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建好农村公路 做实民心工程

2010-12-7 14:5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目标。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发展,特别是2006 年掀起农村公路建设高潮后,农村公路建设成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响动”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十一五”期间,全市农村公路总投资近400 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5 万公里,基本实现农村公路乡镇通畅、行政村通达的“双百”建设目标。 
  一、加强领导,形成建设合力 
  农村公路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投入最多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十一五"重庆交通发展的重要“一翼”,也是覆盖面最广的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十一五”期间,我市按照"统筹规划,分级管理;部门扶持,当地为主;因地制宜,发动群众;确保质量,建养并重"的原则,建立以各区县(自治县)政府为责任主体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运行机制,推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运输一体化发展,走科学创新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4 年,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领导小组成立,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担当组长、副组长,并将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公路局,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农村公路建设的重大问题。2006年,时任王鸿举市长主持召开全市农村公路建设电视电话会议;市政府与各区县政府签订《“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责任书》,并将每年农村公路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对区县党政主要领导考核指标。2008年,时任黄奇帆副市长召集市财政局、市交委等有关部门,借现场督办政协1 号提案专题研究农村公路建设融资问题。2009 年,凌月明副市长主持召开全市农村公路专题会议,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公路。同时,市级发改、财政、交通、国土、农业、审计、监察等部门,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实行责任包干、联动推进,切实加强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指导、服务和监督,形成了农村公路建设的强大合力。 
  二、科学决策,明确建设目标 
  2003 年以前,我市农村公路投资和建设基本以区县为主体,全市农村公路基本情况和发展目标缺乏全市统筹考虑。2003 年后,市交委、市公路局组织对全市农村公路进行了大规模摸底,并形成基本数据库。2004 年,根据全市农村公路现状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市政府审议通过《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规划(2004~2010 年)》,《规划》提出“到2010 年实现100% 的乡镇通油(水泥)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100%通公路、力争50%的行政村通油(水泥)路”的建设目标。2008 年市委三届四次全委会进一步明确,到2012 年我市实现“乡镇通畅和行政村通达率100%、行政村通畅率60%”的目标,各区县根据自身财力和实际发展需要,实事求是地规划本地区建设目标,注重速度和质量、速度和标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确保农村公路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三、多方筹措,保障建设资金 
  我市大部分农村处于山区,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农村公路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如何落实建设资金是面临的最大难题。“十一五”期间,我市创新思路,多渠道、多途径、多层面筹措,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有稳定来源。一是积极争取国家补助。市委市政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交通运输部补助重庆农村公路建设资金71.5 亿元。二是强力落实市级投入。 
  2006 年7 月,市委常委会和市政府市长办公会研究决定:用今后15 年市级财政增长的20%还本付息,向国家开发银行贷款50 亿元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市级承担全部还本付息资金共计90 亿元。三是敦促区县配套落实。各区县也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和贷款融资力度,全市各区县财政及贷款投入近200 亿元。四是整合利用其他资金。我市将中央投入、市级补助、市发改委专项资金进行整合,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如2010 年,市交委与市发改委共商,将市发改委关于农村公路的资金1 亿元整合利用。各区县也将市级补助和与农村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农业、库区建设资金整合利用,避免了重复建设。五是引导社会资金投入。一方面,鼓励相关企业出资。 
