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锡柴:中国自主创新发展的“范本”

2010-3-15 2:59: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张宏立
    近日,记者走进中国现代发动机的发祥地——一汽无锡柴油机厂,听到了一连串的喜讯:2009年,在国内发动机行业中,一汽锡柴以产销量突破36万台、销量增幅行业第一,人均劳动生产率、净资产利润率、人工成本比重等重要指标均居业中前列。
    那么,在国内企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形势下,一汽锡柴是依靠什么在业内“一枝独秀”,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
    “我们始终走的是科技创新之路。对于一汽锡柴来说,假如没有比别人在核心技术上的领先一步,也就不可能有我们今天新技术的应用与新产品开发的水平。”一汽无锡柴油机厂厂长钱恒荣说。
    从关键核心技术上突破
    一汽锡柴人认为,“掌握不了最核心的发动机技术,发展民族汽车工业只是浮华空论;没有自主研发的发动机,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终将受制于人”。
    为此,在多年前,一汽锡柴就提出“让自主创新铸就锡柴新的辉煌”的响亮口号。
    几年来,为了把企业打造成为在国际处于领先地位的重卡动力基地,一汽锡柴从多方面着力,瞄准国际先进技术,集成国内外科研开发资源,力求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突破,实现“民族品牌,高端动力”的企业价值。
    在吸收国际先进技术成功开发CA6DL后没有停止脚步,凭借着在开发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开发队伍、开发流程与开发模式,锡柴独立进行全系列发动机达到欧Ⅲ排放标准的开发。
    实施了设计开发、整车匹配、协作配套、机构组织、管理机制、成本价格、质量控制、工程建设、市场策划、设备采购10大同步工程,逐渐摸索创出了一套高效实用的开发体系,辅助以数字化的开发和管理工具,开发速度提高50%以上,设计周期缩短2/3,试制和试验周期缩短1/3。
    2009年底,锡柴为了满足国内重型商用车对272kW~309kW功率档次发动机更新换代的需要,锡柴自主开发研制的新一代柴油发动机奥威11L升机下线。该机拥有3项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可以说这款产品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在国内同功率同档次产品中处于领先地位,受到用户的青睐。从完善体系增强创新能力上突破
    进入新世纪,以安全、节能、环保为主题的新技术革命,引发全球汽车新一轮创新浪潮。产品技术的竞争日益激烈,技术强者赢,能力强者胜,成为当前中国市场优胜劣汰的铁定法则。“体系优势是代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在产品开发中,我们不断创新观念,形成新的科研开发思路,特别是打破了原来老的体制与机制,建立起全新的系统的研发体系。”钱恒荣告诉记者。
    近年来,一汽锡柴贯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开发道路,在借助外智研发奥威等新品的过程中,学到了先进的方法、流程,提高了消化吸收的能力,逐步具备了再创新和独立自主研发的能力,使企业的自主体系优势日益凸显。
    一汽锡柴正是由于注重完善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使自主研发的满足国Ⅲ、国Ⅳ排放的中重车型柴油机、轻型车柴油机等一个个新品相继问世。
    中国的国情和市场决定了发动机生产企业既要有引领重型车市场的“阳春白雪”高端产品,又要有适宜农用车市场的“下里巴人”大众化产品。
    如何做到“十全十美”?“只有通过创新,生产最经济、最实惠、最适应中国国情、民情的系列化产品,将优秀的科技成果转化为最适合用户赢利需求的‘挣钱机’,才能使锡柴在自主开发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钱恒荣说。
    按照这个思路,锡柴以市场为第一信号,贴紧用户,抓住排放升级,实施重点平台战略,加速阶梯化产品拓展,加快多元化结构调整,使各个平台产品的开发拓展和挖潜提高,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