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考验中国实施国际经贸规则的能力
2010-1-15 15:15: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摘要:... ...
自从1840年以来,恢复政治和经济强国地位始终是中国的民族意志,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功。而一个经济强国绝不仅仅表现在生产、收入等硬指标,更表现在能够为国际经济运行提出并实施具有内在一致性的、可行的规则,并通过实践证实其可行性,这是一个大国世界治理能力的体现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从提出到2010年开始运行,正是对中国世界治理能力的一大考验,因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整个东亚迈向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步。
东亚经济体追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机是多重的,除了寻求贸易创造、贸易扩大等一般意义上的经济一体化收益之外,降低对美欧等外部市场的依存度,摆脱为美国充当“现金牛”的尴尬角色,是东亚经济体追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共同内在动机。而推动确立符合自己利益和意愿的国际经贸规则,又是东亚大国的重要动机。
由于现行国际经贸规则是在美欧主导下制定的,与东亚各经济体利益和意志多有冲突和矛盾之处,东亚大国期望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在本国影响力较大的区域经济组织取消对己不利的规则,确立符合本国利益的国际经贸规则,进而推广到全球多边贸易体系。与此同时,东亚经济一体化又面临区域内外众多阻碍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足以充分考验东亚各国提出规则并付诸实施的能力。
毫无疑问,率先提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想并使之成为现实,已经显示了至少近十年来中国决策层的洞察力和执行能力,初步展示了中国在制定规则方面的能力。接下来,中国需要进一步展示自己制定、实施规则的能力,以克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路途上的重重障碍。
第一,阻碍力量在于区域内各国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各国之间存在众多现实和潜在的冲突。
第二,东亚各经济体发展水平落差巨大,从发达国家(日本)、新兴工业化经济体(四小龙)、正在起飞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等)到柬埔寨等落后国家,发展水平落差过大,导致短期合作目标不一致。发达国家看重经济贸易自由化,以期实现比较利益最大化,而发展层次较低的国家更重视经济技术合作。这种不同的利益需求必然会带来矛盾与摩擦,不利于合作开展。
第三,东亚经济体多数正处于经济赶超时期,产业结构竞争较多而水平分工较少。经济一体化对他们利益的潜在冲击较大,也使得他们在遭遇经济冲击时一体化进程容易发生倒退。
第四,东亚经济体特别是主要经济体普遍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且这种增长模式难以迅速转变。区域内缺乏容量足够巨大的进口吸纳中心,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不利的。中国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但需要时间。
第五,东亚各国内部政治、社会问题可能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上述原因都在阻碍着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进展。即使是中国,在走向区域进口吸纳中心的进程中,进口与国内部分相关产业、长远整体利益与当前局部利益之间的冲突也会日益显现,对中国政府“摆平”国内争议的能力形成日益强烈的考验。
最后,第三国干预和外部压力也将时刻影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
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组织要想成功推进,都需要拥有作为凝聚核心的国家或国家集团。类似欧盟内部决策机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必然效率低下,这一点已经为数十年来欧共体/欧盟的历史所证实。而如北美自由贸易区那样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作为凝聚核心,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方能显示出较高效率。因此,东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综合国力及其一体化程度,决定了东盟短期内绝无可能担此重任。“君子修德以怀远”,希望中国能用实际行动证实自己更具有作为东亚凝聚核心的能力,也希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能成为中国展示提出并实施国际经贸规则能力与世界治理能力的舞台。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