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十二五”破解交通拥堵之策

2010-12-23 23:14: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一边是出行难,一边是新车仍大量涌入。北京从首都变为“首堵”,杭州是否会步其后尘,关键在于未来5年的交通规划和治理。 
  今天起,时报将通过对景区交通、快速路网、主次干道、快速公交、轨道交通、过街设施等交通元素的一项项解读,详细剖析杭州交通症结所在,同时,也为读者描绘杭州道路交通在十二五期间的崭新未来。今天第一篇先讲西湖景区交通拥堵破解之策,即建设穿越整片西南城区的紫之大通道。 
  现状 
  西湖景区为什么拥堵 八成过境交通是主因 
  美丽的西湖,一堵车就不可爱了。 
  前段时间,由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为西湖量身定制的《西湖风景区综合交通规划》中显示:西湖景区拥堵,过境交通占8成,是主因。 
  从杭州整个地图来看,西湖处于西南中心区域,与城区其他方向都有联系,景区道路常常成为两个目的地之间的一条捷径。 
  比如,城西的居民要到湖滨中心区,可以走天目山路、环城西路,也可以走灵溪隧道、北山路,当天目山路比较堵时,就会选择后者。南山路联系主城区和西南城区,去九溪、转塘的市民很可能会选择走南山路、虎跑路,再到之江路。灵溪隧道走的人就更多了。西湖以北城区的居民特别是城西,不管是到湖滨还是到钱江新城,都有可能选择穿越这条隧道。 
  规划 
  紫之通道穿越西南城区景区隧道不再提供过境 
  如何把西湖景区交通与过境交通分离,杭州市规划、交通部门一直在研究。 
  “西湖正在申遗,我们要在确定遗址保护范围后,把西湖的过境交通剥离出来。”杭州市规划局规划处黄寅法工程师说。 
  “我们打算建一条紫之通道,连接紫金港隧道,过紫金港路,隧道下穿天目山路,进入西湖山体老和山,最后进入之江板块,在之江路上面建一个跨线桥,隧道出口落在宋城千古情门口的江涵路上。”黄工说。 
  为减轻龙井路、杨公堤等道路的通行压力,2003年起,杭州西湖景区大举兴建7座隧道,即灵溪隧道、吉庆山隧道、五老峰隧道、梅灵隧道、万松岭隧道、玉皇山隧道、九曜山隧道,形成景区“二环线”。 
  “紫之通道建成后,西湖景区七条隧道有可能‘谢绝’过境交通。因为城西住户想到湖滨中心城区,完全可以选择紫之通道,而不必再走这些景区隧道。” 
  黄工透露,紫之通道一头将连接吉鸿路的杭长高速,中段是建设中的紫金港隧道。通道的两个关键节点是:天目山路下穿隧道和之江路跨线桥。 
  考虑到天目山路上有个西溪湿地,专家建议,天目山路上建一个下穿隧道,对湿地影响会比较小。 
  隧道穿过天目山路,过了西溪路,就要钻进西湖山体了,主要是老和山,最后来到之江板块。之江路跨线桥还有可能跟杭新景高速相连。 
  这仅仅是粗略方案,除了紫金港隧道已快完工外,其他线路尚需进一步论证。 
  建设中 
  紫金港隧道要建地下立交2012年底全线贯通 
  紫金港隧道横穿浙大紫金港校区,不走地面而走地下,很大因素是考虑到浙大紫金港校区和高架的噪声污染问题。 
  整条紫金港路,南起天目山路,北至绕城公路(留祥路到绕城公路改名为吉鸿路,待建),全长约9.5公里,是城西地区南北向骨干道路。紫金港路一旦全线贯通,一头接三墩、余杭良渚,一头连蒋村、西溪湿地,对城西交通的组织、疏解、分流有很大帮助。 
  紫金港隧道,由北向南从地下穿过留祥路、浙大紫金港校区、余杭塘河、余杭塘路后,在距文一西路550米处穿出地面。 
  隧道工程全长2.65公里,其中文一西路北侧约0.5公里为地面道路,然后下穿,至留祥路穿出地面,下穿隧道长2.16公里。隧道为双向四车道,中间是隔断的,等级为城市主干道。 
  隧道要建地下立交。“也就是说,紫金港隧道不但有留祥路和文一西路两个出入口,在余杭塘路上还有一对进出口。”杭州城基中心工程建设管理三处的李海沙工程师说。 
  因为这对进出口,隧道内就多了一对交叉的匝道,好比是在隧道内建了一个小型立交。“今后,从留祥路往文一西路方向的车辆,想去余杭塘路,可以直接走匝道,反之亦是。” 
  李海沙透露,今后浙大紫金港校区的正大门,将可能从现在的光明路搬到余杭塘路上。 
  紫金港隧道南临西溪湿地公园,北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是主城最靠西面的城市道路。 
  这一带是房产开发的新热点,这条隧道是一条重要的配套道路。同时,也方便市民游客到西溪湿地旅游。它还是一条交通截流道路。与它平行的是古墩路。 
  紫金港隧道全线贯通预计在2012年底,整条隧道长2.65公里,全程车速保持在60公里/小时,3分钟就能通过。(本文来源:青年时报)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