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企提价自救,须慎行

2010-2-14 22:33: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实习记者张金永本报记者王亚彬
    新一轮的铁矿石谈判开始,宝钢、武钢等钢企代表重回“一线”,与全球三大铁矿石企业谈判,但谈判进程仍举步维艰。此种被动局面由来已久且原因众多。在矿石谈判屡屡陷入被动的情境下,任何不利于谈判的消息一旦出现,都会引发国人的极大争议甚至愤恨。
    每次铁矿石谈判前夕,由宝钢领衔的国内钢铁巨头出台的月度或季度价格都会牵动国人的敏感神经。2007年11月20日,宝钢产品提价,下一年度铁矿石涨价65%;2010年1月10日,宝钢再次带头提高产品出厂价格,此举激怒了国人,“白眼狼”“卖国贼”等的激烈言辞频频传来,人们开始认为正是宝钢不适时机的提价行为成为导致铁矿石谈判不利的重要原因。最终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宝钢2月份无奈放弃提价。
    事实上,钢企提高产品出厂价的行为,表面上是对铁矿石谈判前景不看好的一种表现,是提前补救铁矿石涨价造成利润下滑的“自救”行为,但实际又反映出,钢企对未来钢材需求是看好的,而这恰恰正中铁矿石巨头们的下怀,为其叫涨铁矿石价格提供口实。这种引发整个产业链连锁反应的提价究竟是在“救自己”还是“咎由自取”?
    钢企提价的原因是什么?钢企根据市场行情提高其主要钢材产品出厂价格,本无可厚非,但是这种提价,并波及相关用钢行业,应该是在根据供求关系及生产成本等实际情况下来进行的,当前钢铁行业的需求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好转,在这种情况下不顾实际硬要提价只会给下游行业造成巨大的压力,这也是宝钢涨价饱受争议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铁矿石谈判的关键时期,钢企提价更应该慎之又慎。
    包括宝钢在内的国内钢企屡屡在矿石谈判前夕涨价,很大原因在于他们已经做出了铁矿石涨价的预期,这种行为美其名曰是因为铁矿石谈判不利,提高产品出厂价格以弥补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和企业即将面临收益的下降。
    因钢企的“自救”提价带来的“蝴蝶效应”很可能引起这个行业的不利变化。钢价的提高导致铁矿石价格水涨船高,铁矿石价格的高涨导致钢企生产成本增加,产品出厂价格提高,最终导致我国钢铁行业乃至相关行业竞争力的下降。
    也有专家认为,在市场经济中,以企业自身发展强大为出发点的做法不能说有错,但是站在行业全局来看,若企业的个体行为损害了全局利益,不利于行业长远利益,那么这种行为就不可取。
    最为重要的是,个别钢企的提价行为往往成为要挟中国以提高铁矿石价格的砝码。我国在铁矿石谈判中处境被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钢企“心不齐”“各怀鬼胎”,追逐短期利益,“舍大家,保小家”的“散沙”行径。
    反观铁矿石巨头,他们屡次在铁矿石谈判的紧要关头,或制造供不应求、生产供应不上的假象,或不断放风矿石涨价预期,在舆论战方面搞的风生水起。相形之下,我们在谈判细节和斗争经验方面还很不成熟。
    在铁矿石谈判的关键时期,国内钢铁行业应该“统一意见、一致对外”,而不是只想着“自保”。
    我国是铁矿石进口大国,倘若在铁矿石的谈判中,能够做到顾全大局,一致对外,其结果定将呈现另一番情景;反之,不免会有“咎由自取”之嫌。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