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国际物流园 信息化引领未来发展

2010-12-2 9:28: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威萱
    2010年11月12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港口协会科学技术奖2010年度评(终)审会上,威海国际物流园申报的“RFID智能物流仓储系统研发与应用”项目,创新式地将RFID先进技术与仓储物流作业流程优化再造有机结合起来,独树一帜,获得了与会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可和赞赏,荣获二等奖。这是对威海国际物流园长期致力于物流信息化工作的一种褒奖,也必将坚定其用信息化引领园区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作为威海港集团港口物流业务的重要承担者,威海国际物流园虽然成立时间较短,但发展脚步迅猛。
    2009年3月,物流园区开工建设;
    2009年10月开始运作中农化肥物流项目;
    2009年12月开始运作三角轮胎第三方物流项目;
    2010年,业务已延伸至仓储、配送、冷链、出口监管、贸易、货代等领域……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威海国际物流园就从物流行业的无名小卒发展成一个具有重要区域影响力的“全国通用仓储企业”50强物流园区,迅速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而其在建园之初就积极打造的全方位“信息化”“智能化”的运作模式更是成为业内公认的典范。
    近年,RFID技术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在各大行业中都兴起了一股应用热潮。但是,如何将RFID先进技术与现代物流流程优化创新完美结合起来,最大程度发挥其在现代物流各个过程和节点的优势作用,一直以来在物流行业中都没有得到圆满实现。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为物流行业信息化作出自己的贡献,威海国际物流园结合园区实际,通过积极探索,反复实践,建设完成了“RFID智能物流仓储系统”,完美地解决了行业难题。“RFID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是威海国际物流园为第三方物流业务量身定做的信息系统,主要应用于威海三角轮胎第三方物流项目。此系统充分利用RFID技术优势,结合轮胎储运特点,将RFID电子标签技术与专业的物流管理软件、条形码技术、GPS定位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仓储作业的精细化,实现了对金属和非金属托盘实时跟踪、对库位的精密管控,实现了叉车作业的智能化、作业定位校验与拣货自动化,实现了对作业现场动态的可视化管控,完成了在物联网环境下的物流仓储作业与管理环节。此系统确保了轮胎整个物流过程不落地,彻底改变了轮胎仓储的传统模式,节省大量人力、物力,真正实现了物流服务零差错率,实现了第三方物流业务的及时性、准确性和高效性。
    威海国际物流园自成立之初,便确立了打造“以信息化为支撑,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国际物流园区”的目标。随着园区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威海国际物流园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体系雏形已然建立,威海国际物流园信息服务平台将使物流园区即时、便捷、可靠、全面的提供货物的储存、运输等信息,建立以集装箱技术、运输技术、配送技术、装卸搬运技术、自动化仓储技术、库存控制技术、包装技术、物联信息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国际物流园区。园区信息系统将与港口信息系统相对接,并建成以园区为载体的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最终带动与辐射威海市和胶东半岛物流业的发展,促进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服务业转型,打造物流会聚功能区,联动生产和消费产业,开拓威海区域经济发展新模式,开创中国物流企业发展新篇章。
    威海国际物流园发展有限公司是威海港集团全资子公司,成立于2008年7月,注册资金为1亿元,计划投资20亿元,项目规划用地2691亩,公司目前拥有正式员工200余名,其中大专及本科以上文化水平的占全体员工的91%,装卸工及包装工等外协人员共计900多名。公司拥有林德叉车40余辆,自有及外协集装箱车辆及大型厢式货车共计40余辆。
    威海国际物流园位于威海三市三区中心地带——威海市工业新区,距威海新港约18公里,距离铁路货运站不到2公里,距离威海机场30公里,公路干线四通八达。方便快捷的交通条件,是威海国际物流园物流集散最为有力的保证。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