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六大新兴产业将获政策支持

2010-2-3 15:58: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2010年江苏省工业经济主要预期目标业已确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9万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8.5万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85万亿元,同比增长13%。 
  
在近日召开的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9年,江苏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超过166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2%以上;完成销售收入超过7万亿元,增长11%左右;实现利税、利润分别增长20%左右。 
  
“整个工业经济的增量增速好于年度预期、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东部地区相关省份,在全国率先实现企稳回升。”江苏省经信委主任陈震宁说,大量有说服力的数据清晰显示出去年江苏工业经济由低到高、持续向好的运行轨迹。 
  
陈震宁表示,2010年是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巩固发展经济企稳回升好局面、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变的关键一年。他要求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开创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新局面。 
  
加快发展六大新兴产业 
  
陈震宁说,2010年,江苏省将把新兴产业放到优先发展的位置,抓紧出台规划纲要和实施意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和服务外包、传感网六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实现更大突破。 
  
一是突破关键技术。瞄准国际产业发展新动向,选择具有突破条件的关键技术作为主攻方向,组织产学研联合、企业技术创新联盟,实施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攻关计划,突破规划纲要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努力抢占发展制高点。充分发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作用,排定项目,组织攻关,实现突破。 
  
二是实施示范项目。在六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围绕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大应用项目推进和新产品开发等,排出一批产业化示范项目,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进一步促进新兴产业壮大规模、提升水平,不断提高新兴产业占全省工业经济的比重。 
  
三是培育龙头企业。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引导优势要素有效集聚,实行政策优先扶持、资金优先安排、人才优先引进,培育一批技术领先、增势迅猛、前景广阔的龙头企业。 
  
四是创建示范园区。按照合理布局、错位发展、优势互补、有序竞争的原则,加快现有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科技园、创业园区的转型升级。围绕提升完善新兴产业链,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攻关、招商引资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现有园区进一步上规模、上水平,充分发挥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今年全省争取培育5个千亿级、10个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和特色基地。 
  
充分利用比较优势 
  
江苏有多个产业在国内乃至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和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如装备制造业产品门类较全、技术含量较高、产业规模较大,经济总量在省内各行业和全国同行业领先,占全省工业的近38%,占全国的1/4;电子信息产业国际化程度较高,规模总量不断扩大,占全省工业的20.8%,也占全国产业总量的近1/4;纺织工业形成了从原料到服装、家用、产业用终端产品制造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制成品比重达到80%,占全国纺织工业的23.1%;船舶工业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产业规模占全国的30.5%;光伏产业规模居全国首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光伏电池产量约占全国的61%,占全球的20%,风电整机制造能力达到100万千瓦。陈震宁说,这些优势产业要立足于国内乃至世界领先定位新一年乃至“十二五”的发展目标。 
  
江苏主要产业比较优势明显,同时也存在薄弱环节。陈震宁表示,需要整合各种资源,落实有针对性措施,切实有效地加以解决。具体而言,就是重抓产业、行业龙头,找准支撑点和增长点,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强化主要产业的产业链条,排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优势企业,一批集成组装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一批产出规模大、在行业内有重大影响的骨干企业,督促帮助其做好发展规划,并对产业链上的重点建设项目予以倾斜支持。 
  
扎实推进“两化融合” 
  
“两化融合”是今年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的重点。陈震宁表示,将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优先推进工业领域的信息化进程。根据行业发展特点和分类指导原则,研究制定不同行业、不同规模的企业信息化解决方案。以设计数字化、装备智能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为主要标准,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的引导推进。大力推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培育和引进生产性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为工业企业提供信息化整体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以制造业和信息服务业需求为导向,办一流的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并着力提升电子信息软件、硬件产品检验检测平台水平,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手段支撑。 
  
具体落实责任主体,积极推动“两化融合”重大示范工程。一是扎实开展试验示范区工作。集中行业资源,聚焦重点领域和核心环节,实施“两化融合”的重点示范性工程,形成“以点带链,以链带群,以群带区”的发展格局。优先推进南京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进一步扩大省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惠及面,推动国家级和省级试验区协同发展。二是推动传感技术应用。大力推进智能工业、智能环保、城市智能交通、智能灾害防控、智能农业、智能公共安全、智能医护、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十大示范工程,促进传感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传感网产业加快发展。三是加强区域合作。积极推动长三角区域信息化合作,在CA交叉认证、无线电协同监管、城际通卡互联互通、会展品牌交流合作等方面推进一批重点工程,提升区域信息一体化水平。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