  各区县创新思路,“八仙过海”,采用拍卖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等方式,最大程度筹措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永川区三教镇钢厂拿出300 余万元修建10 公里水泥路,胜利路吊水洞煤矿拿出500 余万元修建5公里沥青路;沙坪坝区回龙坝九龙桥,系由当地一家企业出资300 万元修建。另一方面,吸引个人捐资投劳。2007 年以来,忠县发动社会捐赠和“一事一议”筹资近3 亿元,綦江县发动社会捐款3000 余万元。永川区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和当地企业主有近100 人捐资修路,其中捐资300 万元以上4 人,100 万元以上6 人,20 万元以的39 人;该区朱沱镇九层岩村2 社的胡建祥在外务工,拿出375 万元由其90 岁高龄的老母亲代管修建农村公路,十分感人。彭水连湖镇白水村通村公路,当地村民为确保其按时通车立下“生死状”,自愿投工投劳600 多个,冒着烈日和生命危险奋战在悬崖峭壁上,3个月后顺利完工。 
  四、健全机制,规范建设管理 
  为确保农村公路健康发展,2006 年,市交委先后出台《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管理办法》、《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等,对农村公路建设审批、质量、资金、验收等环节进行全面规范。并且通过不定期抽查、交叉检查等方式强化质量监管。成立农村公路建设廉政巡查小组,加强资金审计,督促整各类问题。 
  2010 年,市交委出台《“十一五”农村公路“双百”目标工作方案》和《2010 年农村公路实施意见》,为进一步确保“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市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理顺公路养护体制的意见》,敦促各区县政府切实将区县公路养护经费和人员基本支出纳入区县财政统筹,确保养护机构、人员和经费“三落实”,形成了我市农村公路养护长效机制。 
  同时,我市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进度管理。一是做好进度分析。每月汇总农村公路建设进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措施。二是开展现场督查。市交委、市公路局每年定期组织对部分区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进行现场跟踪督查;对建设任务完成难度大的区县,要求其提出下一步拟采取的措施,并作为市里跟踪督查的重点。三是及时召开片区促进会。仅2010 年,就分别召开渝东南、渝东北农村公路建设片区会,组织完成“双百“任务的区县介绍经验,督促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坚决完成任务。 
  五、狠抓监管,确保建设质量 
  农村公路涉及范围最广,筹资投入十分不易,工程质量备受关注。2008 年起全国开展为期3 年的“农村公路建设质量年”活动,我市以此活动为契机,切实采取措施,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一是完善质监机构。在市交委支持下,全市成立区(县)公路质量安全监督站35 个,建立有资质的工程试验室16 个,并配有专用设备和人员。二是聘请义务监督员。按照交通运输部“政府监督,群专结合”要求,2010 年市公路局聘请质量义务监督员113 名,为市级监督员发放聘书和义务监督员证,提供一套“农村公路重要文件汇编”材料,并保持与义务监督员之间的信息畅通。同时,各区县也根据实际聘请一定数量的质量义务监督员,从而形成了全市近万名监督员参与、每一个项目路都受监督的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网络。 
  三是质量专业抽检。市交委委托专业机构对全市农村公路建设质量进行随机现场抽检,并将抽查结果在全市通报。四是组织区县互检。从2007 年起,市公路局每年组织开展区县农村公路质量交叉检查,并形成交叉检查报告,达到了互相学习、互相监督、共同提高的目的。五是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执行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规定,通报批评质量较差、进度较慢的区县和履约差的施工单位。先后对7 家施工质量较差的企业进行了通报,对5 个区县进行了处罚,督促业主单位返工、整改、调整施工工艺300 多公里。其中,秀山县2009 年对全县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抽检18 次,查处质量案件5 起,处以罚款56 万元。 
  近来年,我市农村公路质量稳步提升,2009 年全市农村公路总体抽检合格率达到94.6%,较上年提高4.6%,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今年底主要抽检指标将达到95.7%。 
  六、宣传发动,营造建设氛围 
  2006 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吹响“集结号”后,将宣传发动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推手”,市交委、市公路局和各区县,通过组织主流媒体开展集中采访报道,召开农村公路建设片区会、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等形式,进行引导和广泛发动。尤其2007 年,我市组织到各区县巡回报告农村公路建设先进事迹后,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到农村公路建设的意义、工程建设的艰辛等,激发了广大村民参与修路的热情,为全市农村公路建设顺利推进,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时,广大农民群众把修农村公路当作自家的事,纷纷投工投劳、捐资捐物,农村公路建设中涉及的拆房、占地、青苗损坏等,村民按照“一事一议”协商解决,减少了公路建设的阻力,激发了公路建设的动力,从而不断推进全市农村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双百”农村路,连通千万家,客车到家门,出行更方便。“十一五”期间,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同步实施渡改桥、危桥(隧)整治和安保工程建设,并对部分道路边坡进行处置、完善排水设施和增加桥涵。农村公路建设这项最大“民心工程”,改善了全市农村交通条件,促进了农村客运事业发展,在服务新农村建设、服务统筹城乡发展中,日益显现出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