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塞车怎么办? 市人大代表献计交通拥堵问题

2010-1-27 12:3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近日,在中国江门网面向网民征集“经济社会发展十大热帖”过程中,交通拥堵成为热点话题之一。如何应对这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甜蜜的烦恼”?出席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部分代表建议,在达到国家法定工作时间、不影响单位内部运作的前提下,城区的行政机关和企事业等单位可以推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合理分流车流,减轻日趋严重的车辆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状况。    
  【网民发帖】    
  期待交通状况    
  得到改善    
  网友田粟在侨乡论坛发帖称:近年来,江门的汽车保有量逐年攀升,原有的道路相对显得狭窄,在高峰时多个路段出现交通拥堵已是周期性、常规性现象。面对堵车,我们该如何应对?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新建道路的规划工作,市区道路的改造应科学统筹,现有道路的交通分流应科学设置,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分流作用。田粟在帖子最后指出,江门离“堵城”还有一定的距离,政府应该未雨绸缪,及早部署,尽可能避免重蹈一些城市的覆辙。    
  也有网友发帖表达了对交通改善的期望,帖子中称:近来,江门有多项惠及民生的工程启动,如胜利大桥、东华大桥的建设等。虽然暂时在交通上有所不便,很多地方会堵车,但是想想不远的将来,宽敞的马路,畅通的出行,一派和谐,真是期待。    
  【代表跟帖】    
  可推行错时上下班制度    
  交通拥堵同样受到了市人大代表的关注。出席市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的高晓梅、叶德贤、卢文胜等代表提出建议,可在城区部分区域对行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推行错时上下班制度,合理分流车流,减轻日趋严重的车辆拥堵问题,改善交通状况。 
     
  市人大代表、新会区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高晓梅指出,截至2008年,江门市机动车保有量已接近160万辆,道路承载能力明显不足。交通高峰时段道路拥挤区域不断扩大,拥堵时间不断延长,缓解拥堵的措施大多被持续快速增长的交通需求所抵消,因此建议采用错时上下班或上放学和弹性工作时间的办法,以缓解交通压力。    
  高晓梅在建议中还列出了国内外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如德国一些大城市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施行错时上下班制度;日本针对技术研发人员工作的特殊性采取弹性工作制;香港采用弹性时间和核心时间相结合制,香港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核心工作时间为10时至15时,员工可以在9时至18时通过计时管理保证8小时工作时间;深圳市从2003年11月开始,将政府机关的上下班时间改为上午9时至12时,下午14时至18时,与学校、企业错开。    
  高晓梅据此给出了解决我市交通拥堵状况的建议:在交通繁忙路段的学校、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试行错时上下班或上放学制度,上班或上学时间从7时30分到9时30分,分成4个时段;下班或放学时间从16时30分到18时30分,分成4个时段,这样在每个时段可以减少1/2至3/4的人流车流量。建议在时间比较灵活的行业和科研单位实行弹性上下班时间制度,即每天8时至9时、17时至18时为上下班时间,通过计时管理制度保证8小时工作时间。    
  【政府回应】   
   今年大力改造公共交通设施   
   市长王南健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我市将加大公共交通设施改造力度,我市交通拥堵状况有望得到缓解。此外,我市有史以来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一次综合交通规划《江门市综合交通一体化规划(一期)》也已经完成。调查显示,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市小汽车年均增速23%,并且在逐年加速;同时,我市呈现摩托车出行方式向小汽车出行方式转移。该规划为我们描绘了一副城市交通美好蓝图:未来江门市与广佛都市圈、港深都市圈1小时可达,市域中心城市间1小时互达,三区一市(蓬江、江海、新会三区和鹤山市)内部各组团之间出行不超过45分钟,城市公交分担率达40%。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