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奏响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主旋律

2010-12-24 1:59: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座座长大桥隧,贯通经济动脉跨越发展天堑; 
  一个个亿吨港口,服务改革开放创造中国效率。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围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不断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科技创新成为引领和支撑交通运输行业科学发展的主旋律。
  回眸过去5年,交通运输行业深入贯彻科技创新战略,加大科技投入,搭建创新平台,健全创新体系,组织开展科技攻关,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行业竞争力,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建设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运输体系提供了重要支撑和保障。
  开展联合攻关 取得重大成果
  苏通大桥气势如虹,大桥通车之日,苏州、南通两地告别了绕行过江和汽渡过江的历史。随着苏通大桥通车,又一条南北经济动脉顺利贯通,又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提升了中国桥梁建设技术水平。
  苏通大桥的建成以及“苏通大桥建设关键技术研究”成套技术的取得,只是交通运输行业“十一五”重大科技创新成果的代表之一。“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紧紧抓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维护、安全保障、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急需的共性和核心技术,组织调动行业和社会力量开展科技攻关,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科技创新有力保障了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有力支撑了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书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
  长大桥隧建设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苏通大桥创造了最大主跨、最深塔基、最高桥塔、最长拉索4项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由桥梁大国迈向桥梁技术强国的标志性工程;秦岭终南山隧道取得了40余项科研成果,多项技术成果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
  特殊地形地质条件下公路建设技术跻身国际领先。形成了沙漠、冻土、膨胀土、岩溶、黄土、盐渍土等6类特殊地质筑路成套技术,湖北沪蓉西高速公路工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范本。
  航道整治和港口建设技术不断发展。以长江口深水航道整治为重点,形成了我国独创、世界领先的一整套大型河口航道治理的先进技术;港口建设重点突破在复杂环境条件下码头结构新型式、材料耐久性等关键技术及重大装备技术的攻关,推动了我国港口建设从沿岸近岸水域向离岸深水水域的发展。
  信息通信等高新技术的集成应用得到加强。电子政务、公众出行信息服务、道路运政信息化、港口物流管理、集装箱电子标签、空中交通管理系统、邮件自动化处理等方面的应用管理技术研究取得明显进展;智能交通和物流信息化实现由研究试验向集成应用转变;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已在10多个省市、500多个收费站建成1000多条ETC车道。  
  安全保障与节能减排技术取得重要进展。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公安部联合实施了道路交通安全科技专项行动,努力降低重特大交通事故;积极构建公路交通安全技术体系框架,实现了应用技术、管理技术、标准规范、长效管理手段的创新,示范路段重特大交通事故数、死亡人数连年大幅降低;水上安全、救助打捞、船舶检验等监管手段和装备不断加强、技术不断创新;港口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油改电”措施的推广已实现了年节油2000万升的经济社会效益。
  据初步统计,“十一五”交通运输全行业科研投入超过100亿元,比“十五”增长60%以上,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0多项,部分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为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创新能力 保障持续发展
  “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行业以加强交通科研基地、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强化创新能力建设,交通运输科技创新实力不断提升。
  不断完善行业重点实验室布局,43个行业重点实验室覆盖了公路、水路交通科技发展的主要领域,在开展高水平研发活动、培养优秀科技人才、进行高层次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工程中心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顺利推进,促进了交通科技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有效利用。一批国家级科技攻关项目有效提高了溢油、救助等应急能力,交通运输安全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积极探索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组织模式,交通企业在重大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等方面加大投入,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发挥,涌现出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交通企业。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注重加强科研条件平台建设,推进创新体系建设,为全行业科技持续创新提供了有力支撑。
  交通运输行业通过科研基地建设、重点项目研发、专项培训计划等方式,培养、锻炼和汇聚了一批交通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梯队逐步形成,人才队伍结构显著改善,交通科技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完善创新体系 推动成果转化
  5年来,交通运输部不断建立健全交通科技管理制度,完善交通科技创新政策,营造了有利于交通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管理创新,提高了交通科技管理水平。
  加强交通科技发展规划、管理制度和政策问题研究,完善了科技计划管理体系,设立了交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计划和企业创新项目计划,制定修订了科技项目、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等管理办法。
  交通运输部还与科技部建立了部际会商机制,与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加强科技合作与信息交流。民航局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设立了民航联合研究基金,加快完善交通技术标准体系,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突破。积极搭建科技创新的国际平台,进一步提升了交通科技国际合作水平。采取科技示范工程、专项行动计划等多种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强化决策支持研究工作,为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针对交通运输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和政策、管理等问题,组织开展了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推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交通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政策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为部党组提出“三个服务”“四个创新”“三个转变”“一条主线、五个努力”等交通运输科学发展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提供了理论支撑。各地交通运输部门注重加强决策支持研究,有力地支撑了科学决策。
  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交通科研机构、交通企业等组织制定和有效实施了“十一五”交通科技发展规划,采取多种措施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成果推广应用的工作机制和途径,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在有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推进“科技强交” 做到五个面向
  5年一度的全国交通运输科技大会日前于浙江杭州闭幕,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在会上强调,“十二五”交通运输行业将实施“科技强交”战略,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科技工作。
  “十二五”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工作将努力做到“五个面向”,即面向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通过科技创新为提升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做好支撑;面向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攻克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养护关键技术、基础设施耐久性和安全性技术、跨海通道建设技术、长江黄金水道建设技术、节能环保型绿色机场建设技术等一批重大技术瓶颈;面向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交通物流领域的广泛集成应用;面向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抓好车、船、路、港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推进运输装备清洁燃料、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推广;面向提高安全应急保障能力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对基础设施安全监控、旅客运输与危险品运输安全、交通运输防灾减灾与应急保障等技术的系统研究和应用,重点攻克灾害风险预警、安全监管、防灾减灾、应急指挥、应急处置以及救助打捞等方面的关键技术。
  李盛霖还强调,交通运输行业必须进一步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努力抓好“三个系统”建设,即以电子政务为主体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和服务系统,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引领的交通运输出行服务系统和以传感和相关信息技术为支撑的交通运输监测管理、应急处置保障系统。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