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物流给我们十大事件

2010-2-2 0:31: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编 者 按
    渐行渐远的2009年,是我国物流业发展进程中艰难的一年,但也是我国物流产业加速升级发展的一年。说其艰难,因为在金融风暴的市场大环境下,物流需求萎缩,市场低迷;说其加速升级,因为国民经济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及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产业发展的政策,使物流业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力度加大。
    即使在2009年低迷的市场大环境下,中国物流业仍保持平稳的发展态势。物流企业整合步伐加快,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8%。近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揭晓了“2009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行业十件大事”,盘点了2009年中国物流业的发展成绩。
    2010年是中国的 “

事件一:国务院发布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内容:2009年3月25日,国务院出台《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以下简称 “《规划》”)。《规划》强调了物流业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加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针对性地提出了为期三年(2009~2011年)的物流业发展任务,明确提出十大主要任务、九大重点工程及九大政策措施。
    背景: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并延续到2009年的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受此影响导致我国物流需求萎缩、市场低迷、物流企业信心不足、经营困难加剧。
    影响: 《规划》不仅着眼于物流业自身的平稳发展,同时强调了对其他产业升级发展的作用。物流业的平稳发展和产业升级加速,也是其他产业做大做强的润滑剂和助推器。 《规划》出台后,各级政府因地制宜地推出了一系列扶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有效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2010年是 《规划》落实的关键年,相关细则也将陆续出台。

事件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出60条物流政策建议。

    内容:60条政策建议是从行业关注的六大焦点问题提出的。分别是:《关于物流业税收问题的政策建议》、《关于物流业发展中有关交通管理问题的政策建议》、《关于物流业投融资问题的政策建议》、《关于推进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发展的政策建议》、《关于支持物流企业做大做强的政策建议》和《关于支持物流园区发展的政策建议》。
    背景: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规划》精神,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2009年5月组织了三个调研组,分赴珠三角、长三角和中西部地区进行了调研,并就《规划》中提出的“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融资、做大做强、交通管理及制造业和物流业联动等方面的问题”召开了专题座谈会,反复讨论修改;并于2009年9月份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60条制约和阻碍物流行业产业升级和业务转型的政策建议。
    影响:60条物流政策建议集中反映了物流企业的政策诉求,具有普遍性和紧迫性。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起草相关文件,与有关部门协调。为《规划》相关细则的出台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可行性很强的蓝本。如果有关政策建议能够及早出台和落实,将进一步健全我国物流产业政策、改善产业环境。
 
事件三:    国务院批准自2009年1月1日起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到2009年底已有13个省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撤销站点1430个。

   内容:2008年12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的通知”,要求自2009年1月1日零时起实施成品油税费改革,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和配套措施。同时,要求取消养路费等6项收费,并逐步取消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
    背景:2009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的冲高回落,为我国成品油价格和税收改革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需求不断增加。实施多年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形成机制,不能正确反映我国成品油的供需关系,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对物流业来说,特别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成品油价格和税费形成机制,以费代税、负担不公平等弊端,不利于物流业发展;二级公路收费规模过大,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加重了物流企业的负担。
    影响:物流企业的燃油成本占到运输成本的30%。改革体现的 “多用油,多缴税;少用油,少缴税”的公平税负原则,使物流企业税费机制日趋公平、合理,加快了物流企业践行 “绿色物流”步伐,推动了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而撤销的1430个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站点,在减少了物流企业在公路运输环节的不合理收费的同时,更能提高企业的物流效率。
 
事件四:    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委托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推荐物流税收试点企业,并将税收试点工作常态化。

   内容:2009年8月,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推荐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各地物流牵头部门在每年3月和9月将符合条件的试点备选企业名单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汇总后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试点企业基本条件是:具有运输、仓储等外包的经营业务;最近一年营业税及附加实际缴纳额不低于100万元;无不良纳税记录。
    背景:自2005年起,经国家发改委推荐,国家税务总局先后确认了4批、394家物流企业纳入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实践表明,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减轻了试点企业的税务负担,增强了企业实力,为物流业健康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总结经验和评估绩效的基础上,将试点工作常态化,使更多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试点政策。
    影响:税收试点工作常态化等是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又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有效地解决了试点企业营业税重复纳税的问题。而且税收试点工作常态化,能让更多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加入进来。随着试点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是根除物流行业税费不合理 “顽疾”的一个好开端。

事件五:   “落实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专项资金”、 “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服务业聚集区专项资金”相继设立,一批物流项目得到财政资金支持。

    内容:2009年3月至10月,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先后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专项投资管理办法》、《中央财政促进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关于2009年服务业聚集功能区项目资金申报指南》,将专项资金分别用于支持《规划》中的重点物流工程;服务业的技术升级、设施改造、网点建设、系统平台建设、人员培训、公共服务等方面;及商贸园区、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升级改造。
    背景:《规划》强调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而目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求,对现有物流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和规划建设一批功能完备的物流项目势在必行。
    影响:资金瓶颈一直制约着物流产业发展。借国家大力扶持物流业发展的契机,设立扶持物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能加快物流产业升级步伐。而且通过政策杠杆撬动民间资本投入,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专项资金扶持领域和项目的设定和国家对项目规划的大局观,避免了物流项目的重复建设,可谓一石数鸟。

