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盛会将冷链物流常态化
2010-11-8 5:03:00 来源:现代物流报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 范云兵
再过十多天,第十六届亚运会将在广州开幕,这也是我国三年来承办的第三个国际盛会。届时,将有1.4万名运动员参赛,而观赛人数目前尚无法统计。这也为广州物流,特别是食品物流,带来严重挑战。
为保证亚运会期间的食品安全,全国工商系统日前召开了广州亚运会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会议规定,广州亚运会期间,各相关部门将以亚运会赛场、训练场地、车站码头和机场等交通枢纽周边区域为重点,对食品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清查和规范。而此次清查的重点,除加工制作企业外,食品的物流环节亦在重点范围之内。
十几天赛程中,如何确保大量肉类、蔬菜、禽蛋、果蔬等食品的冷链物流配送,成为广州方面的最大考验之一。好在,此前举办奥运会的北京和世博会的上海,为广州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据悉,奥运期间,北京严格执行了15项奥运食物安全技术规范,涉及出产、包装、储运等领域;启动了奥运食物安全监控和追溯体系,能够对食物从种植(养殖)源头、加工、配送一直到餐桌的全过程实现监控和追溯;为218辆奥运食物运输车辆安装了GPS实时监控和温度实施纪实装置。而世博会期间,每天参观的人数多达七八十万,其冷链物流供应商——亚致力物流每天有近150辆冷藏运输车及300余名员工,为遍布园区内的各餐饮供应点运送总共50~60吨的食品,以保障游客的安全餐饮需求。
以上这些技术、标准,以及操作规程,都为广州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据悉,中标亚运蔬菜供应的山东安丘外贸食品公司,为保证其生产蔬菜两天两夜物流过程中的新鲜程度,专门配备了6台保温车,实施全程冷链运输。
但是,冷链物流不仅仅是保证盛会食品安全的手段,更要保证普通老百姓的食品安全。而从实际的效果来看,盛会却没能进一步带动日常冷链物流的进一步发展;相反,还造成了对冷链物流的负面影响。
北京一位长期从事冷藏车销售的人士告诉记者,奥运期间,冷链物流如火如荼。一些企业认为奥运会后冷链物流会快速发展,于是购买了大量冷藏车。但奥运会冷链物流是一种不计人、财、物的物流方式,是一种 “非市场状态”。而在完全市场化的状态下,社会很难接受高成本的投入、价格的上涨以及严格的操作方式,所以,奥运后的冷链物流还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发展。
因此,奥运期间购买的一些冷藏车闲置了下来,北京市场的冷藏车销售市场也因此几乎停滞了一年。直到今年上半年,北京的冷藏车市场才慢慢恢复。
而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首先是因为监管的非常态化。有关部门的监管犹如一根 “皮筋”——时而松,时而紧。以此次全国工商系统广州亚运会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为例,部署的重点是广州亚运会——为保证亚运会期间不出现食品安全事故,从生产到流通的监管布局,可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可一旦盛会过后,监管部门的神经就犹如大考后的考生,猛然间松了下来,导致食品流通环节缺少有效监管。
其次是成本的问题。世博期间的食品安全质量有保证、冷链物流有监管、消费信息可追溯,可是,其价格也不菲。笔者曾经在世博期间,购买了一碗普通的牛肉拉面,价格居然为25元。而上海街头同样的一碗面,仅仅需要15元。很多参观者都认为,世博园里的食物很贵,平时生活中无法接受这样的价格。超出市价三分之一的价格,固然有生产成本的提高,但冷链物流成本也不可小觑。所以,如何发展节能的冷链物流方式,既能保鲜,又能低价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又一大难题。
盛会的举办,确实是一个冷链物流积累经验、制定标准、研发先进技术的契机。如果抓住盛会契机,解决了监管和成本的问题,冷链物流就能常态化,而不仅仅是满足特定时期、特定人群需求的保证手段。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