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600亿元 实现三跨越

2010-2-7 0:0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09年,我省渔业经济总产值突破600亿元大关,达到604亿元,同比增长10.6%,渔业产值增加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增加值的14.3%,居全国内陆省份之首;水产品总产量突破200万吨大关,达到205万吨,居内陆省份第二位;水产品出口创汇达1.64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额达1.3亿美元,同比增长31%,继续位居全国内陆省份第一;全省渔民人均纯收入突破7000元大关,达到7046元,净增652元,高出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近2000元。 
  打破出口壁垒创汇逆势增长 
    2009年,当春的脚步踏上赣鄱大地,带来的却是料峭寒意——国际金融危机对我省水产品出口尤其是三大支柱产业的鳗鱼、小龙虾等造成巨大冲击,出口价格下跌,订单减少。一季度,全省水产品自营出口额减至1104万美元,同比下降了50.4%。 
    省渔业部门会同银行、商检、外经贸等部门联手出招:在水产品出口大县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示范区,开展水产养殖备案基地GAP认证,有效应对国际市场贸易技术壁垒,降低经营风险;为应对输美小龙虾反倾销案,省渔业部门支持江西鄱阳湖四海国际水产集团聘请美国律师团,美国商务部重新审理小龙虾企业时,最终裁决给予该集团零关税待遇,扩大了产品在美国市场的覆盖率。去年,这家水产集团小龙虾出口额达3000余万美元,同比翻了两番多,一跃成为全国同行业龙头老大。 
    为帮助企业解决欧洲鳗出口退税问题,省农业厅会同省商务厅向国家有关部门请求延续欧洲鳗出口退税政策;针对进口国越来越苛刻的各种技术贸易壁垒,出口企业纷纷在进口国设立销售公司,规避了市场风险,扭转了一季度量额双双大幅下降的被动局面,从去年二季度开始,全省水产品出口出现大幅回升,并成为全国水产品出口增幅最大的省份。 
  企业做强做大渔农大获丰收 
    围绕产业发展、渔(农)民增收的目标,快速推进是我省现代渔业发展最大亮点之一。 
    滨湖重点渔区“三万工程”(即万亩以上连片标准化池塘改造、亩均销售额和养殖户人均纯收入超万元)和丘陵地区“千万万工程”(千亩以上连片标准化池塘改造、亩均销售额和养殖户人均纯收入超万元)亮点纷呈。全省4.6万亩池塘基本达到了“池成方、埂成型、路成条、树成行、渠成网、灌可进、排可出、入能通、出能畅”的标准。平均亩产量增加330公斤,亩增收节支1705.5元。 
    为调动渔民的养殖积极性、我省把维护渔民物权、解决渔民小额贷款的抵(质)押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全国率先全面完成了养殖证核发。 
    面向两个市场(即国际市场和国内超市),主攻“三大”系列产品(即厨房食品、熟食冷冻食品及方便即食食品),各地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好戏连台。江西东海食品有限公司投资4800万元,引进世界一流技术和一流设备,在广丰县兴建了全球第一条标准化淡水鱼糜及其深加工生产线,今年精深加工可达1.5万吨;江西四海鄱阳湖水产集团与香港水产商会、广东顺德国通物流及深圳物流等合作,在龙南县兴建了供港淡水鱼中转中心,成为江西供港农产品的又一条重要绿色通道,也是国内第二条供港淡水鱼直通通道。 
    “龙头”乘势昂头,产业势力骤增 
    “水产业只有上规模、上水平,才能做大做强。”1月31日,在江西省鄱阳湖壹号渔业集团,县水产局局长王克振观点鲜明。这家全省首个水产企业集团于去年组建后,已建成全省最大的水产种苗繁殖基地,建立了水产种苗—养殖—饲料加工—休闲渔业—产品销售等完整的产业链,有26个水产品获得了国家有机水产品品牌,集团全年实现产值1.4亿元。 
    组建大型水产集团是水产业发展的方向。各地聚集生产要素,引导企业整合优势资源,组建了江西映红渔业集团、宜春三高绿剑农业集团等水产集团。目前,全省共有10多家集水产加工、流通、养殖为一体的水产集团正在组建中。在一批水产集团的推动下,全省水产龙头企业实力增强,带动农民致富能力增强,拓宽了我省水产品的流通渠道。去年,我省省外销售水产品达76万吨,外销产值近9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5%和10%,水产品外销量的快速增长,促进了我省水产品市场价格的稳定和渔民收入的增加。(易建平 本报记者 宋海峰)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