事件六:     采购经理指数 (PMI)准确预测经济回升势头,引起国务院领导重视和全社会广泛关注。

    内容:所谓PMI指数是指国际通行的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对国家经济活动的监测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通常PMI指数在50%以上,反映经济总体扩张;低于50%,反映经济衰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PMI的工作已经做了多年。2009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每月发布的PMI指数,与国民经济发展态势保持了高度的一致性,引起国务院领导重视和全社会广泛关注。
    背景:当全球经济还被金融风暴阴云笼罩之时,温家宝总理不止一次表示,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而信心来自于自信,更来自于对未来经济发展形势的准确把握。但长期以来,我国对工商业宏观经济监测指标上不健全。
    影响:事实上,PMI指数主要是对制造业经营生产企业监测数据的反映。而制造业是物流业的主要服务对象。及时了解、掌握制造企业发展状况,准确预测其发展动向,能使物流企业掌握客户需求,方便其制定经营策略,对物流企业大有裨益。更为重要的是,2009年下半年以来,PMI指数一路走高,增加了人们战胜金融危机的信心。

事件七:    商务部组织开展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创建和评审工作。

    内容:2009年8月,商务部发布《关于开展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工作的通知》要求,从2009年起,拟用3~5年时间,开展包括示范城市、示范园区、示范企业和示范技术在内的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工作。通过示范创建,在全国范围内形成35~40个示范城市、70个左右示范园区、300家左右示范企业和一批物流示范技术。
    背景:2008年商务部曾发布《关于加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指导意见》和2009年3月国务院出台的《规划》,都强调了加快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更好地发挥现代流通业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先导性作用。
    影响:申请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要求其必须有 “一技之长”才能配得上 “示范”两字。这使得申请城市必须对自身在流通领域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情况,进行一次系统的调研,了解城市的商贸物流服务能力,掌握城市的区位条件和商贸物流需求状况,明确流通领域现代物流发展的优先主题。如城市配送、农村物流等。因此,通过流通领域现代物流示范城市创建和评审工作的开展,不但能提高城市的商贸物流能力,而且通过对自身的 “大摸底”,即使不幸落选,也可以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市的商贸物流。
 
事件八:    全国铁路全年完成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营业里程跃居世界第二位。

   内容:2009年完成铁路基本建设投资6000亿元,比上一年增加2650亿元,增长79%。全年全国铁路共完成新线铺轨5461公里、复线铺轨4063公里,投产新线5557公里;其中客运专线2319公里,投产复线4219公里、电气化铁路8448公里。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位。
    背景:铁路运力不足一直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尤其在电煤等大宗物资运输上瓶颈突出。目前铁路发展也与综合运输结构建设不协调。同时,在遭受进出口贸易寒流冲击下,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方式。中央政府果断出台了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方案,其中铁路项目建设资金占据了相当的比重。
    影响:6000亿元的铁路基建投资,和铁路营业里程的快速增长,显示出国家对铁路这种高效、低碳的先进运力的支持,对综合运输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快捷、高效的铁路运输是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基础环节,将极大地推动我国陆地物流的发展,同时为海铁联运、公铁联运等先进生产方式提供基石。
 
事件九:    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下发 《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
   内容:2009年5月23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提出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目标:着力打造管理集约化、网络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的现代农村邮政物流综合服务平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完善经营机制。到2012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
    背景:从中央1号文件连续7年锁定在“三农”领域,到免收沿袭几千年的农业税,体现了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特别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家出台的“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惠农、刺激农村消费政策成效显著,更加印证了振兴农村经济、挖掘农村消费潜力在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影响: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城镇经济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邮政系统在农村具有良好的基础,网点几乎覆盖了每一个自然村。通过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完善经营机制”等措施,运用现代物流管理手段,修复农村市场的邮政网点,加强市场监管,健全完善经营机制,对发展农村物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事件十:
    新修订的 《邮政法》10月1日起实施。
    内容:2009年4月颁布,并于10月1日正式实施的《邮政法》。新《邮政法》的核心内容是:一是建立了邮政普遍服务的保障和监督制度,将保障公民通信权利作为立法的重要内容;二是建立快递市场准入制度,明确了包括快递企业、快递业务、快件的法律地位;三是适应邮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建立政企分开、权责明确、职能统一的邮政管理制度,并进一步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
    背景:1986年根据政企合一邮政管理体制制定的《邮政法》,面对邮政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和邮政业发展、政府监管面临新的形势,其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2005年8月,国务院通过《邮政体制改革方案》,启动了邮政体制改革。
    影响:对于新 《邮政法》,非邮政快递企业给予极大关注。新 《邮政法》给了民营快递企业一个合法的身份,设立了快递市场准入制度,规范快递市场,保障公平竞争,有利于快递市场的健康发展。但邮政专营范围的有关问题仍待明确界定。(隋秀勇综合整理)

世博年”,也是实施 “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还是物流业发展的 “攻坚年”。站在2009年的丰碑上,相信中国物流业能走得更好!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