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保税港区试运行两月 功能优势日益明显

2010-11-4 3:22:00 来源:网络 编辑:56885 关注度:
摘要:... ...
“截至10月26日,我们验放的进出口货物已经超过一万票,其中八成为出口货物。”重庆海关驻保税港区工作组马昌铭主任拿着报表高兴地说道。
今年5月11日,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顺利通过了国家验收,为使保税港区及早发挥功能,重庆海关通过采取分批组织关员赴上海海关跟班学习、从全关抽调人员参与卡口值守、在全国海关系统内商调人员以及将该关驻港口办事处及出口加工区作业现场整体调整至保税港区等措施,于8月23日正式启动保税港区试运行工作。
“由于海关采用了创新的通关模式,不仅提升了通关速度,还缩短了企业出口退税的周期,使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大幅提升。”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黄杰副总经理介绍道。虽然重庆保税港区地处内陆,距离上海2300余公里,但由于采取了内陆保税港区特有的“预结关+转关”通关模式,出口货物入区即视同离境,企业在货物入区当天,便可拿到出口退税核销联,这比以前提前了20天,大大减轻了企业的物流仓储成本和资金周转压力。据统计,截至目前,重庆海关已利用此模式办理出口报关单1412票,签发出口退税核销联799票,货物价值1.25亿美元。
从保税港区试运行中受惠还不仅仅是本地企业,如今,由于重庆保税港区实现了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让内地出口企业的货物运行时间比以往提前了20天到一个月,也为重庆及周边省市区企业的发展大开方便之门。在保税港区试运行后的短短一周内,就有7批来自四川等地的外地企业的货物“借道出关”。其中最先从保税港区出关的企业是四川大西洋[18.93 -2.42%]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出口货物为焊条,重量高达84吨。截至10月31日,重庆海关驻保税港区工作组已累计受理进出口报关单12590票,其中受理进出口转关10739票,货物2.6万余标箱。
在物流功能优势不断展现的同时,重庆保税港区的保税仓储功能也逐渐得到发挥。10月22日,从澳大利亚进口的首批保税货物—上千瓶进口红酒,从上海转关顺利运抵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存放在润创国际物流公司的仓库内,这标志着保税港区保税仓储功能正式开始发挥。与此同时。重庆保税港区还将目光瞄向高附加值的冷链物流业,与重庆农业投资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保税港区内分期建设30万吨世界先进水平的冷储仓库,为构建西部冷储物流分拨中心奠定基础。并积极打造内陆国际商品及西部保税物流展示交易中心,通过展示交易拓展国内外市场,以激活带动保税港区其他连带产业的发展,为西部地区企业联接国际市场提供服务。
据了解,到“十二五”期末,重庆保税港区要全面建成8.37平方公里的围网监控功能区及其配套产业发展区,实现保税物流货值5000亿元,出口加工值2000亿元;水港口岸吞吐量达到100万标准集装箱,空港口岸国际货邮量达到20万吨。
点评此文章 / 写评论得积分!+ 我要点评
  • 暂无评论 + 登录后点评
  • Copyright © 2006-2020 56885.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访问电脑版