织资源和库存结构方面,尽可能结合市场实际和客户的需求,遇到钢价‘倒挂’时,尽量减少向钢厂的订货量。少订货、不订货,开发终端市场,按照终端需求,锁定价格,组织资源,尽大限度规避市场风险。”任庆平说,“贸易商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钢贸商的融资难问题,还要企业练好内功,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降低风险,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实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摆脱融资难的困境。”陈冠达说,“这已经是业界共识了。”
    在2010年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上,郑建文代表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个老大难问题,社会各个层面对此都比较关注。很多人把注意力集中在银行贷款上,不可否认,银行贷款是一个重要通道,但把希望完全寄托在银行贷款上,肯定要误事。如此一来,这既难为了银行,也难为了中小企业。要把资本市场作为企业融通资金的重要渠道,作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助推器。”
    “不能名义上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实际上不让放贷,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让市场充满担心。”尹中卿说,“下一步,建议货币政策要在总量控制的同时,在结构上进行调整。因为很多大企业、地方政府不差钱,但很多中小企业、民营企业却贷不到款。”
    也有银行业内人士建议,可以考虑将中小企业贷款进行单独考核,不进入整体的信贷规模,不受总量控制的影响,而实施结构性调控。
    在世界经济运行日渐成熟的趋势中,各种经济因素的动态调整或将是常态。审时度势,顺势而为,趋利避害,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如今已成为钢贸流通行业刻不容缓的战略抉择。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