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思考题:服务业为什么大而不强?

2010-2-4 23:4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下,第三产业已成为广州经济增长的首要推动力。 
  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广州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35亿元,占G DP比重达60.97%,第一次超过60%,与国内主要中心城市相比,这一数据仅次于北京。按国际标准,服务业增加值占G DP比重超过60%即进入“服务经济”阶段,广州正步入这一发展阶段。
  高端服务业增幅创近年新高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广州现代服务业发展中,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等高端服务业显得格外突出。其中,金融业增加值590亿元,增长近30%,创近年来新高。信息服务业收入达1150亿元,增幅达21%.
  以天河区为例。记者从天河区采访了解到,去年,天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08.00亿元,同比增长12.5%.为天河经济作出贡献最大的是第三产业,近年来该区第三产业增长值对G D P增长贡献率稳定在80%以上,其中起关键作用且有巨大增长潜力的就是高端服务业。天河区政府负责人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天河是高端要素集聚之区,天河软件园、羊城创意产业园、广州创意港、广州信息港、珠江新城C B D等,汇聚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众多要素,为推动天河区产业高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去年天河区重点推进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和天河软件园建设,促使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取得积极进展,近40个项目被列入省、市重点建设项目或市现代服务业项目库。”天河区委书记杨建城说。
  杨建城表示,去年天河区配合广州市加快推进珠江新城基础设施及服务配套建设,实施配套政策吸引金融企业,迄今已入驻金融机构35家,金融功能区渐趋形成。天河软件园高唐新建区加大了在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力度,中国移动南方基地一期工程投入运营,全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软件收入均以30%以上幅度增长。
  整体来看,在高端服务业发展上,今年,广州市计划编制实施的《广州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将落实关于加快发展总部经济的实施意见,以中新知识城、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广州保税物流园区、南沙保税港区、白云空港保税物流中心等现代产业体系载体建设。
  规划中的服务业功能区包括珠江新城-员村地区、琶洲地区、白云新城地区、白鹅潭地区和城市新中轴线南段地区等,重点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务会展、总部经济、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等高端服务业。
  大型骨干企业挺起“服务经济”脊梁
  在广州向“服务经济”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阶段,市内外大型骨干企业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记者昨天从广东省最大的国有商业集团———广州百货企业集团采访了解到,去年,广百集团经营规模同比增长21.45%,利润总额同比增长32 .06%,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17.17%.广百集团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介绍,去年集团旗下广百股份连签6大百货门店,开出4家门店,网点拓展触达西南和华中地区省会城市。集团还拓展大型广佛物流中心,拿下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15万平方米广州交易会旧址流花展馆项目,打造集会展、商贸业态的广州商业名片;规模巨大的广州国际商品展贸城首期580亩国际“新材料展贸港”也签约。
  广百集团董事长、广州商业总会会长荀振英表示,《珠三角发展规划纲要》将广州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这对商贸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荀振英认为,广州要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应该努力实现“七个打造”,即:打造具有国内外美誉度的网点,打造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商圈,打造具有国内外辐射力的展贸园区,打造具有国内外服务力的物流中心,打造具有国内外交易力的网上商务,打造具有国内外吸引力的餐饮聚集区,打造具有国内外竞争力的商业龙头企业。
  荀振英表示,今年在广州举办的亚运会盛事,必然带动本地第三产业的发展,百货零售业面临更大的发展空间。“广百集团要打造两艘航母:一是做大百货规模,打造零售商业航母。二是推进产业升级,打造现代服务业航母。”荀振英说。
  在本土企业快速成长的同时,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纷纷落户广州。例如,阿里巴巴网络公司华南区总部入住广州科学城,全球最大快递企业联邦快递亚太中心进驻白云机场,新加坡知识城落户广州开发区。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
  “广州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空间巨大”
  中山大学中国第三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江帆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广州发展服务业的目标是先辐射周边地区,然后才是整个华南地区乃至全国。他认为,广州进一步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空间很大。首先广州要提高服务业的档次,服务业是没有边界的,不能只为广州的工业服务,在发展服务业上固守“山寨观念”。特别是广州的服务业还要把珠三角的制造业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珠三角地区服务业短,制造业长,服务业比较弱,广州服务业在这一块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其次要为服务业提供服务,国内其他城市还没有意识到的一点,广州具有这方面得天独厚的优势,产业集群发达,可率先在为服务业服务上探索出发展路径;最后广州的服务业还要为农业服务,虽然广州的农业很少,但广州却拥有最强的农业服务力量,比如农业科研可以为东西两翼,沿海地区提供农业服务。
  “在发展现代服务业过程中,广州可以与香港优势互补,因为两者之间存在互补性,还应该因地制宜,各区要突出特点,比如白云区以空港经济为依托大力发展与交通相关的服务业,黄埔区则可以依靠海港来发展现代服务业。”李江帆说。
  地理纵深
  广州服务如何摆脱“大而不强”?
  日前召开的广州市2010年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广州市副市长邬毅敏指出,去年广州市服务业比重已超过60%,开始进入服务经济为主体的发展阶段。但是,这一比重仍远低于香港、台北等先进地区,服务业竞争力指数不到香港的1/3、新加坡的1/2.服务业仍然主要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仍未根本摆脱“大而不强”、“大而不优”的状况。
  邬毅敏认为,广州必须在发展高端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服务业集聚发展等方面有新突破,扩大服务半径,精心打造“广州服务”品牌,通过发展“强辐射、大控制、枢纽型”的现代服务业集群体现广州“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现代市场研究所副所长胥东明接受本报采访时分析,广州服务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服务业档次较低,大多集中在传统的服务领域,包括餐饮,物流和商贸等行业,而且以力量弱的小企业为主,根据工商部门2008年末的统计,广州所登记的个体工商户就达到了55万户,而这里面90%都从事服务业。第二,广州服务业技术含量低,传统服务业迫切需要向现代服务业进行过渡和转型,这要靠先进的信息技术,新型的结算手段和营销手段、发展理念来装备自己。第三,服务业“本轻利薄”,很多企业拿不出多余的资金来升级自己,政府公共服务平台欠缺,因此广州服务业缺少像阿里巴巴那样的龙头企业。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